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注释探究

2016-12-15 04:14田从霞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菡萏独立性荷花

田从霞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62-01

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在教学中感到课本上有几处注释令人费解,无法向学生讲明白。现摘录几处,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得到方家的指正。

其一 :七年级上册(2009年3月第1版,2010年6月湖北第1次印刷)第五单元《散文诗两首》中《荷叶 母亲》一文中有这样一句,“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已开满了……”中的“菡萏”,教材注释为“荷花”(见教材126页)。笔者认为此处如果理解为“荷花”,则文意理解不通。作者之意应是“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花骨朵,今晨却已开满了……”所以,“菡萏”在这里应解释为“未开的荷花,即花苞”。 “菡萏”本义确指荷花,如《诗·陈风·泽陂》的“彼泽之陂,有蒲菡萏”和欧阳修的《西湖戏作示同游者》香清画舸浮,使君寧復忆扬州 ”中“菡萏”都指荷花,《现代汉语词典》中“菡萏”也解释为“荷花”,但在本文中仅注释为“荷花” 明显是不妥当的。笔者认为,注释应结合文意来理解,不能照搬工具书。

其二:八年级下册(2009年9月第1版,2011年11月湖北第3次印刷)第六单元《岳阳楼记》里“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句中对“或”的注释为:“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语气。”(见教材203页)依注释,该句话的意思是,“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什么呢?”也就是说作者范仲淹也不敢确定“古仁人之心”,但在下句中作者却明确指出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依照注释,这前后两句便给人矛盾的感觉。笔者认为,“或”在这里若译为“有的人”,此句的意思就是“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有的人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什么呢”。这样,本句就好理解了。

其三:也是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对诗题目中的“之”这样注释:“之,到、往”(见教材225页)。笔者认为,“之” 在这里的作用应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当一个主谓短语充当一个句子成分的时候,在这个短语的主谓之间加一个“之”,其作用就是告诉读者这是一个短语而不是一个句子。取消句子独立性,简而言之就是“之”处于主谓之间时,此句子不能成为完整一句话。而本诗题中“杜少府任蜀州”就是一个主谓句,在这里充当“送”的宾语,所以在中间加了“之”使此句不能成为完整一句话。如果译成“到”,则诗题意语序为“送杜少府到上任蜀州”,句意不通。有人译为“送杜少府到蜀州上任”,但此句又并非倒装句。所以,“之”在这里最恰当的理解应该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上浅见纯属笔者一孔之见,希望引起编辑老师、同仁的关注,不断完善的教材,同时也诚望各位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菡萏独立性荷花
那些最可爱的人
浅论我国非审计服务及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暮春山行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My Good Friend
考虑误差非独立性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估计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组织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