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建筑“大跃进”

2016-12-16 08:02李年一
中华建设 2016年9期
关键词:大跃进住宅建筑

李年一

鲜为人知的建筑“大跃进”

李年一

近年来,上世纪建设的老楼房频频成事故主角。

按照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规定,一般性建筑的耐久年限为50年到100年。然而现实中,很多建筑的实际寿命与设计通则的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住建部的一位负责人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却只能持续25~30年。”

相较之下,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是74年。

房屋寿命究竟是如何缩短的?

苏式建筑: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好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建筑技术主要是学习苏联。

上世纪50年代时,国际上盖楼房有一个安全系数(抗震、抗风综合系数),最高的是6和7,一般都是3和4,数字越大说明楼房越安全。但苏联是按破损状态来设计的,也就是现在叫的“极限状态”。

“意思是说,拿多个梁压一根柱子,看压到多少个的时候柱子会被破坏,在实践的基础上会产生一个安全性的预估,从而降低材料的使用成本。理论上应该是先进的,但是把安全度降下来了。” 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62年起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任教的王庆霖解释说。

苏联当时建楼安全系数是2,他们认为这个系数就够了。王庆霖说,“从50年代开始我们学习苏联,总的安全系数不高,但事故也不多,因为当时人做事认真,施工质量好。比如我们学校的教学楼,1955年建的还挺好,还在用。学生宿舍都是1955年、1956年建的,楼层不高,用黄泥加砂浆,根本没有水泥,到现在还在用。当然前提是没有遭遇大地震。”

1966年,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国家标准,1974年还有过一次修订,但基本上还是苏联那套东西。1989年开始有所谓更先进的标准:以概率为基础的设计理论,通过多项分析来表达的设计方法。当时算是先进,现在大家还都在用这个安全系数。

最近的一次修订,是从2010年开始,国家对一些建筑规范标准陆续修订,较大地提高了安全系数。主要考虑到各类建筑抗震性能差,而我国恰恰是多地震国家。另外,从荷载上也提高了,例如苏联时期住宅的荷载大概一平方米只按150公斤来设计,比国际标准少了250公斤;大概从2000年后,才提高到了200公斤。

“这个标准比国外低很多,但是,即使在汶川地震中,只要按标准设计,没有偷工减料正常施工的房子,结果证明都没有垮,是完全能够达到要求的。”王庆霖说。

“大跃进”以后:兴起“施工革命”

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建筑质量还是比较好的。虽然安全标准要求不高,但是施工质量好,尽管有的房子用的是黄泥砂浆。

可到了“大跃进”至文革时期,建筑质量就开始大幅下降了。

资深土木工程师张登善亲见亲历了许多哭笑不得的建筑业故事。

“我曾经问一些年轻的工程师:建一座面积约800平方米的三层砖木结构宿舍楼,从基础到交付使用,如果尽可能地快,得多少时间?”他说,“没有人答对。实际是15.5小时。也就是说,清晨破土动工,傍晚就水流灯亮了。人们不相信,但这是我亲眼所见的事实。”

这件事发生在四川德阳工业区重型机器厂工地。那个时代放了很多“卫星”,这是其中的一个,引起过很大的轰动。

这样做很不经济。采用人海战术,用工量超出常规好几倍。质量尤其粗糙。例如10米高的砖墙一天砌到顶是违反国家《规范》的规定的(按规定,砖墙每天只能砌1.2米)。由于灰缝下沉量集中发生,建筑物出现很多裂缝。

这些楼质量差,但还能使用,比它的一些兄弟“卫星”要幸运得多。哈尔滨的农业大厦,一座五层的大楼,竣工后一个晚上,突然崩塌,幸好尚未住人,未造成严重伤亡。这是一座“四不用”大楼,所谓“四不用”,指楼的结构中不用钢材、木材、水泥和红砖。真是一个敢想敢干的结晶。

由于中国的财力、物力有限,根本实现不了“超英赶美”的宏伟目标,所以大搞紧缺物资的代用品就成了技术人员一项重要工作。缺钢筋,找竹筋、玻璃纤维代用;缺木材,找玻璃钢(以树脂粘合玻璃纤维制成)代用;缺水泥、红砖,找蒸养或非蒸养硅酸盐代用,于是“四不用”的建筑就出现了。

不要以为这些事都是群众自发的行为,不是,是各级组织号召的。

张登善回忆道,“我还清楚记得德阳工业区区委书记在群众大会上号召推广超声波的情景。他说:‘不就是一截钢管、头上装上一个薄钢片吗?能量就在这个薄钢片上。和小时候玩儿的竹管上加一片竹叶一个意思。你们信不信,反正我相信。’当天晚上,我单位职工一夜未眠,加工超声波。仓库管理员奉命打开仓库,听凭各取所需,结果一晚上用了十余吨钢管。凡是水阀、汽阀都装上‘超声波’,算是实现了‘一夜超声化’,也是一颗‘卫星’。”这些事例是说不完的。听起来好像笑话,想想却令人心酸。”

这些不尊重科学的冒进行为,发生在工程技术人员从事的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当然是有责任的。但责任多大,要具体分析。

“大跃进”一开始就强调“两参一改三结合”,重大问题都由领导、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决定。技术人员是主办者,但领导有否决权和拍板权。在技术人员中,有迎合领导心理,投其所好,以求政治进步者;有坚持科学,据理力争,不怕右倾保守之名者,但那是少数。大多数人坚持科学而不强调,陈己见而不坚持,最后服从领导决定。这和当时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比较软弱有关。反右以后,知识分子心有余悸。毛主席历来反对“攻其一点,不计其余”,而一般知识分子却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市场化下:再次“大跃进”

“革命年代”过去了。1980年,中央正式提出实行住房商品化:“允许私人拥有自己的住房”,住房制度改革在各地逐步展开。

随后的十年中,城镇住宅竣工面积迅速增长。据统计,1979到1989年,全国城镇住宅建设的投资是此前30年的7倍,建成住宅面积是新中国成立前住宅总面积的2.6倍。

1993年国务院第43号令中正式提出,将国家、单位统包的住房建设,改为国家、单位、个人合理负担,并且决定建立房地产交易市场和房屋维修、管理市场。

“市场化”是那个时代的。但市场的忽然袭来,也带来问题。

这一时期的住宅建设,仍以“脱困”为主要目标,为的是解决民众“没房子住”的问题,对住宅质量没有具体要求。

比如,我国规范房屋建筑质量最高层次的法律《建筑法》1997年出台,《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1月才正式在国务院通过并施行。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标准经历了四次更改,直到2000年,才出台《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确定普通房屋和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是50年。

1980年代末,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张原曾在广州、深圳的多个工地上工作:“当时市场好听一点是非常活,负面地讲,就是乱。”

房地产市场开放后,允许私人建筑公司参与房产开发。当年一个流行的说法是:遇到10个人里,9个在经商,经商的人里,大部分都做房地产、地产开发。1986年,全国只有近两千家房地产开发企业,1999年这个数字达到了两万。

在此之前,国企占据了建筑市场绝大部分江山,建筑工人队伍稳定,虽然没有严格的监理制度,但几十年计划经济在公司内部形成一套自己的队伍管理模式。

私人地产公司兴起,建筑业开始大量聘请农民工。八九十年代的建筑工人,很多本身就是农民,“放下锄头,拿起泥刀,就变成了瓦工”。

仿佛在一夜之间,在全国范围内上百幢住宅拔地而起。据统计,1980到1997年,平均每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都增加0.5平方米。

同样“乱”的还有建筑行业专业人才。张原曾和开发商、建筑方打过很多次交道。在他看来,80年代初出现了大批“不懂装懂”的人:甲方请来的设计师自称是“草根设计师”——他们并非科班出身——一些“工程师”甚至没有学过建筑工程。

“定时炸弹”:无设计,无监管,无维修

八九十年代的许多房子,质量甚至比“文革”前更差。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总工程师金孝全参与了对2011年无锡市老楼坍塌的调查,他说倒塌的老楼“根本就没有设计可言”。

根据1994年出版的《中国质量万里行》,80年代末质量监管部门就已开始收到住户的投诉。资料显示,仅1995年一年,浙江省消协就一次收到39户联名投诉;福建省消协也曾受理过一起396户的联名投诉。

公开数据显示,1996年上半年,建设部(现住建部)受理的239件商品房投拆中,反映使用功能和装饰质量问题的占了81%。

中国“民间验房第一人”丁渤从1999年开始,从事验房行业15年,见过各种年代和规格的房子。他一眼就指出,浙江奉化市倒塌居民楼,是八九十年代建造的砖混结构多层住宅。

丁渤说,八九十年代的房子楼层一般只在7层左右,单户面积多在50平方米以内,客厅一般较小,也没有飘窗和大面积采光的技术。

与现在相比,八九十年代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要低很多。但上海市房屋建筑设计院院长顾陆忠说,浙江宁波市、奉化市的居民楼,即使是按照90年代的标准去建也不应该发生坍塌。

顾陆忠的另一个身份,是上海市房屋检测技术委员会委员。他说,八九十年代的房子在技术上与现在有一定差距。

当时的住宅多采用砖混结构,只要住户随便在墙上打个洞,都会造成建筑承重的问题。一次,丁渤去家住南京某小区三层的业主家验房,竟发现该栋楼一楼的房主已经将屋内几乎所有墙壁打通,导致三楼和四楼墙壁裂缝严重,已然成为“危房”。

这和2012年底宁波市徐戎三村住宅倒塌的情况一样。宁波市政府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倒塌的住宅每层都存在拆改现象,尤其是底层,承重墙体拆改最严重,部分墙体进入承载极限。

房屋国有时,各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维修流程,“三年一小修,五年一中修,十年一大修”是标配。可八十年代住宅市场化后,定期维修机制已逐渐缺失。商品房的维修要通过业委会,只有得到三分之二以上住户的同意才能维修。“开发商往往嫌麻烦,用这个借口逃避维护。”丁渤说。

任何住宅都有它的使用寿命周期,八九十年代砖混结构住宅的寿命周期应保持在50~59年之间,才能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优状态——中国新建建筑只能持续25~30年的使用寿命。

2000年以后,国家住建部的政策和法规逐渐健全了,施工到监理,技术的规范,企业资质的要求,整体有了提升,包括对房子交工以后的管理和使用。建筑质量从那时开始好转。

而处理那批来自八九十年代的建筑,就像拆除一颗颗“定时炸弹”:查找危楼、排除危险和重新建设缺一不可。

这些“定时炸弹”,也向人们发出警示:建筑“大跃进”,万万不能再来一次了。

猜你喜欢
大跃进住宅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Jaffa住宅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大跃进“中全民办航空的教训(一)——中国曾欲造世界最强战机结果却事与愿违
“大跃进”运动与中国卷烟生产和消费的常态化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