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研究

2016-12-16 20:05刘友多
防护林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景观森林资源

刘友多

(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 福州 350003)



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研究

刘友多

(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 福州 350003)

福建省地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 是我国南方物种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生物多样性明显, 自然生态环境优美, 绿色植物种类繁多,森林景观资源类型丰富, 分布广泛。通过对福建省森林旅游区调查、规划、设计和工作经验的总结,结合制订《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开展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技术研究,为全省范围内各类型森林旅游区(点)的森林旅游资源普查、规划设计调查、森林旅游资源管理调查和开发利用调查做一些必要的技术探索。

森林旅游资源;调查;评价; 福建省

随着福建省森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森林旅游资源的景观价值评价已成为森林旅游调查与规划的热点与难点议题。近年来,国外很多研究机构已经尝试着对国家公园以及其他休闲地的游憩价值进行评估与评价,以作为旅游目的地成本—收益分析的必要组成部分,为景区的政策制定、公园的门票价格制定以及游客进入等问题的管理提供可靠信息。20世纪70年代,北美明确声明风景区政策制定需与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评估与评价工作紧密配合,之后景观价值评价的重要性在其他地区也逐渐被认知。改革开放后,我国森林旅游景区管理体制也开始改革,逐步出现森林旅游景区的经营权转让、森林旅游经营性企业的上市等现象,这使得国内森林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评估与评价也提上了日程。目前国内资料中报道的关于森林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的资料中,尚未有森林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企业标准研究方面的报道。在福建森林旅游资源大省开展森林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技术研究尤其显得意义突出。

1 森林旅游资源调查

按照森林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系统地收集、判别、筛选、分析和勘察森林旅游资源及其相关因素,确定其基本状况、质量等级水平和开发潜力,为进一步建设利用提供依据。

1.1 森林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1.1.1 实地勘察法 调查人员通过观察、踏勘、测量、登录、填绘、摄像等形式直接接触森林旅游资源,获得其分布位置、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结构、功能、变化规律、价值,并通过专业人员的感性判断和客观分析,得出评价意见的过程。

1.1.2 问卷调查法 采用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卡片、调查表等,通过面谈调查、电话调查、邮寄调查、留置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询问访谈,获取森林旅游资源的资料信息。问卷调查要求问卷设计合理、分发收回的程序符合规定。

1.1.3 资料收集法 通过收集森林旅游资源的各种现有信息数据和情报,从中选取与调查项目有关的内容进行分析、预测、统计、研究,以获得森林旅游资源的客观信息。该方法适用于调查区资料较多,且对于森林旅游资源分析有价值的区域。

1.1.4 数据分析法 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森林旅游资源调查主要采用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现代测量技术、物探技术等。遥感技术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位准确性高、所需时间短、费用较少、现实性强等优点。GPS是一种空间定位技术,现代测量技术,用来测定调查区森林旅游资源的位置、范围、大小、面积、体量、长度等,将现代科技手段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森林旅游资源相关数据的调查过程。

1.2 森林旅游资源调查内容

获得森林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地域组合特征、空间结构与分布规律、时间演化规律以及形成环境的情况等。包括单体景观调查内容和区域总体调查内容。

1.2.1 单体景观调查内容

(1)地文资源

a)坡向:景点地面朝向分东坡、南坡、西坡、北坡、东北坡、东南坡、西北坡、西南坡、无坡向9个方位;

b)坡位:分山脊、上坡、中坡、下坡、山谷、平地、全坡7个坡位;

c)母岩:石灰岩、红色岩、第四纪红土、玄武岩、浅海沉积物、一般母岩;

d)地层遗迹:区域结构、地层年代、特殊标准地层剖面;

e)构造遗迹:构造形迹、形成年代、景观特点;

f)岩石遗迹:形成年代、成因、价值;

g)生物化石:出土年代、成因、种类、历史价值;

h)地貌遗迹:成因、特点和意义;

i)灾变遗迹:成因、危害性;

j)冰川遗迹:成因、形成年代。

k)山景:生成原因、名称、位置、体态、大小、海拔、分布特点等。

(2)水文资源

a)江河:名称、位置、发源地、所属水系、季节变化、宽度、长度、深度、流量、流速、水质、河床状况、周边环境、平均坡度、洪水期、枯水期、警戒水位、相对高差、相关设施等;

b)溪流:名称、位置、宽度、发源地、所属水系、季节水量变化、长度、深度、流速、枯水期、集雨区面积、周边环境、是否符合饮用、水质、坡降、相关设施、是否受污染、污染源等;

c)泉井:名称、位置、深度、作用、水温、年流量、水质、是否符合饮用等;

d)地热温泉:成因、温度、主要成分、天然排泄量、利用价值;

e)湖泊(水库):名称、位置、形成时间、集水区面积、涨落水位、形成原因、用途、沉积物、水质、是否有湖中岛等;

f)潭池:名称、位置、深度、形成原因、枯水期、水质、用途、是否有潭中岛等;

g)瀑布跌水:名称、位置、形状、水源、形成原因、高差、宽度、母岩、是否符合饮用、是否受污染、污染源等;

h)湿地景观:规模、名称、位置、形状、组成物质、滩地岩性、海拔高度、最大坡度、坡向等;

j)海湾海域:名称、位置、涨落面积、水质 季节变化、水质标准等。

(3)生物资源

a)古树名木:位置、生境、树种、年龄、树高、胸径、冠幅、冠形及分布特点,是否有保护措施;

b)珍稀植物:种类、分布范围及数量,保护级别,花期、果期、观赏部位;

c)亚热带针叶林景观;d) 常绿阔叶林景观;e) 针阔混交林景观;f) 落叶阔叶林景观;g)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景观;h) 山地矮林景观;i) 灌丛景观;j) 竹林景观;k) 经济林景观;l) 沿海防护林景观位置、面积、树种组成、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分布情况、景观特征;

m)高山草甸景观:位置、面积、草种组成、分布情况、景观特征;

n)奇异花木景观:位置、面积、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分布情况、景观特征;

o)动物栖息地:种类、数量、分布及生境状况及其与栖息地生境的关系,是否为珍稀濒危动物,野生动物引种、驯养繁殖、经营开发利用、影响动物生存的主要因素;

p)物候季相:特殊生物景观。

(4)人文资源

a)园林主题类;b) 古今建筑类;c) 历史古迹类:位置、文化背景、建设年代、规模、景观特色、历史价值;

d)民俗风情类: 地点、内容、形成年代、影响范围、景观特色、文化价值;

e)宗教文化类 :地点、宗教类别、形成年代、景观特色、宗教礼仪、宗教艺术;

f)地方特产类 ;g) 人文活动类:地点、种类、形成年代、影响范围、景观特色、文化价值。

(5)天象资源

a)雪景;b) 雨景;c) 云海;d) 朝晖;e) 夕阳;f) 佛光;g) 蜃景;h) 极光;i) 雾凇;j) 其他天象景观:位置、形成原因、影响范围、景观特色、分布特点。

1.2.2 区域总体调查内容

(1)地文资源

a)调查区域的范围、面积、主要地质地貌形成原因;

b)调查区域的地质、地貌、土层、建设地段承载力;

c)地震或重要地质灾害的评估;

d)具有观赏、科普、游憩价值的特色地文资源;

e)主要地貌的海拔、面积、山势走向、母岩性质、坡向、坡位、平均坡度、最陡坡度、最缓坡度、植被覆盖物以及相对高差等。

(2)水文资源

a)江河湖海的水位、流量、流速、流向、水量、水温、洪水淹没线;

b)江河区水系分布、流域面积、流域规划、河道整治规划、防洪设施;

c)海滨区的潮汐、海流、浪涛;

d)地下水存在形式、储量、水质、开采及补给条件;

e)山区的山洪、泥石流、水土流失等。

(3)生物资源

a)各林种、各类土地的面积和林地权属、各类森林与林木蓄积、森林与林木生长量、森林植物生物量;

b)森林生态功能等级、林冠下天然更新,森林植被、立地类型、生长类型、经营措施;

c)红树林等各类湿地资源;

d)植物种类、区系特点、保护等级等;

e)森林景观类型、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特征等。

(4)人文资源

a)当地民俗:衣食住行、岁月节时、婚育丧祭、社会礼仪、宗教信仰、生产民俗、社团组织、乡民民俗、文化娱乐、生活禁忌、俚语隐语方言、风情典故等;

b)地域文化:八闽典籍、文化名人、福建历史、文学艺术、八闽画派、工艺美术、福建特色盆景、饮食文化、八闽园林、八闽中医、八闽宗教、少数民族、侨乡文化;

c)民间文艺:民间工艺、民间谚语、民间歌谣、神话传说、民间艺人、生活典故、楹联、灯谜等;

d)文化遗产: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手工技艺、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戏曲、曲艺、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等;

e)地方特产:菜品饮食、土特产、工艺品、其他物品。

(5)天象资源

a)日月星光:b) 云雾景观:c) 冰雪霜露:出现的时间地点、规模、持续时间、特殊的气象条件。

(6)森林旅游开发条件

a)基本情况:调查区域地理坐标、四界范围、调查区面积;

b)气候条件:温度条件、光照条件、湿度条件、降水条件、风、特殊的天气现象、年均舒适游憩期日数;

c)森林资源条件:调查区域所属自然区系、主要植物种类和主要植被类型、野生动物种类与分布特征;

d)区域环境条件: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空气负离子浓度、天然外照射贯穿辐射水平、环境噪声等。

e)区域社会经济条件:人口、民族、土地以及工农林牧等产业产值、产量,地方经济特点及发展水平;地方旅游特点及发展水平;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

f)旅游基础设施条件:调查区域内、外部交通情况;内外通讯条件、供水、供电条件、住宿条件、医疗设施、商业设施条件等;

g)不利条件:森林旅游地多发性气候灾害以及突发性灾害、其他不利条件等。

1.3 森林旅游资源调查步骤

1.3.1 确定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调查目的和质量要求

a)调查对象:根据主管部门或业主的要求,按照合同的约定确定调查对象;

b)调查范围:按照合同的约定,调查结果的用途,已确定的调查对象确定调查红线范围;

c)调查目的:对一定区域开展资源普查,建立森林旅游资源档案;为了规划设计开展资源详查;为开发利用实现森林旅游资源资产化开展资源调查,以及其他目的;

d)质量要求:单体景观资源描述力求客观、简洁、量化,面积量算以公顷为单位,精确到0.1 hm2,长度量算以米为单位,精确到整数m。

1.3.2 调查准备

a)确定调查人员组成:一般应吸收森林旅游、林学、环境保护、地理学、生物学、建筑园林、历史文化、旅游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参与,进行专业分工、划分外业调查工作组;

b)准备调查工作:准备各种所需技术资料、准备实地调查所需的设备如定位仪器、简易测量仪器、影像设备等;

c)开展外业调查技术培训:根据本标准的要求,进行技术培训;

d)成立调查领导协调机构:成立调查领导机构、外业联络人,技术总顾问等。

1.3.3 外业调查

a)确定调查方法:根据调查目的和质量要求,按照本标准的规定确定调查方法;

b)收集资料:收集与森林旅游资源单体景观及其赋存环境有关的各类文字描述资料,包括地方志、乡土教材、森林旅游区与旅游点介绍、规划与各有关专题报告等;与森林旅游资源调查区有关的各类图形资料和专题地图;有关的各种照片、影像资料。

c)划分调查小区:为便于各外业工作组分工协作,将整个调查区分为若干“调查小区”;

d)制定调查路线图:按实际要求设置,一般贯穿调查区内所有调查小区和主要森林旅游资源单体景观所在的地点;

e)填写《森林旅游资源单体景观调查表》,对每一单体分别填写一份“森林旅游资源单体景观调查表”;

f)填写《区域森林旅游资源总体调查表》,对每一调查区域填写一份“区域森林旅游资源总体调查表”。

2 森林旅游资源评价

2.1 单体景观资源评价

按照本标准的森林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森林旅游资源单体景观进行评价,评价由外业调查组完成,采用打分评价方法,采用百分制、5级制。

2.1.1 评价体系

a)依据森林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

b)评价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2个级别;

c)评价项目为资源价值、资源影响度、附加分。

2.1.2 计分方法

a)资源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资源要素价值80分,资源影响力20分;

b)附加分中的保护与环境安全,分负分和0分;

c)每一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4档。

2.1.3 评价结果

(1)计分

根据对森林旅游资源单体景观的评价,得出该单体资源综合因子评价分值。

(2)森林旅游资源单体景观评价等级指标

一级、二级、三级森林旅游资源称为“优良级森林旅游资源”;四级、五级旅游资源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a)一级:具有珍贵、独特、世界遗产价值和意义,有世界奇迹般的吸引力的森林风景资源;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83分。

b)二级:具有名贵、罕见、国家重点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作用,在国内外著名和有国际吸引力的森林风景资源;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0-82分。

c)三级:具有重要、特殊、省级重点保护价值和地方代表性作用,在省内外闻名和有省际吸引力的森林风景资源;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0-69分。

d)四级: 具有一定价值和游线辅助作用,有市县级保护价值和相关地区的吸引力的森林风景资源;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39分。

e)五级:具有一定价值和构景作用,有本森林公园或当地的吸引力的森林风景资源; 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20-29分。

此外还有:未获等级森林旅游资源单体景观,得分<20分,从调查登记簿中剔除。

2.2 区域森林旅游总体评价

根据区域森林旅游资源的总体调查内容,结合区域内森林旅游资源单体景观现状与评价结果,对5类区域森林旅游资源的综合评分值进行一次加权计算,计算出区域森林旅游资源的基本质量评价分值。同时,对区域森林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用组合度进行评价。对开发利用条件进行评价。

其他类型调查区域按照森林公园标准评价, 采用GB/T 18005-1999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3 小结

按照主导性、稳定性、类似性的原则,福建省现有森林旅游资源划分为5个主类、28个亚类129个小类。全省已规划森林旅游资源景区景点有174处森林公园、135处自然保护区、9处湿地公园、348个森林人家、117个其他森林生态旅游景区、景点。

[1] 董智勇. 中国森林旅游学[M].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2] 刘友多等. 《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区划与经营技术的研究》.2008

[3] GB/T 18005-1999《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4] GB/T 26424-2010《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5] 刘友多,福建省森林风景资源类型的时空分布及其景观多样化变化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1(6):31-35

[6] DB 35/T 731-2007《福建省森林人家等级划分与评定》

[7] 1962年、1974年、1988年、1999年、2006年、2008年、2013年福建省森林资源清查成果报告

1005-5215(2016)11-0048-04

2016-09-18

刘友多(1966-),男,福建闽侯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旅游规划设计、森林培育、森林资源调查、林业发展规划等工作.

S788.2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6.11.019

猜你喜欢
景观森林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我给资源分分类
《景观平面图》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