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峰+邵爱英+杨翠
摘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从深层次研究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应该发挥的效应进行分析,针对现阶段各地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期为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孵化基地;温室效应;集聚效应;蝴蝶效应
中图分类号:F325.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02
一、引言
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要想取得成功,除要求创业者本身应该具备一定的素质,如具有渴望创业成功的强大内在驱动力,具有捕捉商业信息并能做出快速反应的经营灵敏度,具备坚忍不拔的决策执行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企业家气质等等;在刚起步时,外在的助力更显重要。就如同一粒种子,不论其自身发育如何饱满,如果不是落在适合其生长的土壤,没有适宜的温度和环境,也很难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建设,就是为创业者提供成功创业的土壤,营造成功创业的环境和温度。2015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和《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国办发 〔2015〕47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鼓励支持农村劳动力创业做出全面安排。提出依托现有各类园区等存量资源,整合创建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强化财政扶持和金融服务。各地要在调查分析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总体状况和基本需求基础上,结合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同步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布局做出安排。尤其是,要依托现有各类合规开发园区、农业产业园,盘活闲置厂房等存量资源,支持和引导地方整合发展一批重点面向初创期“种子培育”的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引导早中期创业企业集群发展的返乡创业园区,聚集创业要素,降低创业成本。挖掘现有物业设施利用潜力,整合利用零散空地等存量资源,并注意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电子商务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等统筹结合。当前,各地越来越重视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建设,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甚至还暴漏出一些问题。本文首先从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孵化基地的职能出发,分析其通常应该能够引发的“三大效应”;然后,总结分析目前我国各地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提出相关的改进和优化建议。
二、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孵化基地效应分析
研究表明,一个理想的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至少应该能引发三种效应,分别为“温室效应”、“集聚效应”和“蝴蝶效应”。并且,三种效应在发挥作用时,还应该是一个渐进式的推动过程,其中,“温室效应”是基本效应,主要任务是合理保证创业项目首先能够生存下来;“集聚效应”的发挥是创业孵化基地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创业企业的发展和初期获利;“蝴蝶效应”是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终极目标。
(一)“温室效应”
通过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的建设,可以使国家各项创业扶持优惠政策在特定范围内得以落地,真正实现为农民工等返乡创业者减压降负,营造创业初期所必需的“温室环境”。如在基地或园区内免费为创业者提供经营场所和办公场地,提供小额担保贴息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还可以免费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包括创业能力测试、创业专家指导、创业政策咨询和相关信息服务等。这样,农民工等返乡创业者就可以先在“温室”中生存下来,然后再到市场中谋求发展。
(二)“集聚效应”
俗话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聚光镜之所以能用来取火,是因为利用凹面的反射作用,将太阳照射来的平行光聚焦成点。农民工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建设,在吸引聚集农民工等创业者的同时,也将带动信息、技术、资金等诸多创业元素的集聚,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创业成本,提升规模效应,增强抗风险能力。尤其是,创业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碰撞,以及相互之间的示范和借鉴,更能激发农民工等返乡创业者的内在创业热情,为创业取得成功提供巨大推动力。
(三)“蝴蝶效应”
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了几下翅膀,就可能引发两周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那是因为,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巨大的连锁反应。农民工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建设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为了孵化而孵化”“,而是要通过孵化入驻者成功创业,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通过充分发挥创业成功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而对众多的潜在的创业者产生吸引和激励,最终在全社会掀起大众创业热潮,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这才是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目的和初衷。
三、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孵化基地现存问题归纳
在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各地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已经取得很大进展,甚至是卓有成效。例如,河北省平泉县在重视传统农民工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平台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电商发展平台建设,谋划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湖南省郴州市注重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内容的精细化,提供创业孵化服务细节的精致化,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进行全链条式孵化,将提供共性服务与差异化和精准化服务做到密切结合;云南省临沧市依托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整合各职能部门中涉及返乡创业的服务职能,推行“两个十万元”培育工程,直接为资金短缺的返乡创业微型企业一解燃眉之急,增添启动内力;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结合本县实际,立足特色优势和资源禀赋,探索建立彭阳人民创业公社,积极搭建网络营销创业平台。这些典型案例都充分说明各地在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研究发现,各地在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一些问题。首先,是市场运作机制较缺乏。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工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是由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投资设立的,并且,大多数基地和园区也是由各级政府直接参与管理和经营的。由于过分运用行政手段,片面强调社会功能,忽略了基地和园区的市场行为和自身利益诉求,致使其难以构建合理的盈利模式,不能实现自我持续、健康发展。其次,是服务体系不尽完善。在大多数农民工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的精力大都投放在基地和园区的硬件设施建设上,对企业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服务较为完善;但是,对软环境建设却远未到位,很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的配套服务能力相对较弱,仍停留在程序性孵化服务阶段。再次,是缺乏科学规划和协调互动。有些地方农民工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的建设,并不是源于对其功能的理性认识和对该地区市场需求的积极反应;而是一味附随,盲目上马,盲目求大求全求档次,很容易陷入政绩工程的怪圈。有些基地和园区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严重,协调互动乏力,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整体效应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最后,是缺乏特色鲜明的创业孵化基地。由于受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所举办的企业或实体,多数还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大都从事一般加工型产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多数企业或实体缺乏专有技术和知识产权,缺乏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这也造成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区层次较低,缺乏特色。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其他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不再赘述。由此可见,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的建设,仍任重道远,又势在必行。
四、对策和建议
农民工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既要勇于创新、更要立足实际。从各地经验看,加强农民工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建设至少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在布局发展方面
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建设,要紧紧依托本地资源,选准优势产业,以集群方式发展;通过合理布局,突出集聚效应;要积极推进小微企业集中布局,集聚发展;要推动创业孵化基地向产业示范基地和特色园区方向发展;尤其是,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建设要体现地域资源特色,突出品牌效应。
(二)是在规划建设方面
对于非农业态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应按照城乡规划要求,结合老城或镇村改造、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或农村宅基地盘整进行开发建设。对于农林牧渔业态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在不改变农地、集体林地、草场、水面权属和用途前提下,允许建设方通过与权属方签订合约的方式整合资源开发建设。
(三)是在运营管理方面
一方面要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发展政策的研究与落实,使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真正成为通过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各种服务而生成的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同时,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也必须顺应市场经济规律,以市场经济行为主体的身份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使入驻者既能享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优惠,又能接受一定的市场运行机制的历练。
(四)是在孵化服务方面
要加快农民工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的转型升级,使其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创业服务专业化的发展格局。要加大对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服务体系硬件、软件设施建设,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对孵化基地进行管理和运行,在服务体系建设上逐步实现网络化、信息化和社会化。
(五)是在孵化期设置方面
农民工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应当根据创业项目的具体情况,设置孵化期并细分阶段,根据创业企业所处的具体阶段,因时制宜地提供孵化服务。如在创业孵化初期,应致力于引导创业,帮助创业者获取创业资源; 在稳定期,应致力于提供系统深入的管理和技术咨询等;在期限届满时,应当对创业项目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创业项目是否可以离开孵化基地独立经营。
作者简介:刘国峰(1970-),男,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课题《河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项目编号:JRSHZ-2016-011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