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斌,张绍理,唐承铁,李 力,吴 冉,于英宇
(1.湖南省娄衡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衡阳市 421000;2.北京深华达交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2200)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构建研究与应用
黄 斌1,张绍理2,唐承铁1,李 力1,吴 冉2,于英宇2
(1.湖南省娄衡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衡阳市 421000;2.北京深华达交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2200)
以在建的娄衡高速公路建设期安全生产管理为对象,运用PDCA循环原理,以人、机、物、环“4M”要素为脉络,以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为管理核心,以危险源辨识及防控措施为技术支撑,以安全检查体系为主要抓手,以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保障措施,阐述实施第三方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和方法,探索高速公路安全生产管理的新理念及关键技术,为国内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借鉴。
娄衡高速;安全生产管理;新理念;动态管理;第三方监管
近十几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30万公里,牢牢占据世界第一位。近年来,在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湖南省内的道路交通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止2015年,湖南新通车高速公路5条(段)155.85公里,至此,目前湖南省建成通车高速公路已达到65条,总里程达5649公里,排名全国第5位。
然而就在高速公路建设处于产业扩张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严峻的安全生产问题影响了其健康发展。加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施工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力度薄弱、施工人员流动性大、项目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施工安全防护投入不足、安全教育及培训不到位、公路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制度不健全等问题[1]。
国内高速公路建设期至少涉及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三方单位,三方单位在建设施工期各个阶段、各自的安全权责各有侧重点,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构成临时性的、动态交叉的、点多面广的项目运行模式。基于安全控制论原理,从过程控制角度,提出高速公路建设期三方单位安全管理的各自权责、特点及要求,三方单位安全管理的衔接点、交叉点和信息互馈机制,绘制基于全过程控制的、全覆盖的、全员参与的及符合PDCA循环原理的,以“人、机、物、环”“4M”要素为脉络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图和可持续改进的实施运行框图,建立高速道路建设施工期第三方安全咨询制度,在项目运行模式安全管理顶层设计中体现罗氏法则,实现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期安全生产全方位管理。
1.1形成安全“动态管理”观
高速公路建设施工的安全风险,随着工程地质、环境水文而不断发生变化。风险因素的种类、数量、性质和风险量都会发生变化。例如,施工各阶段的技术风险,就具有明显的区别。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安全风险随时间和客观条件变化的特性,说明安全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时间不断发生着变化。
只有进行实时跟踪,才能全面掌控建设过程的安全风险。因此,实施高速公路建设施工动态管理,就是要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对施工安全风险进行事前预测评价、事中安全风险再评价,实现实时监控,从而使每个环节和部位的安全生产都得到保证[2]。因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完善规章制度。制度是实施动态安全管理的基础[3],只有完善和充实了规章制度,才能有规可循。因此首先应建立一套符合项目动态变化的规章制度。
(2)施工安全风险预评估。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要求,在桥梁、隧道工程、边坡施工开始前,针对项目的施工环境和条件事先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并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4]。
(3)施工安全风险跟踪评价。根据高速公路施工环境条件的变化,实时进行过程安全风险评估,以不断补充和完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内容。
(4)施工过程动态安全风险监控。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跟踪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工程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是安全生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必须把安全风险监控和安全检查与施工流程密切结合,才能洞悉安全风险的发展变化规律,提前做好安全检查与监控,适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尽可能减小安全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只有针对安全风险的变化特点,做好高速公路建设施工各阶段风险评估,才能及时降低或规避安全风险[4]。
1.2引入安全管理的“第三方监管”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风险本身具有隐蔽性,而习惯于建设项目环境的建设者慢慢麻木,失去警觉性。因此,仅仅依靠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难以客观、全面地把握安全风险。而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进行管理,以专业的手段、客观的角度揭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价的“盲区”。
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通常有第三方进行监管。例如,设计阶段进行的设计图纸审查监管,施工阶段政府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对施工质量的监管等。通过这些第三方监管,有效地控制了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风险。同理,在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引入“第三方监管”,也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目前国内在工程领域引入安全管理第三方进行监管的并不多,而国外工程领域引入安全管理的第三方监管较为普遍,且主要是在高速公路建设施工阶段引入安全咨询或培训机构等,对项目安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安全培训活动扎实有效地展开[2]。可见,目前我国安全管理的第三方监管活动,还处于起步阶段,第三方监管多来自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由于政府安全监管的强制性,往往在执行监管过程中与企业产生矛盾,导致企业的敷衍和被动安全管理。所以,“第三方监管”的安全管理理念的实施,要求在政府部门进行监管的同时,由企业引入第三方安全咨询机构,服务于企业的安全管理。
湖南省娄衡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引入的安全管理的“第三方监管”,大大减轻了安全监督压力,并取得非常明显的成效。第三方监管通过契约的方式规定权利和责任,负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定期的安全检查、专家巡检、安全培训、安全监控、提出安全生产建议等职责任务,为娄衡高速公路建设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参照新《安全生产法》“进一步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法律要求,提出不同层级的、适法的和通用的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期三方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要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要求,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责权划分合理性及边界、责权具体内容、责权横向联系的内容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办法,形成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期三方单位以部门(单位)为主线和以责任人为主线的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图,构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获得可操作强性的、可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的实际应用成果。
基于事故频发倾向的事故致因理论,通过事故案例收集、分析和整理,根据高速公路建设期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致灾机理,分析危险源的分类和分布情况,梳理危险源辨识程序和辨识方法,构建高速公路施工危险源识别数据库和相应的危险源风险控制技术数据库。对现有的经典的危险源定量与定性评价方法进行剖析,开发危险源风险评价的实用程序与方法,便于施工企业基层安全员、基层技术员及安全管理人员掌握和使用,探索分岗位建立“危险源辨识卡”,实现关口前移,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通过对施工过程的风险因子识别和再识别分析,对施工全过程各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危险源因子进行结构梳理,然后通过改进后的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5],结合危险源风险接受准则和分级标准,进行危险源风险分级,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危险源风险控制措施,实现主动、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基于人不安全行为、物不安全状态及管理方面缺陷的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制定高速公路建设施工单位安全检查制度(含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设计行业通用的安全检查项目表格、事故隐患“四定”治理表格,建立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数据档案(库),建立健全三方单位各自为纵向、第三方安全咨询单位为横向的,人、机、物、环“4M”要素全覆盖的安全检查体系,做到安全检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
基于PDCA循环原理,制定安全检查实施方案和工作流程,做到安全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动态控制,每一次检查都在循环中不断提高和持续改进,并将检查结果输入到项目质量、进度控制审批流程中。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创建是安全生产方针综合治理的具体体现,本项目重点放在4个方面:参照新《安全生产法》强化和落实建设施工单位主体责任的法律要求,建立健全高速公路建设三方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约束机制;建立安全流程审批和安全措施费(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范围、申请审批使用流程、支付方式和三方监督管理机制等;制定并实施三方单位、涵盖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提升各参建单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培育参建单位安全文化;各参建单位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含现场处置方案),定期演练和持续改进,确保应急救援预案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6.1感化安全纠错措施
施工企业对于工人的管理一般都比较生硬,缺乏感情色彩。减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切实关注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1)以人文本,关注工人的心理状态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对人在生产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的肯定。高速公路建设施工的安全管理本质就是要消除或减少工人伤亡事故的发生,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以人为本”就是要切实的关注一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作为管理者,尤其是安全管理者要与工人经常交流谈心,注意工人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变化,及时进行疏导沟通。
(2)加强与工人家属的互动
采取与工人的家属互动,把亲情感化作为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加强工人的安全意识、减少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措施。与工人的家属互动不仅能够引导广大员工转变安全理念,养成自觉严守安全规定的好习惯,而且还能激发工人安全生产的积极性。这种方法可以结合安全生产月、各大节日,通过慰问工人家属、举办宣传活动的形式,加强与工人家属的互动。
6.2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一直是安全管理中老生常谈的一个部分,实际的教育培训情况往往是负责培训的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准备毛巾、肥皂等小礼品或者水果、槟榔等食品,工人才会来参加培训。工人在一天的劳累之后很难自觉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所以日常的教育培训必须是强制的,参加培训的情况及效果应与工人的收入直接相关。
(1)按计划开展培训
安全管理者应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强制工人参加相关的教育培训,根据制定的年度培训计划逐步有序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在人员进场前进行三级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经过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进场后仍然要进行继续教育,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教育培训方式应当多种多样,切忌单调枯燥,最好结合动画视频。
(2)定期考核,评估效果
对于教育培训的效果应定期评估,施行考核奖惩制度。虽然奖惩并不是最终目的,却是一种有效途径。每次的教育培训之后都应结合培训的内容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可以是考试、现场提问、实战演习等一种或多种方法结合。
考核结果以量化的分数计算,以便作为奖惩的依据。一般采取多奖少惩的办法,目的是激励工人参加学习的热情。
6.3安全文化建设
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可以对工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经常举办与各大节日结合的安全文化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工作的疲惫,也可以愉悦身心,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工人的安全意识。通过对娄衡高速公路一线工人的安全氛围问卷调查结合对现场安全管理者的访谈发现:
(1)工作年限越高的工人平时工作中的违章操作越多;
(2)文化程度的高低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不大;
(3)领导的关心程度、工友的影响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
(4)项目举办安全文化活动较少,大多数工人从没参加过。
在后续的访谈中,工人也表示愿意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安全文化活动,并接受教育培训,但是希望不要影响正常的工作和休息。
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渗透到管理、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无形中就能形成一种安全文化氛围[6],在这样的氛围下,施工企业的各项制度、规程就能被较好地执行。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有利于形成企业安全理念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引导安全生产活动健康、有序发展。
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管理者对安全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制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根据制定安全文化宣传方案和安全文化活动方案,定期开展活动;总结改进,不断完善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模式。
6.4“手指口述”确认法
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推广运用“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其要求工人在作业前和操作过程中,运用眼看、手指、口述、心想等一系列行为[7],对施工的环境条件、使用的设备材料进行充分的确认,在开工前先确认后操作,在操作时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避免操作失误,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实现生产安全。
手指口述确认法通过流程化的安全确认,避免了许多不安全行为,例如“手指口述”确认法要求进入施工现场首先确定施工作业面是否安全,从而避免危险环境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手指口述”法要求作业前手指自己检查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绝缘手套、护目镜等劳保用品,从而避免忽视劳保用品导致的不安全行为;“手指口述”确认法要求工人在施工前手指机具设备并对其进行检查排除隐患后使用,从而避免工人使用不安全设备导致不安全行为。
高速公路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绝不要带血的GDP。“安全发展”是基础,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保障,安全生产理念的创新是实现安全、科学发展的思想武器。为此,本文依据现代工程安全系统原理,探讨了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动态管理”、“第三方监管”和不安全行为控制等理念,以期提升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 郭红英,康香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和难点[J].煤炭技术,2011(6).
[2] 赵挺生,王欣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创新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43(增):379-383.
[3] 周建亮,方东平,王天祥.工程建设主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定位与制度改进[J].土木工程学报,2011(8).
[4] 李凡.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3.6.
[5] 王开凤,张谢东等.大规模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9(12):1096-1099.
[6] 周尚永,周凯波,李道娟.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灵魂是落实安全生产的“五要素”[J].建筑安全,2010(4).
[7] 邢继亮.浅析“手指口述法”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安全,2011(4):43-44.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Establishment of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HUANG Bin1,ZHANG Shao-li2,TANG Chen-tie1,LI Li1,WU Ran2,YU Ying-yu2
(1.Hunan Louheng Expressway Construction&Development Co.,Ltd.,Hengyang 421000,China;2.Beijing Shenhuada Traffic Engineering Test Co.,Ltd.,Beijing 102200,China)
Taking the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on construction period of Loudi-Hengyang Expressway under construction as the object,applying the circulation principle of PDCA,taking“4M”elements like human being,machine,object,environment as the venation,taking safety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as the management core,taking the hazard identification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s the technical support,taking the safety check system as the main means,and taking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safety production as the supporting measure,the importance and method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ird party's safety supervision are elaborated,and new concept and key technology of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expressway are explored,thu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domestic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Loudi-Hengyang Expressway;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New concept;Dynamic management;The third party' s supervision
U415.12
B
1673-6052(2016)09-0074-05
10.15996/j.cnki.bfjt.2016.0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