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梅
“史纲”课程中存在的思想误区与对策研究
张丽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双重功能。通过对大学生学习史纲课程中存在的思想误区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和引导的方法与对策,以期更好地完成史纲课程对大学生预期教育目标和功能。
“史纲”课程;思想误区;对策研究
在我国,大学生除完成所选择的专业课程之外,教育部规定必须完成公共课即高校思政课的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史纲)是其中一类课程。[1]相较于马克思哲学等其他课程设置时间的久远,“史纲”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的精神,新设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1]2006年始在全国高校成为一门必修课。在史纲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和理解,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部分大学生对史纲课程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上,与我们期待的教育目标、教学效果和功能上存在着差距。深刻反思并总结其原因,是大学生在学习史纲课程中存在着许多思想上的误区,导致其从学习的动因态度与行动都表现出散漫,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当然取得的教育效果也是不佳的。本文意图通过分析大学生学习史纲课程中存在的思想误区,并针对这些存在的思想误区进行探讨与研究,以期更好地完成史纲课程对大学生的教育目标和功能。
对史纲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离不开对教学对象的分析和把握。当代大学生在史纲课程上所表现的学习态度,具有学习大学公共课的一个普遍性和代表性。如果用阳光、努力、奋进作为大学生成长的概括,对社会、对自己的现实与未来,表现出浮躁、冷漠、茫然而放纵,是一部分大学生生存的状态。他们对史纲课程的学习存在诸多的思想误区和消极的学习态度,导致他们课堂上不注意听讲,纪律散漫,无法完成设置本课程预期的教育目标。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大学生在学习史纲课程中存在的思想误区与其成因,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取得史纲课程最优的教学效果。
第一,学习史纲的无用论与无基础论。在一部分学生中,对史纲的学习存在着认知上的错误,既存在理科生学习史纲的无用论、无基础论,也存在着只学习专业课,忽视公共课的观点。首先学科分类上先入为主的错误导向,认为理科生学习史纲课程,既无一定的基础,且对自己以后的专业和未来从事的工作没有直接联系或者助益。学习史纲课程的无用论,也是一部分学生不能认真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大一的本科生而言,随着教学进度的进展,需要拓展相应的知识补充,才能真正消化教师课堂上的快速讲授,因此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茫然和不知所措,逐渐呈现出上课时溜号,做其他课业,浏览沉浸电子网络,甚至逐渐放弃继续学习的念头。这些学生的心理对于学科之间的联系及形成一个人完整的知识体系没有清楚的认识。人生不能简单以文理专业的选择度过一生,学习生活工作注定是所有知识的综合呈现。文理不该是壁垒分明,恰恰该是有机结合,正如物质与精神的哲学思辨,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理想的人物。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其成就包含很多学科,很难用简单的文理来划分他的所属学科,他的研究集物理学、诗歌、音乐、逻辑学、政治学及伦理学于一身,是文与理完美的结合。判断学习史纲课的有用与无用,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大学生而言,知识的储备,人生的未定,都让你无法得出这样的无用定论,判断的标准应该是会与不会,需要做的是认真学习从中受益,完成知识的积累,而非用时方恨少。专业课的学习是大学生对所选择专业的深度把握,决定着今后的工作方向,而公共课的学习丰富了学生专业领域外的知识补充,是对学识广度上的拓展,这种深度广度正是大学生在大学中要努力汲取完成的。大学课程中每一科目的设置都是形成大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架构的重要环节,构成学科之间的补充,才能使一个人未来的工作学习人生丰富全面。
第二,惟考试论。从高中步入大学的本科生,他们的年龄阶段与知识架构,尤其是长时间高考备考模式,使学生习惯了题海战术,其学习思维以考试重点、题型的掌握为主,没有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找寻学习中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内在关联,形成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一些学生甚至非常不适应大学老师的讲解方式,会以考试的内容来衡量教师讲课的合格与否,学习的独立性还未形成,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实现教学目标。在与学生的交流及复习答疑中,部分学生关心的只是教师是否会划出考试范围,他们是否能够及格,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上可以理解,但不是本课程所设立的初衷。考试是衡量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如何在课堂上学习教师分析问题的方法,进而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这是大学生与高中生学习方法的差别,而不仅仅把目标定设在考试和学习成绩上来衡量。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的培养,更多地体现在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的提高。
第三,对史纲课程性质认识的偏差论。史纲课程成为高校必修的政治理论课,具有双重身份和功能。既具有史学功能,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发展过程的讲授,论证“三个选择”的必然性、科学性和进步性。同时具有思政功能,通过对“三个选择”论证,坚定大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从史学的角度教授这段历史过程时,注重清晰的历史线索与脉络,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和历史事件的过程作简明扼要的介绍,重点突出他们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而掌握所要汲取的经验与教训,以达到政论的观点。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大学生,学习史纲课是通过深刻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才能懂得中华民族的历史选择。对于社会中的很多现实热点问题,如钓鱼岛问题的历史渊源,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展望等等,只有通史,我们的思考和判断力才会有所凭依,更加准确。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始终存在着认识上的偏颇,认为史纲课就是历史课,呼吁史纲老师上课内容多讲授历史故事。凡此种种,既表明了学生对史纲课性质的不够清晰准确,也反映出学生对史纲课的学习还停留在初步不成熟的时期,这是亟需引导说明也必须纠正的一个认识,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学习的重点和目标。
第四,社会网络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对历史人物事件认识的片面论。学生会以网络信息取得的各种观点,来截取或者片面吸收一些社会上的观点,对课程内容抵触,甚至断章取义。如现代政党制度,不去深刻了解中外现代政党制度诞生的历史背景,没有弄清各国应根据国情所选择适合本国的政党制度,而妄言美国、英国的两党制等是最好的。对历史人物、事件等诸多问题的评价也是缺乏客观一分为二的态度。对网络信息资源中的一些观点照单全收,不加甄别,极易形成偏差的、激进而固执的观点和思维模式,对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形成是有危害的,也是极其危险的。主要表现在: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看,一些大学生缺乏管理和控制自己的能力,课堂上玩手游成瘾、沉溺于网络小说、电视剧不能自拔;当今社会存在的很多负面现象,如道德水准的降低,种种不公平、腐败等现象,让一部分学生对未来产生失望无能为力的心态,逃避现实,沉浸网络,严重影响大学生学习成长的质量;很多大学生盲目相信网络的知识普及,信奉拿来主义,缺乏辨别对错的能力;当今的网络公共平台,评论的观点和角度不同,评论者的素质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大学生没有形成稳定的三观,缺乏辨识的能力,容易被网络观点左右,形成错误的认识,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道听途说,以偏盖全。
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大学生,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学习史纲课程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潜心研究史纲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如何遵循宏大与微观的原则把握,如何把课堂教学与课后延续学习有效结合,才能最优地实现我们开设史纲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第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思维的一个转变。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讲授,兼有责任引导大学生对这门课程整体性掌握,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史纲课程内容可以归纳为一个主题:“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在掌握了这样的历史线索和轨迹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逻辑更加清晰系统,如对封建主义的性质和特征,新旧民主主义的定义和区别,中华民族名称的形成与演变等诸多概念,有清晰地讲解,使学生对似是而非的知识有明确的界定,既培养学生学习中的踏实和认真的精神,明确的概念又可以作为此后分析其他问题的一个标准,即对系统学习分析能力的培养。如,选取分析封建主义的性质和特征为例,从中国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6年到1840年两千多年封建主义的延续,认清这个封建社会从鼎盛到辉煌,再到衰落的周而复始的改朝换代的演变,以此为判定标准,就很容易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变化,深刻理解1840年为何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虽然这段历史波诡云谲,纷繁复杂,教学内容的讲解要做到条分缕析,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内容分类或者专题化,使学生找到感兴趣的契合点,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包括对近代军事、经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等诸多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个引发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角度。
作为教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以饱满的热情,感染鼓舞学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各种教学方式的穿插有效结合,营造生动课堂氛围,引发学生学习史纲的兴趣,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第二,史纲内容遵循宏大与微观内容的把握和处理,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诸多现实问题,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分析问题从表象到实质的思维转变。现代的大学生借助网络等会获取大量的信息,把这些信息中的定论变成一个正确的观点接受,对教师甚至教材提出一定质疑,进而否定。史纲课程是以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为轨迹,进而得出结论。这是以一个近两百年中国历史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作为背景,每一个具体事件、人物,只是宏大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点,我们需要了解它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而非从微观上具体展现或者评价人物的功过是非。如何区分一个历史人物和这个人的一生,如何评价一个历史事件和这个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和全貌,这是必须区分和明晰的。如林则徐是近代历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是虎门硝烟的民族英雄,而他亦有一个封建官僚的无奈和局限,“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3]我们所要讲述和铭记的是作为西学东渐具有近代化的思想意识,作为禁烟英雄的林则徐永远被历史镌刻。而研究林则徐,要对他作出整体客观的评价,那是需要大量阅读关于林则徐的作品和后世对其研究的著作与文章,包括他所遗奏稿、日记、诗文等,从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作为封建主义统治文化熏陶下的一个封建官僚,来考量其思想的前瞻性、先进性与局限性,才能做到公正客观地评价林则徐的一生,才是一个鲜活真实的林则徐。一个历史人物和一个人完整一生的评价即是我们所表达的宏大的历史进程和微观的人物评价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历史事件的讲解与评价,也要遵循宏大与微观的原则。如对中日甲午战争的讲解,我们无法面面俱到把学界对甲午战争的研究最前沿最新的成果一一展现,从双方战术、技术装备都无法详尽对比。我们只能从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基本过程、结果,简明扼要地进行教授,说明中日甲午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意义重大。因为它标志着清朝洋务运动的失败,北洋水师的覆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大大加强。我们的课堂教学,是要引导学生在宏大的历史背景和进程中,清楚地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特定的历史节点中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或阻碍作用,而非纠结于一个人、一个事件的细枝末节,来否定其在宏大而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第三,找到学习史纲课程的切入点,完成课堂学习与课后读书的互动,形成大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国近现代史史纲是把1840年鸦片战争到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作为教授的内容,虽然只有176年的历史,但却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巨变,从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新民主主义社会进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华民族经历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民族战争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等重大的历史演变的过程,在各个方面涌现出推动这一进程的历史人物,洪秀全的企图建新朝与曾国藩的刷新旧社会、[4]康梁的君主立宪梦想与孙中山创建民主共和、国共的两次合作,等等,总有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历史事件打动并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阅读与探究的学术境界之中。
如何从课上引导学生在课后时间,就某一个人物或事件,或人物事件之间的关系找到一个切入点,都可以使学生更潜移默化地深化上述的教育目标,即通过对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历史事件的彻底解读,进而了解一个时代,从而客观理性地得出一个评价。
首先,教学过程中,除了布置和介绍教材中的参考书目外,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介绍一些相关的书籍,开出相应的书目,让学生有选择的目标。这些书目既可以是研究近现代史的著作,包括通史与专题研究的著作,如 《毛泽东选集》(1~4卷)、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年)、《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资料类《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1~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等。当代发行的许多新作和最前沿的学术论文等,教师要详细分类,使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入手,选择书籍深入阅读。
其次,包括专栏、纪录片、电视剧、电影等诸多反映这段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像,选择性地观看,也可以起到了解深化对某些历史事件的了解。如2000年表现太平天国全过程的电视剧《太平天国》、1962年感染无数国人的表现甲午海战的电影《甲午风云》,戊戌变法的《谭嗣同》、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包括纪录片《中途岛之战》等。相关的栏目包括香港凤凰台的《凤凰大视野》,包括很多专题,其中《游荡的国民政府》《淞沪空战纪实》等,从专家、详尽的历史文献等来完整论述选取的专题,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的发展脉络。以此为基础,可以引导更加深入的阅读和更有深度的挖掘,这样就达到了我们对学生的阅读与思考相关问题的目的。
最后,开通教师和学生之间联系学习探讨问题的通道,通过邮箱等方式,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与老师交流,深度阅读思考并提出问题,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大量阅读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学会分析问题进而处理问题,得出理性的结论。陶行知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5]同时使教师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水平,了解自己面对的学生,他们的兴趣点和思考的能力和高度,有助于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综上,史纲是大学生学习公共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把握学生对史纲学习的思想动态与误区,有的放矢,悉心研究、施以教学热情,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热点问题有机结合,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掌握史纲的史的功能,通过历史进程的讲授,达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把“两个了解,三个选择”作为重要的教学目的。对史纲课的深度思考更是为了贯彻这一教学理念与目标,并对其之后的人生之路产生深远影响。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EB/OL].(2015-01-15[2015-02-06].http://www.qggzszk.org/index.php/Article/shows/id/1056.
[2] 江泽民.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所作的总结[EB/OL].(2004-04-29)[2004-06-10].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4/29/content_1447509.htm.[3] 《林则徐全集》编委会 .林则徐全集:第七册·信札卷[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315.[4]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39,43.
[5] 唐能赋,徐仲林.教师道德[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69.
【责任编辑 李 丽】
G642.0
A
1009-5101(2016)06-0150-04
2016-01-28
张丽梅,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吉林 1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