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班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其性质决定了安全是铁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命脉所系。其中高速铁路作为现代一种新的运输方式,具有极为明显的优势。在运行速度上,目前最高时速可达310公里,堪称陆地飞行;在运输能力上,一个长编组的列车可以运送1000多人,每隔3分钟就可以开出一趟列车,运力强大;在适应自然环境上,高速列车可以全天候运行,基本不受雨、雪、雾的影响;在列车开行上,采取“公交化”的模式,旅客可以随到随走;在节能环保上,高速铁路是绿色交通工具,非常适应节能减排的要求。
1 安全管理对高铁运行安全的影响
先进的设备必须采取科学严格的管理,高速铁路快速迅猛地发展,而没有现成的管理经验来借鉴,一切管理制度必须从零建立。高铁的各个部门,如接发列车工作人员(车务)、高铁司机、线路维修保养部门、电务、车辆、供电等各部门衔接不紧密,各自为政,这就导致高速铁路系统在运转过程中不能相互配合,影响联动机的正常运转。举例来说,动车组制造厂家颁布了故障处置守则,但铁路总公司会有相关规章要求,各个铁路局会发布处置细则,各机务段又会制定土规定,每个规定都会严一码。各个行业标准不一,高铁工作人员往往在某个地段是一个规定,运行到另一个地段就会发生变化。这样给原本任务繁忙调度人员和司机添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也给其他人员加大劳动量,同时也会发生相关部门或单位的相互扯皮和互推责任。
对高铁的迅猛发展,要保持科学地研究高铁的安全规律, 找出它的风险源、认真对待高铁的薄弱环节、制定切实的改进和防范措施,把高铁和既有线区别对待,根据它们的运行特点、设备特点、管理的技术特点,提出不同的安全应对方案, 特别对基层运营人员反映的安全问题,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等,要归纳总结,专题调研,形成详细的故障解决方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成熟的工作管理方法要纳入高铁规章,不断修改和完善规章制度,提高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可实性,全面覆盖高铁的各行业、相互衔接紧密。
因此,要从各层面、各环节、各种设备管理单位的规章、制度、作业程序入手,建立健全高铁安全运行管理制度,从动车组车辆安全管理、工电务设备维修管理、通信信号设备质量管理、旅客服务等生产管理上,细化分工,制定一流的管理制度。
2 人员素质不均衡对高铁运行安全的影响
人是生产过程中的第一要素。高速铁路的运行不但速度高、还拥有一流科技含量,但依然离不开“人”,也就是高铁运行工作人员,这是关键因素,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达,都需要人来操作。任何先进的设备,都需要人来维护和管理,设备作用的正确与否,特别是设备故障后,由自动操作转入人工操作时,需要严格的安全保障。这就给高铁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标准的业务素质和操作能力,来确保高铁安全。所以为确保高铁运营安全,需要在制定详尽完美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是每一条措施都能解决问题,都能转化为现场作业的指导力量,使每一条都落实到具体问题上。一流的高铁线路,需要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素质、一流形象,技术标准要更细、作业标准要更严、管理标准要更高。此外,要加大现场作业控制,细化各项作业流程,制定具体的安全卡控措施,确保危及安全的关键环节、容易发生故障的关键点要进行双人确认,事后复检。最后,需要对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因此需要高铁各部门、各单位、各管理及监察机构,共同努力,联劳协作,切实保证高铁的运行安全。
3 努力培养合格的高铁运营人员
高铁虽然是新生事物,但其工作和管理人员大多由既有线路转岗过来,所以在运营之初,按照科学规范制度高铁主要岗位人员的准入制,把优秀的人员选拔到高铁岗位。进入高铁岗位后,加强教育培训,优胜劣汰。因高铁运营涉及各专业人员,所以必须从不同单位、专业、跨区域选拔优秀人员。
首先要加强培训,造就大批优秀高铁工作人员。高铁运营后,要推行模块化教学,切实提高高铁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保证培训时间,严格实行岗前培训,对培训不合格人员,严禁上岗作业。
要按照运营需要,统一编制高铁人员模块化培训教材,根据实际分解培训单元,制定详细的课程子模块,并对应不同岗位需要安排学时。结合不同岗位需求,确定职工需学习培训的模块和学时,切实组织培训,做到随学随用。
另外各培训机构要根据高铁运营安全的实际需求,以解决突发故障为研究重点, 积极应用各种仿真理论和技术,组建模拟故障的场景,运用声光电等先进的技术,建立一个综合现代化教学仿真系统,提高各岗位协同工作能力。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以增强职工的责任心,提高其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经常对其进行安全试验和训练,使职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得以较大提高。
最后要为高铁各岗位人员量身订制考核指标,扩大考核参与主体来提高考核质量。应将相关本单位人员、上级主管部门、业务服务对象等都纳入考核的范围,并会同领导评议、同级和下级评议、旅客评议等结合起来形成多维的考核机制。对工作突出的干部和职工,积极应采取多种形式表彰和奖励,积极利用各种媒体进行表彰和通报;将考核结果与年终的评先评优挂钩,以确保高铁运营的安全。
[责任编辑: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