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珍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00-01
摘 要 由于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影响着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在新教育改革目标发展下,利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保证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积极提升。在本文中,针对体育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相关的创新性教学模式促进体育教学的合理化。
关键词 体育教改 自主创新 实践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育需要,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了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化发展,在创新模式下,不仅要将学生作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这样才能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
一、体育教改中存在的问题
在体育教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教学观念滞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教师所设置的教学模式多为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课堂方式。
其二,教学模式单一化,因为体育教师大多都是在体育学院毕业的,他们虽然在初期接受了各种训练,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理论灌输的方式,不仅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不能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对其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
其三,教学设施存在局限性。很多学校在投资方面,都忽视了体育场地以及体育设施的积极建设,从而导致体育教学项目无法得到积极开展。甚至,学校在其他活动执行期间,也开始利用体育教学场地,这不仅会降低体育活动的开展效率,也会影响体育教学的积极完成。
二、体育教改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
(一)转变教学理念
在体育教改中,为了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转变传统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灌输教学方式,并主动走到学生身边实施教学,这样不仅能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还能与学生进行友好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保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积极应用。
(二)丰富教学模式
在体育教改模式下,要实现自主创新性教学模式,教师还要促进教学方式的丰富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调整,并保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力度。而且,在自主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整个体育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在积极引导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对存在的问题积极解决,并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篮球技术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简单的讲解为学生进行示范,并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篮球技巧后,在课堂上真实训练,如果在训练期间,学生遇到一些技巧问题,教师可以直接对问题进行解决,并引导学生学会对问题多维度思考。最后,促进教学方案的合理应用,在教学方案执行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会得到较大提高,教师也能为学生的体育课堂学习提供更丰富的教学模式[1]。
(三)培养学生意识
在自主创新教学模式下,不仅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还要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因为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增强,不仅会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还能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以拓展。在体育教改环境下,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培养。例如:在足球技术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编排一些游戏,并锻炼学生如何传球、控球,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轻松的掌握足球技能,还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调动学生积极性
自主创新教学模式是一种体验性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该教学期间,能够获得更多快乐。所以,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同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跨栏项目训练中,可以为学生分为三个不同体系,并将小组作为单位,为每个小组设置一个平台,学生在小组中,不仅要担任不同的角色,还要在完成训练后对其积极讨论、总结,并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使学生能够发挥自主学习意识。
三、总结
总之,新时期发展模式下,传统课堂教学存在较大弊端,并影响了体育教学的积极完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就应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并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武线英.探讨中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南北桥.201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