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剑 福建省仙游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351200
猪咬尾症的病因与防治
苏子剑福建省仙游县动物卫生监督所351200
猪咬尾症是一种病因繁多的常见病,虽然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是仍会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文中就猪咬尾症的病因及相关预防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猪咬尾症病因防治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观念愈来愈高,政府对养猪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处理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直接导致没有处理粪尿能力的小猪场的逐步淘汰,养猪业也朝着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猪场集约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各种新的问题,猪咬尾症便是其中之一。
1.1饲养管理因素猪是具有争斗和领域行为的群居动物。猪只在养殖的过程中,在不同阶段,需要转移到不同的猪栏内饲养,每一次转栏后,猪群都要熟悉周围环境与饲槽、水槽等设施,如有混群时,还会出现争夺群体优势地位的现象,猪群也会表现得十分活跃,容易出现咬斗情况;猪场日常饲喂的数量和时间突然改变,也可导致猪只的行为异常;个别猪只跳圈或体表创伤出血,由于身上气味不同或血腥味的刺激作用,而造成其他猪只围攻;注射疫苗、称重、运输、换料等均会造成猪受到应激。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诱发猪只表现出攻击行为,猪群内咬斗次数增加,临床常表现为咬尾、咬耳等症状。
1.2环境因素猪群生活需要相对安静稳定的环境,环境突然变化会影响猪群的休息和采食等,使猪群烦躁不安,容易诱发咬尾、咬耳等咬斗行为;当猪群饲养密度过大或饲槽长度不足,饮水设施过少或缺水时,猪会因为争食、争水等互咬;猪在觅食前,会用鼻闻、鼻盘拱掘,然后开始采食,而集约化养殖的猪舍地面多为水泥地面,舍内环境单一,没有可供玩耍和探究的物品,猪群在这种环境中,摆动的尾容易吸引其他猪只的注意;猪舍内通风不良、粪便堆积过多,导致NH3、CO2、H2S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猪舍内湿度过高,温度过高、过低或骤变,光照强度过强或明暗明显不均等都容易引起猪只皮肤发痒、热应激而产生不适感;猪舍地面结构不良,漏缝地板缝隙过大、比例较大,猪群发生咬尾行为也会增加;生长、育肥的小母猪由于相关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也易引起猪群咬斗现象;猪舍周围噪声过大、周边树木及其他挂件随风摆动等,骚扰临近猪舍内的猪群,易引起争斗行为。
猪群在不良的环境中,各种因素不能满足猪只的正常生理机能时,猪群的不适感增强,长期处于兴奋状态下而烦躁不安,就容易诱发猪咬尾症。
1.3健康因素当猪体表有虱、疥癣等引起皮肤瘙痒时,猪为了止痒会到处蹭,吸引其他猪的注意并被舔咬,继而发生咬尾、咬耳的情况;当猪有寄生虫病时,如体内有蛔虫在活动时会刺激患猪而造成不安;当猪只患有胃肠炎、流行性感冒、伪狂犬病等疾病时,也会引起猪群的咬尾行为。
1.4营养因素猪只的生长需要均衡的营养,当赖氨酸、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营养素缺乏,Mg、Fe、Zn. Cu、Co、I、Se等微量元素缺乏或过量时,猪群会产生兴奋、不耐应激等异常表现,会促进咬斗继而咬尾、咬耳现象。日粮中Ca、P不足或比例不当或Mg缺乏,也会提高猪群的兴奋性,促进咬斗。这些问题与饲料、饲料添加剂的配方,饲料的搅拌时间、存放时间长短和是否霉变等均有关系。
猪咬尾症比较容易辨别,常发生在6~8周龄,被咬猪的尾和耳常受伤出血。猪的咬尾症,最初表现为舔食墙壁,啃食槽、砂石、被粪便污染的垫草等杂物,猪群动乱不安,然后转变为咬斗、咬尾、咬耳等。严重的整个尾都会被咬掉,甚至引起感染或败血症死亡。
1)首先,猪舍选址与设计要合理,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提供足够的吃食、饮水和活动空间,满足猪的正常生理、生活需求,必要时安装相关设备,尽量做到温湿度稳定,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2)加强饲养管理,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尽量减少混群次数,减少同圈猪的体重差异。固定喂食与整理卫生时间,尽量减少突发事件引起的应激。加强猪栏巡查,发现咬斗现象,及时制止。
3)提供猪只各个时期所需的全价营养饲料,如一般猪场育肥阶段按小猪、中猪、大猪来区分,更换饲料时要循序渐进,同时注意饲料的存放时间不宜太长,切忌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4)定期做好驱虫保健,规模化猪场要根据当地寄生虫病发病规律,养成良好的定期驱虫习惯。母猪在临产前1~2周驱虫1次;种公猪每年驱虫2~3次。同时也要注意体表寄生虫的驱除,育肥猪在40日龄左右驱虫1周,间隔10 d后再驱虫1次。
5)满足猪的自然行为,给猪群提供玩具,如在圈舍内悬挂铁链条或投放废轮胎供猪群咬玩,以分散猪的注意力。
6)仔猪在出生后,及时断尾、剪獠牙。断尾是防止咬尾行为的有效方法,一般在仔猪离尾根1.5 cm处用钝口剪将尾剪掉,将血管和神经压扁,皮肤压成沟,并用碘酊消毒,该法不出血、不发炎,效果佳。据资料报道,断尾后发生咬尾的仅占0.25%,而未断尾的发生率达6.86%,相差27倍[1]。
7)当出现咬尾情况时,向猪舍内所有猪喷洒猪不喜欢的碘溶液消毒剂。如果条件允许,移走会咬尾的猪和受伤的猪。对被咬猪只的伤口采用0.1%高锰酸钾清洗消毒,涂鱼石脂软膏或紫药水,如有继发感染,可用盐酸林可霉素或阿莫西林针剂肌注进行抗感染治疗。
8)对于名贵猪种和对猪肉品质有较高要求的猪场,可以使用复方中草药,实践验证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复方中药组方:炒酸枣仁650 g、黄芪1 000 g、柏子仁500 g、合欢皮500 g、远志350 g、丹参500 g、茯苓750 g、生甘草250 g、白术500 g。合计5 000 g,粉碎后加入1 000 kg饲料。连续饲喂7~l0 d。功效:补心养血,镇静安神[2]。
猪咬尾症虽然只是小病症,只要及时发现与处理,一般不会出现死亡现象,但是它却是集约化猪场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的猪只饲料转化率降低等问题,给养殖业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值得广大养猪业者注意。
[1]王继虎,李新科.猪咬尾症的病因分析及防控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11):121-122.
[2]周彦飞.秋冬季节猪咬尾症的综合防控[J].猪业科学,2015,32(12):130-131.
B
1003-4331(2016)05-0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