河南许昌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张红娜
习惯,让学习更自然地发生
河南许昌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张红娜
张红娜 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许昌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许昌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先进工作者”,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优秀教研员”。
工作中始终坚持“以研导教,以教促研”的教研宗旨,逐渐形成了“严谨、求实、厚重、灵动”的教研风格。上百篇论文在省级以上评比中获奖或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其中多篇论文被《小学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多次应邀到省内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并作课、评课、专题讲座等,受到好评。
关于“习惯”一词,《辞海》这样解释:“是长时期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培根说:“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人存放在自身的‘道德资本’,而人在一生中都会享受着它的‘利息’。”
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明确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新课程标准也提出:“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等则是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的具体表现。
可见,培养习惯,教育的责任重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教师更是义不容辞。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思考与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要做到以下“五鼓励”。
教育家陶行知一生都在倡导“真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数学又是讲“真理”的学科。所以,数学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说真话,做真人,求真知,讲真理,学真本领,养真道德。
特级教师俞正强在一次报告中曾提到他借班上课时遇到的现象:当他的问题抛出后,身边“机灵”的学生小声地问他:“老师,您需要我们说正确答案还是错误答案?”浙江省教研员斯苗儿老师在一名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后及时采访学生:“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有谁课前就已经知道这个结论了?”学生纷纷举手回应。斯老师追问:“为什么刚刚上课时不说出来?”学生“狡猾”地回答:“这个嘛,当然是‘剧情’的需要啦……”我也曾在一名老师上“圆的认识”一课前看到这样一幕:老师为了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课前与学生交流:“你们都有什么爱好啊?”学生纷纷反馈:“弹琴”“画画”……其中一名学生的答案出乎意料:“我的爱好是用圆规画圆!”“多么好的孩子啊!”老师真是喜出望外,学生的回答“正中下怀”——他终于可以“自然”地引入新课了!
这样的现象举不胜举。也难怪,大人们都在感慨:现在的孩子都太“能”了!简直是“小人精”!而我们做教师的则要反思:教育的目的固然是让学生变得“聪明”,可是,这里的“聪明”指的应该是什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好习惯和好品质?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我们常常看到课堂上学生有这样的学习现状: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一部分学生高举小手要“秒答”,一部分学生则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中等待别人来“应对”老师,很少有学生能够静静地进行思考。“独立思考”对数学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或鼓励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好问题;然后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先“独立思考”,对问题要有一定的“自我见地”;接下来,把自己的思考和他人进行交流分享,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再实现“深度思考”;进而,慢慢养成数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学习一定会在充满“温度”和“热度”的“思考”中变得更有“深度”。
思想碰撞思想能收获更多的思想,智慧交融智慧能生成新的智慧。可见,学生不仅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要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在交流中分享,在合作中共进。
如何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呢?特级教师管建刚特别重视双方眼神的交流——不仅要说给对方听,还要眼睛注视着对方。这样的交流是尊重,显真诚,更走心。特级教师黄爱华的课堂上更注重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为了让学生养成好的交流习惯,他专门设计了一套适合学生的“话语系统”:“1.请大家听我说——2.我要特别强调的是——3.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4.感谢大家听我分享!”还有的老师特别注重培养“小老师”或“小助教”,从言谈举止上高标准要求学生的“讲解”。如:讲解前,眼睛要先环视整个教室,与同学们的眼神进行交流,让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一起;板书或演示时尽量高过头顶,让更多的同学都能看得到;指板书讲解时要侧身站立,角度尽量照顾到多数同学;交流时要面带微笑;表达要条理清晰;等等。总之,教师要舍得把课堂还给学生,多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并及时进行指导和评价,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养成主动交流、善于交流的好习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激发学生去探索。传统的数学课几乎是“打乒乓球式”的“问与答”充斥着整个课堂,每个问题都是由教师主动“发球”,学生的任务就是“接球”。据不完全统计,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大概有近百个“球”从教师这里“发出”,造成了“碎问+碎答”的课堂局面,教师问得累,学生答得更累!
针对这样的教学局面,新课标提出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特级教师黄爱华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了“大问题教学”的主张。这里的“大问题”是指一节课的教学本质和教学目标、将众多“碎问”浓缩后形成的“精华”问题。这样的问题,能引发学生思考、探究、交流的欲望,能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如黄老师在教学“24时记时法”一课时,就设计了这样两个大问题:1.24时记时法和12时记时法有什么不同?2.有了12时记时法,为什么还要24时记时法?整个学习过程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而展开,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这样的“大问题”怎么来?当然,最好是由学生提出,因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如何培养学生“善问、会问”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新课标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培养建议。
?
针对上述建议,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大问题”产生的方式可以因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而定。教师尽可能地让学生“发问”,鼓励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有疑而问”。在学生“发问”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加以引导,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明确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如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时,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会问”,教师先出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引导:
1.我能认、读、写1000以内的数。
2.我知道个、十、百、千之间的关系。
3.我会用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习新的知识。
有了这样的学习目标做引领,学生就尝试着提出了相应的问题:
1.1000以内的数怎么读?怎么写?
2.个、十、百、千之间有什么关系?
3.怎么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以后还能认识什么数?
……
在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不再出示学习目标,而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是什么”“为什么”“什么用”等核心问题来发问。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学生就提出下面的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三个内角之和为什么是180°?”“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用?”……
鼓励学生善问,培养学生会问,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有厚重的功底、足够的耐心和聪颖的智慧。
新课标在学段目标中曾先后提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敢于创新。”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更是一种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态度。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质疑能力,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他人”,敢于向教材质疑,敢于向师生质疑。能思善辩,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
如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4页“认识公顷”的教学中,编排了这样的情境(如下图):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进行了质疑:“图片中的操场显然是长方形的,而周长都是400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比,长方形的面积肯定要小于1公顷,且长与宽的差距越大,面积比1公顷少得越多。”虽然,教材中也使用“大约”进行了描述,但学生的质疑却体现了他们思维的缜密性和严谨性。因此,这样的质疑很有价值!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总之,数学学习的好习惯远远不止这些,好习惯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但又极有意义的教学“工程”,而实施这样的“工程”需要我们教师要做到“四用”——用“爱”、用“情”、用“心”和用“智”!
注:本文为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学数学教学中“读懂学生”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CJYC140410054)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