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经典传奇,聚焦杨绛名作《我们仨》

2016-12-16 13:43苏红岭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我们仨钱钟书杨绛

苏红岭

5月25日凌晨,杨绛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105岁,关于她这个人、她的故事,还有她的书,在文坛界再次风靡。话说,在现代史上,相比林徽因、胡蝶、周璇、唐瑛、王映霞、张爱玲、陆小曼、萧红、冰心、丁玲等这些赫赫有名的才女,杨绛先生的名气与特质,其实始终不曾过于耀目。只是到了夕阳之年,作为一位“现象级”人物,才逐渐进入大众认知视野,以致年寿越高、名气愈炽。拨开历史浮华,人们蓦然发现,原来,她才是真正的一代才女。

杨绛先生是戏剧家、翻译家和著名作家。与一些文学家相比,杨绛称不上高产作家,但几乎篇篇以精致的文本、深邃的思想让读者折服。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60多年,直到2014年还在公演;她翻译的西班牙文学名著《堂吉诃德》是该书最好的中文译本之一;她的《干校六记》《我们仨》等作品具有穿越时代的力量,也是出版界叫好又叫座的畅销书。

此时此刻,请随我一起解析一下,杨绛先生的这本超级畅销作品——《我们仨》。

窥视文学巨匠的唯一“天窗”

谁都知道杨绛的丈夫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大学者、大作家,也堪称一个著名的话题人物。钱钟书出生书香门第,家学深厚,其父乃国学大师钱基博。钱钟书从小就痴迷于读书,早在学生时代就以“横扫清华图书馆”名镇天下,其著作除了天书般精深的《管锥篇》、颇见功力的《宋诗选注》之外,还有散文集《人兽鬼》《写在人生边上》和长篇小说《围城》。还因为是英译毛选和毛泽东诗词编辑小组的成员,被人戏称为“南书房行走”。虽才华盖世,但钱钟书为人低调谦和,身上充满神秘色彩。

钱氏夫妇在文化界、学术界、文学界均德高望重,《围城》《洗澡》两部畅销书更令他们声名远播。然而,人们对这对颇有传统知识分子风骨的夫妇的家庭生活却不甚了解。1998年,钱先生的逝世使文化界深感悲痛。但罕为人知的是他和杨绛女士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唯一的女儿、一生的伴侣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杨降先生这近似“悼词“般的述写,让新老读者一下子拉近了与“学术权威”的距离。

“三联”保驾,畅销逾百万册

三联书店的前身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中国出版界的三家著名出版发行机构——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三联书店出版社以出版社会科学读物为主,其出版物有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著作。半个多世纪以来,“三联出版社”以其出版高品位的人文科学专业图书和社会科学的译著图书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受到读书界的广泛尊敬,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新中国成立以后,三联书店一度和人民出版社合并,在出版家范用的带领下,出版一批了脍炙人口的书籍,他策划出版了巴金的《随想录》 等,对当年的思想文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而1981年出版的《傅雷家书》反复重印,印数已超过百万。后来还陆续推出了《陈寅恪的最后20年》《黄仁宇作品系列》《金庸全集》《蔡志忠古籍经典漫画》《陈寅恪文集》《钱钟书集》和杨绛的《我们仨》等一系列多元化、高水准的书籍,从而改变了被主流文化不耻的武侠小说、漫画等书籍的尴尬状况,使这些作品逐渐流行起来。

《我们仨》就是由这样一家名声赫赫、业绩辉煌的老字号出版社推出的。该作于2003年7月出版,同年9月印刷,九品相、平装、大32开、165页。出版仅12天,初版3万册即一售而空。加印3万册,很快又售完,旋即又加印……10年间,《我们仨》累计销售上百万册。随着杨绛先生的辞世,《我们仨》等著销量又在陡然攀升。

编辑名家护航,名列十大好书榜首

在《我们仨》的版权页上,责任编辑一栏署名“冬晓”,一般读者可能不知道,这个“冬晓”是北京三联书店前总经理,又是著名的出版人——董秀玉。自1986年出任三联书店总经理、总编以来,十几年里她把香港北京两个三联书店打理得风生水起,并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编辑出版队伍。

2003年,《我们仨》荣获“十大好书(中文创作类)第一名”,与其并获“十大好书”荣誉的还有:[捷]博·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日]炳谷行人的《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德]卡尔·施米特的《政治的概念》、[美]列奥·施特劳斯的《自然权利与历史》、[美]爱德华·W·萨伊德的《文化与帝国主义》、沈志华的《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美]彭慕兰的《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钱理群的《语文教育门外谈》等作品。

个人优雅高贵的人格魅力

其实,一直有两个杨绛。一个是杨绛先生本人,一个是“钱钟书夫人”。

作为极富才情的文化大家,杨绛先生的创作履历贯穿了她的一生。作为才貌双全的一代才女,她年轻时期便已享誉京华,朱自清、李健吾、沈从文、费孝通都曾不吝赞美之情。及至中晚年,翻译《堂吉诃德》《斐多篇》,创作《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诚心如意》《走到人生的边上》等作品,杨绛先生以百岁高龄,却达到创作生涯顶点。在饱尝生活磨难之后,她保持着云淡风轻的态度,心中无怨亦无恨。“哀而不怨,悲而不伤”,这就是杨绛先生。

相比之下,杨绛先生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钱钟书夫人”。在钱杨伉俪50多年的婚姻中,杨绛先生以其巨大才情,却长期甘于做钱钟书背后的那个“灶下婢”。她不仅悉心照顾钱钟书的生活,更全程参与了其整个创作生涯,钱钟书每一本著作背后都有杨绛先生不着痕迹的奉献。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杨绛先生,也许就没有钱钟书的巨大成就。

作品本身文学性与深挚情感的升华渗透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撰写的“关于她、她先生钱钟书老师与女儿钱瑗”的家庭生活回忆录。杨绛先生甚至小心地绕过了全部可以成为“神秘”因素的他们一家生活中经历过的政治内幕,就只有亲情,只有生活,只有一代知识精英的家庭日常生活,但却是人在世界上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生活。书中分别以“我们俩都老了”“我们仨失散了”和“我一个人思我们仨”这三部分向大家介绍了这三口之家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以及鲜为人知的坎坷经历。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很简短,就一页。讲了一个梦的故事。我记住了钱钟书安慰杨先生的那句话: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仍是杨先生在讲给我们一个“万里长梦”,似真似假、彻头彻尾完全是梦。梦中她看到了钱钟书被阿圆“当场拿获”后,肚子里翻滚的笑浪;与阿圆走在古驿道上的“寻夫”“相聚”“相失”,在病中的钟书与阿圆的病榻之间往返不停地游走奔忙,却又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父女俩一点一点地在她眼前消散。直至她实在不想动了,先得到女儿“回自己家里去了”的消息,然后又看着载着钟书先生的船变成一叶小舟,“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小点也不见了”,消失在茫茫云海中……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附有很多张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种其乐融融,看了让人很温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轻时,夫妻俩在伦敦和巴黎留学时的合影;也有钱瑗的成长照片、英国留学的纪念照。最喜欢他们父女俩的合影,老先生爱说女儿像他,一样的有着聪明的头脑、含蓄的微笑。他们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让人感动。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真实写照都在这些图片中定格了。最后两张老俩口相互理发的照片,拍得真好。杨先生会用电推子,钟书老师会用剪刀。我看到这里,才真正领会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

在这第三部里,我印象深刻于他们夫妇二人留学期间的苦读和自得其乐的生活。想像着两个不嗜家务的学者是如何打理每日的柴米油盐,他们的真实生活都在杨先生的笔下复活。

那些文词小楷,细腻得好似在听一位老妈妈娓娓道来的生活小事,经她特色的梦境般妙手贯穿起那几十年来的,那些看似陈芝麻、烂谷子的调调,却就是能让人忍不住一页一页地翻着、看着,其间不时的还会重现各种插图画面的闪动:里面有她的先生做各种“坏事”时的小心翼翼,有阿圆各种上不完的课时的早出晚归,有父女俩人中国摩尔莫斯式的“侦察记”,更有杨绛先生长达万里的“老人梦”相呼应,点点滴滴刻画的是那么生动、那样鲜活。

文章中经常出现很多用餐的场景,似有似无地在向读者们解读着那条幸福着半个世纪的美满婚姻密码:有阿圆早课走后,她的丈夫给她做的法式牛奶红茶早餐;有阿圆夜深饿饭后发现妈妈抱歉时的贴心安慰,有她坐月子时吃着号称“拙手笨脚”丈夫亲手做的“雪利酒炖的香香的红烧肉”的冒险历程。这些茶香饭味的家常小酌,及他们夫唱妇随的眷恋,何尝不是命运给杨绛先生的另外一种馈赠呢。

文中往后有这样一段:阿圆两年不见,她好像已经不认识爸爸了,她看见爸爸带回的行李放在妈妈床边,很不放心,猜疑地监视着,晚饭后,圆圆对爸爸发话了。

“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要赶爸爸走。

钟书很窝囊地笑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

“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

这段父女俩的对话横于文中,立于读者心上,敛着质朴、带着感动、含着心酸或是还夹裹着其它什么东西,说不清楚、也讲不出的情绪。

还有这里,写到当时有些落魄的钟书老师“留在上海没个可以维持生活的职业,不得依仗几个拜门学生的束修”,却不想在一个夏天,收到学生送来的一担西瓜。圆圆看爸爸把西瓜分送了众人,自己还留下许多,佩服得不得了。晚上她一本正经对爸爸说:

“爸爸,这许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儿。”

显然她是觉得“与有荣焉”!她的自豪逗得大家大笑。这样聪慧的女儿,妈妈怎能不记得她吐露出的每一个音符句语?所以,当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杨先生是如何的不舍。她说:“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肚肠,以后就不用牵挂了”,她嘴上这么说,心上却牵扯得痛!阿圆去世时,还差两个月才满六十。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如何摧残着两位体弱多病的老人……

再看末尾那道重笔:“‘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就剩下我一个人了,再也找不到他们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还是要活另外那两个人的生活,拼凑着“三个人”时。一位花甲老人的辛酸与痛楚,历历在目,故加深了难以向外人道之的苦楚。一次又一次饱经精神的洗礼,渗透到心底,蔓延至血脉里,同时,感叹于她骨子里的坚韧如城墙般的厚度。

杨绛先生用她的朴实的文字,娓娓道来讲述了“我们仨”,一生,也因为有“我们仨”,感觉并不孤独,生活很有意义。逝者不可追,往者不可留。留在杨绛先生心里的,是“我们仨”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这样的回忆,有些痛楚,有些温暖,有些感动,有些回味。再平凡不过的一个小家,因为有“我们仨”,很快乐,很温馨。

祝愿杨绛先生,一路走好

这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的奇女子,在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高知高识家庭的成长与变迁中,所表现出的坚韧让我们为之动容。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用那些淡而轻的文字,讲述了她一生的情感经历。于是我们得以从那份乐观中透着豁达、真诚中掺着哀伤的字里行间中,解读到她熠熠生辉的一生。

猜你喜欢
我们仨钱钟书杨绛
我们仨
选择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杨绛守诺
一次“遗忘”
读《我们仨》有感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欠一杯不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