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的“恶搞”新闻

2016-12-16 22:25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辽宁鞍山114007
关键词:社会心理议程设置新闻

曹 银 (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辽宁鞍山114007)



试论我国的“恶搞”新闻

曹银 (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辽宁鞍山114007)

摘要:目前,“网络恶搞”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对崇高的庙堂文化的颠覆与解构,成就了大众的集体狂欢。而随着胡戈作品的问世,各类“恶搞”新闻层出不穷。我国的“恶搞”新闻与美国的专业假新闻——“洋葱”新闻还有所不同,其中更多的是渗透了中国的文化症候,即反映了我国民众的各层次的社会文化心理。同时,在自媒体的舆情传播环境中,“恶搞”新闻一方面具有它独特的价值与功能,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负面的东西。这些需要政府加强监督与管理,以寻求“恶搞”新闻未来的发展之路。关键词:“恶搞”新闻;社会心理;议程设置

“恶搞”新闻,最初源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两名学生创办的寝室讽刺小报——《洋葱》(the Union)。取名为“洋葱”,意取层层剥离新闻事件,多角度透析事件本质,以恶搞的方式评析时事,让人们在幽默中思索。经过多年的发展,至2007年,“洋葱”公司已推出了“洋葱”新闻网(ONN),成为专门发布假新闻的“恶搞”新闻网站。目前,我国的“恶搞”新闻也已出现,无论人们对其抱持着何种态度,它都已经跻身于自媒体的信息传播行列。那么,面对我国“恶搞”新闻的迅猛发展,面对其中裹挟着的精华与糟粕,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我国“恶搞”新闻概述

(一)“恶搞”语境的生成

改革开放以来,港台文化纷纷涌入大陆,像邓丽君的歌声、琼瑶的爱情悲剧等,一时间红遍大江南北。其实,当大陆的受众被歌声陶醉、为爱情流泪的时候,已经悄然地接受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审美。而那些曾经与权力、秩序、崇高、严肃相挂钩的宏大叙事,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高大全的英雄成为了一代人记忆中的形象。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似乎大众一夜之间集体进入了一个所谓的“狂欢化”时代。1994年由刘镇伟导演、周星驰主演的无厘头电影《大话西游》,更是彻底地颠覆了大众对崇高的坚守。与此同时,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诸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都市的崛起与扩充,以消费性、都市化为典型的快餐文化迅速崛起。新生代的70、80后,更是拒绝深刻的逻辑思索,转而更专注于恣意狂欢的“视觉”盛宴。

当人们正享受着“读图时代”的快感时,互联网也在2000年结束了它的寒冬。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大佬”们,缔造了网络“门户时代”的繁荣。这样,“网络”在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成为受众娱乐恶搞的虚拟平台。时至2006年,陈凯歌执导的影片《无极》有票房无口碑,引发了大众的热议,甚至诟病,这时,一个名叫胡戈的人,制作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恶搞短片。在恶搞短片中,胡戈对《无极》进行了无情的解构与颠覆,使受众因多年的无厘头已开始麻痹的神经找到了新的兴奋点,最终引爆网络“恶搞”狂潮,2006年也因此被称作我国网络的“恶搞元年”。至此,“恶搞”新闻赖以存活的、带有狂欢性质的“恶搞”语境最终成型。

(二)“恶搞”新闻及其分类

其实,“恶搞”(Kuso)一词源于日本,最早出现于网络游戏和动漫中,乃用于发泄不满情绪的口头语,本质上是一种“以戏仿为手段来解读严肃作品和生活的一种大众文化形式”[1]。而以“恶搞”的形式来“做”新闻,则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专业假新闻——“洋葱”新闻,即以真实新闻事件为蓝本进行加工杜撰。与之相比,我国尚未出现专门提供假新闻的媒介机构,所谓的“恶搞”新闻主要存在于互联网络。我国的“恶搞”新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文字“恶搞”新闻。比如2011年,因“郭美美微博炫富事件”而进行的恶搞,诸如“郭美美的事没弄清楚,没心***”的格式在网间热传,被称为“美美体”。如“郭美美的身世没查清楚,没心情写文案”、“郭美美身世没查清,没心情画设计了”,等等。又比如2013年,当“雾霾”成为全民关键词时,各类媒体时刻关注“雾霾”,讨论“雾霾”。这时网上也开始流传起一些“恶搞”文字新闻,“愿借西游八蕉扇,横扫中国雾霾天”、“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我才走”、“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等等。

2.图片“恶搞”新闻。随着制图与网络技术的进步,普通网民也可以完成图片的复制与拼贴。如有网友将《爱情公寓》中胡一菲和曾小贤的头像PS到了新闻联播主持人身上;2014世界杯期间,网上热帖“沈阳父母为儿子拍‘世界杯’搞怪照,中国队躺枪”,等等。这些都旨在解构严肃或表达无奈,以滑稽和搞笑的方式,传达受众的一种“恶搞”心理。

3.音视频“恶搞”新闻。这是一种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进行多媒体制作的“恶搞”形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胡戈的“××小区××号群租房整点新闻”(2008),在网上一经发布,便受到网友热烈追捧。可以说,从片头制作到各分镜头的录制,到言语叙述风格,都完全在戏仿《新闻联播》,即以宏大叙事的语调来播报小区内戏拟的琐事。其他如“春运帝国”(2006)、“22世纪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2008)、“大宋新闻”(2010)、“宿舍新闻联播”(2011)、“剩女新闻联播”(2013)等,也很具代表性。

二、“恶搞”新闻的成因及功能

(一)“恶搞”新闻生成的社会心理

首先,大众的娱乐狂欢化心理。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指出,狂欢是对庙堂文化的一种民间戏谑与诙谐,是在官方世界的彼岸建立起一个“颠倒的世界”。联系到我国的实际,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其综合国力虽然已跃居世界前列,但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房价的居高不下、物价的不断上涨、医患关系的紧张、教育条件的差距、社会保障的不健全、大学生就业的压力,等等,这些都压得普通大众喘不过气来。于是,人们开始寻找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一个意见表达的平台,而“恶搞”正是应和了大众的这种集体需求,它那集娱乐与宣泄于一身的表达方式,使人们能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绪。

其次,大众的“仇腐”心理。近年来,层出不穷的贪腐、炫富现象不断被网络曝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像表哥杨达才事件、周久耕事件、郭美美事件、李天一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等等,普通百姓对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的不满,集聚了越来越多的“仇富”、“仇腐”心理。应该说,这些都是民众内心深处对“为富不仁”者的道德义愤。在网络空间里,人们不仅围观,而且更希望通过某种方式进行表达,于是网民通过“恶搞”新闻的形式,寓讽刺于恶搞,通过颠覆与解构来重新将事件进行组合与建构,以完成某种负面情绪的宣泄。

再次,大众表达民意的心理。可以说,“恶搞”新闻的终极目的在于“在引起关注的同时也为主流媒体设置议程,以此完成大众意见的表达”[2]。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为“恶搞”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正是通过自媒体渠道,民众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出现了“公民新闻”。公民记者也希望寻求一种新的问题解决方式,即公民新闻——网友关注——传统媒体——形成共鸣——政府介入——问题解决[3]。同样,网络“恶搞”新闻也期望通过类似的路径寻求民意表达的出口,乃至问题的解决方式。

(二)“恶搞”新闻的功能

第一,舆论监督的功能。正是由于上述三方面的社会心理,促使大众乐于制作、传播“恶搞”新闻,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恶搞”新闻对热点新闻事件的关注往往会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如2012年的“毒胶囊”事件,最早由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随后网上关于毒胶囊的“恶搞”新闻迅速流传开来。“想吃果冻了,舔下皮鞋,/想喝老酸奶了,舔下皮鞋,/感冒要吃药了,还是舔下皮鞋,/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制得成酸奶,压得成胶囊,/2012,皮鞋很忙……”类似的“恶搞”新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一方面敦促制药厂能拾起良心做放心药,另一方面使相关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关注事件,解决问题,真正做到阳光执政、透明执政。这样,大众在“恶搞”、娱乐人生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参与社会管理”的述求的表达。

第二,转移不满情绪的功能。比如,在《春运帝国》中,涉及了我国春运当中的一系列问题:售票人员的服务态度差、排队大军拥挤混乱、黄牛囤积车票等。胡戈以周星星这一农民工为主人公,巧妙地运用视频剪辑的方法,将影视作品中的桥段拼接在一起,制作了关于“春运”的新闻报道。当受众观看视频并对此“恶搞”新闻会心一笑时,也将内心对春运的不满情绪宣泄出来,及时“清空”了不良情绪,间接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谐。

第三,影响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正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都有对公众进行“议事日程”设置的功能,为公众营造一个“拟态环境”。而网络媒体,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使传统媒体“把关人”的地位受到挑战。由于自媒体传播的网状化与分众性,使得传统媒体很难对公众进行议程设置,许多突发性的新闻事件也更多地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介进行传播。而且,往往在自媒体上的一些热门话题,很容易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同样,网络“恶搞”新闻在表达社会心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它的高关注度也代表了公众的兴奋点与舆论焦点。这样,传统媒体就可以及时发现“网络民意”,调整议事日程,搞好舆论导向。

三、“恶搞”新闻的负面影响及策略

(一)“恶搞”新闻的负面影响

首先,若“恶搞”的尺度把握不好,容易使“恶搞”流入“滥搞”的泥淖,甚至捏造假新闻。随着网间大量“恶搞”新闻的传播,一些人发现由此可以一夜成名,于是,在进行网络炒作的同时,将更多带有低级趣味的内容杂入其中,以此换取高点击率。如视频“恶搞”新闻“男子上山偷情被发现,跳山后悔挂崖间”(2012),纯属为博人眼球的“滥搞”新闻,低俗无趣。又如图片“恶搞”新闻“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批准西安直辖”(2013),以新闻联播的模式来“报道”,此纯属假新闻。

其次,若不加强网络监管,过度“恶搞”新闻容易引发“网络暴力”。所谓“网络暴力”,是指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2007年底,CCTV播出一则“净化网络视听环境迫在眉睫”的新闻,其中采访了北京某学校的女生,女孩面对话筒说道:“上次我查资料,忽然蹦出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马上把它给关了”。只因这一句“很黄很暴力”,关于张殊凡的视频、图片、恶搞漫画、帖子一夜泛滥成灾;百度贴吧、猫扑网等发起了人肉搜索,对当事人本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再次,新闻“恶搞”与商业利益挂钩,容易染上反文化的恶俗。例如,某些网站受金钱的驱使,竟肆意“恶搞”“红色经典”,将其进行新闻炒作,制作了“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的短片。在这则视频“恶搞”中,涉及到了潘石屹和“非常6+1”这样的名人与名牌栏目,歪曲红色经典形象,甚至还夹杂一些下流的对白。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一些网络媒体为了挖掘产品的娱乐点,不惜“娱乐”经典,这不但是对红色文化的颠覆,更是对历史的一种亵渎。又如“我爸是李刚”事件后,猫扑论坛首先推出了“我爸是李刚”的恶搞造句大赛,以期以此收获巨大的经济利益。

(二)“恶搞”新闻的发展策略

第一,正确对待“正能量”的新闻报道,加强传统媒体的“二度把关”功能。“恶搞”新闻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受众的某种失衡心理。当大众厌倦了大量的正面宣教之后,就会到网络中去寻求能够对之进行制衡的“负面新闻”,并对其进行“恶搞”。而事物总是在平衡—失衡—平衡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着的。长时期地浸染“负面新闻”,大众的心理必定出现失衡现象,于是转而希望通过主流媒体来汲取一些感奋人心、充满阳光的正能量。基于此,传统媒体就要从更为宏观的层面上,引导大众的舆论走向,审慎地进行媒体的“二度把关”。

第二,借鉴他国“恶搞”新闻管理的方法,加大监管力度。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都制定了相当严格的法律制度,以此监管“恶搞”新闻的传播,甚至将信息安全技术列为国防、科研的重点。在意大利,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个名为“网络预警”的部门,为民众提供专门的网络信息过滤服务。这方面,我国政府也正在积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便加大对网络舆情的监督与管理。此外,韩国是第一个实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从2002年起,韩国政府启动了网络实名制工程,为推动其发展多次立法。虽然关于“网络实名制”的话题尚存在争议,但它对我国进一步推进网络安全建设,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第三,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正确对待“恶搞”新闻。绝大部分“恶搞”新闻中的恶搞,都是无恶意的,其中不乏智慧与创新;但也确实存在如上文中所提到的“滥搞”新闻,低俗甚至亵渎经典。面对这些状况,政府一方面要从“硬”的层面加强法律监管,另一方面也可以从“软”的层面来提升公民的文化素养与审美趣味。这样,才能随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使烂俗内容在受众层面上失去“市场”,还大众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舆论空间。

参考文献:

[1]许全亮,单新宇.透视恶搞——关于网络恶搞产生的分析[J].电影评介,2008(19):73.

[2]吴茜.“恶搞视频”背后的话语分析——以<宿舍新闻联播为例>[J].东南传播,2012(3):33.

[3]申金霞.自媒体时代的公民新闻[J].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3):95.

(责任编辑陈佳琳)

On "Distortion" of News in China

CAO Yin (College of Literature,Anshan NormalUniversity,Anshan 114007,China)

Abstract:Nowadays,"Network Distortion" is becoming a wide-spread cultural phenomenon,which challenges the established cultural custom by creating amassivemanic enthusiasm.In particular,Hu Ge,the creatorofamock-buster,playsa leading role in distorting news.Anyway,the"distortion'ofnews in China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Onion News in USA.In China,the distorted news is culturally related to allwalks of life in Chinese people.As far as the popularity ofW e-media is concerned,the"distortion"of news i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 its spreading, which needs the intervention of governments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distortion"ofnews;socialpsychology;agenda arrangement

作者简介:曹银(1982—),女,硕士,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助教,从事新闻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04-22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254(2016)01-0128-04

猜你喜欢
社会心理议程设置新闻
网络流行语“宝宝”的自称功能探析
“互联网+”时代传媒对媒介域“私有化”的应对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如何讲好南海人文故事
浅析大学生仇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