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果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从2000-2013年,河南省城镇人口从2144万人增加到4643万人,衡量城镇化的单一指标即城镇化率从23.2%提升到43.8%,城镇化的发展迅速。但这一指标仍未达到201 3年的全国城镇化水平,而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冲突矛盾日益突显。因此建设新型城镇化道路势在必行。
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指出在遵循《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总体方向的基础上,新型城镇化应统筹产业、空间、规模结构,统筹管理、规划、建设环节,统筹科技、改革、文化动力,统筹生态、生产、生活布局和统筹社会、市民、政府三大主体,从而化解和治疗传统的“城市病”,提出推进城镇化创新改革发展思路,进一步打造智慧城市。因此,构建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评价体系具有深层次的理论意义。
新型城镇化发展文献综述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文献研究主要是关注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外延、评价指标体系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测度。牛晓春等(2013)从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和城乡统筹六个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对陕西省2010年10个地市的指标数据进行熵权处理,经过权重分析的综合得分实验结果分成最高、较高、中等、较低和最低五个等级。这说明陕西省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王琴梅、杨军鸽(2015)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建立的关天经济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动力系统、质量系统和公平系统的32个指标数值进行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进行2003-2012年10年该经济区的综合发展水平得分排序,结果显示2012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酒二科、韩增林(2015)建立人口、经济、社会、城乡统筹和人居环境五个方面19个指标的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利用SPSS17.0软件运用加权变异系数和熵权法对2002-2012年的河南省18地市指标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河南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呈现“点-线-面”递减发展的空间格局。此外,还有文献研究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其它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比如郑楠(2014)通过建立新型城镇化与农民收入之间的SVAR模型,得出新型城镇化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单向高强度线性关系,长期以来,农民收入的提高依赖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李标(2014)研究新型城镇化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关系,并通过定量分析得出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影响两者偶和协调度的主导因素。丁志伟(2014)研究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关系,2009年以来综合协调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不同区域存在着空间差异。陈殿美(2013)和朱巧玲、甘丹丽(2014)以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的“人本主义”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研究新型城镇化下农民市民化综合评价指标的体系构建。
综上所述,近三年来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文献里研究方法主要是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来赋予权重,主成分分析法来寻找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不同的文献选取地区有所不同,选择以省或者经济区为标准,比如陕西省、中原经济区等。从研究的时间序列来看,指标体系建立更侧重于社会和谐和人居生态环境。文献中指标数量较少,而质量上多数是统计年鉴上的绝对数指标。本文构建五大类60个具体指标,指标取相对数,如平均值、比重、比率,更能准确地反映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选择
(一)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体系架构
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标体系分成了目标层、指标层、方案层三层。第一层是目标层,第二层指标层是综合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第三层是方案层。根据不同的具体功能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综合系统优化的全方位测度,客观现实地展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二)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体系指标选择
新型城镇化强调新型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之间的融合共赢。重点关注城乡一体化和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享有相应的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促进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高效、合理有序地和谐共存,推动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本文根据《2014-2020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8篇31章的内容建立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体系(见表1)。为了取得相对数的指标数据,其指标体系是根据统计年鉴中的统计指标经过再处理取得的。
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体系模型构建
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基于MATLAB7.0的编程系统和2003版OFFICE办公软件中EXCEL数据处理功能形成新的标准化矩阵,利用熵值法对各个指标赋予权重。然后计算各方案即各地市的不同指标水平,最后加总计算各个地市的综合指标数值。
(一)新型城镇化指标数值标准化
指标量纲各有不同,各指标的单位不同,不能从量上比较,因此需要对新型城镇化具体指标的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归一标准化方法。
(二)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析
根据河南省2014年统计年鉴的数据,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然后运用熵权法原理和MATLAB7.0软件运行设计的程序,经过6秒的数据处理过程,得到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
从表3可以看出,整体上各个指标的权重差异较大。从权重具体数据看,一级指标中农民市民化S权重最高,为0.328740。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即由原有的城镇化物质模式的扩张提升为向满足人的各方面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转变,破除我国二元经济壁垒,推动城乡之间人力资源合理有序流动,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的各种同等保障制度。一级指标中城镇化发展体制Z权重最低,为0.032281。城镇化发展体制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后勤保障,但制度的合理设计和有效实施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建立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从二级指标看,农民市民化的推进机制S3权重最高,为0.252618。农民市民化推进机制主要选取的指标是社会保障制度,全方位保障农民工在城市中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障制度,提升农民工社会地位和声誉。权重指标数值最低的是人口管理Z1,为0.000652。人口管理制度中独生子女制度由于人口比重中老龄化人口越来越高,使得城市发展缺乏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因此,人口管理在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力度较弱。
在三级指标中,技术市场交易人均成交额X12比重最高,为0.169514。这充分验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打造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技术保障。人类运用通信技术手段和信息技术,感测、分析和整合城市运行整体系统的关键信息,对工商业活动、民生、城市服务、环保、公共安全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最低的权重指标是登记失业率S13为0.000002。登记失业率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相对较弱,失业过程中有失业的社会基础保障,政府鼓励自主创业,失业变动特别是登记在册的失业者变化并不大。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的指标权重具有客观性,农民市民化和城乡一体化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理念和原则虽然影响力度有限,但仍然逐渐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发展中。
(三)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得分分析
根据标准化矩阵和权重值,运用MATLAB程序得出各个指标的得分。多数情况下,两者相乘数值很小,扩大到原有数值的100倍进行比较分析。河南省18个省辖市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综合得分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郑州市第一,三门峡市排名最后。如果把综合得分分成最高、较高、中等、较低、最低五级,那么郑州和许昌属于第一级,商丘、洛阳、周口属于第二级,平顶山、漯河、信阳、焦作、驻马店、安阳、新乡、济源属于中等,南阳、开封和濮阳属于较低,鹤壁和三门峡则属于最低。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聚类分析
(一)聚类分析原理
聚类分析是指将整体指标的集合分组为由相似的指标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聚类分析有系统聚类法和K-均值法两种。K-均值法需要先指定分类数量,指标越多,可行性越差。因此本文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
(二)新型城镇化指标的聚类分析
根据SPSS软件通过自动形成的聚类计划得出的聚类谱系图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聚类过程:初始聚类分成了七类。郑州市虽然综合得分处于第一,但各指标和焦作、漯河、鹤壁相似。开封、三门峡则自成一类。南阳、周口、新乡、平顶山、商丘则聚成一类。逐步进行聚类,最后形成由三门峡、安阳、济源、许昌组成和南阳、周口、新乡、平顶山、商丘、信阳、驻马店、洛阳、濮阳、鹤壁、漯河、郑州、焦作、开封组成的两大类。
结论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市民化。利用熵权法计算的农民市民化的权重最高。农民市民化包括城镇人口转移、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农民市民化推进机制,其中农民市民化推进机制的权重最高。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中,城镇转移人口拉动城镇需求,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需要保障新增人口的社会福利。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是科技水平。在具体的三级指标中,技术市场交易人均成交额排在第一位。科技水平推动新型城镇化向智能城市转型发展,通过通信和遥感技术,建立物联网世界,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的互动融合发展。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的测度显示,郑州市凸显其作为省会城市作用和地位,综合得分第一。许昌、商丘、洛阳紧随其后,呈现中东西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