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云斌
【中图分类号】G 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158-01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学生的探究活动是指学生对自然事物的不知,经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象科学家那样自行探究达到认知的过程。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猜测结果——拟定计划——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他要求教师必须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观,使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大大提高,对学生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探究的过程是学生独立的行为。自主的获取科学知识或信息,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谈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探究兴趣。小学生年龄小但他们好动、好奇,只要找准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就能引起共鸣,就有探究的兴趣,只要对这件事感兴趣,就能激起他们对事物的探究欲望。如教磁铁有关知识时,向学生讲秦始皇用磁铁建阿房宫的故事,刺客到阿方宫刺杀秦始皇时兵器被吸住了。通过故事的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有自主探究的兴趣,有主动参与的激情。
营造自主探究的氛围,关键是教师。探究的过程是学生独立的认识过程,要实现这一点,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民主和谐的核心是师生平等,民主教学形成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和谐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性都得到充分发挥,使双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学。民主和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果教师自以为是权威,搞一言堂,学生就不敢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不敢实事求是。因此民主的教学分为不仅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需要,而且还具有深刻的教育性。
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探究
科学探究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我们培养儿童从小象科学家一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也就得从提问题开始,这个问题就是学生探究的目标。只有思想活跃,善于观察的人,才能发现事物变化的蛛丝马迹,提出问题,展开研究。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在教学中要抓住有关内容和有利时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猜想。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大胆去思考,学生猜测后,再进行假设。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是学生在交流中相互之间受到启发,明白提出的问题假设不是凭空捏造的,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如在教学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时,学生认识了各种材料后,提出:你认为哪些材料可以让灯泡亮起来?哪些材料不能让灯泡亮起来,这时学生会积极发言,有的说铁钉、铜片、铝丝、铅笔可以让灯泡亮起来;有的说纸片、塑料、玻璃、木棒不能让灯亮起来,让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去解决。
三、鼓励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容易拓宽学生研究问题的思路,最后的结果也经常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好契机。
在观察探究。观察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有意识的认识自然事物和现象的一种教学方法,观察也是一种能力,它和思维能力有机的结合在意,观察能使学生产生兴趣。观察要做到:善于扑捉时机; 必须认真 ;要系统、全面。.如:种子的萌发。
1、在实验中探究。实验能让学生真正去亲自经历一个科学发现的典型事例,必须让学生“动手做”科学,亲自经历科学,让他们亲自去种、亲自去养,亲自去观察,测量、记录、整理数据、作总结报告、讨论交流、自我评价等。只有让他们亲自做了,才能发展他们的能力,学会科学的方法。如:做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的探究。
2、在思考中探究。学生参与探究的关键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度参与,教师要促进学生的探究参与意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始终关注探究活动中的各种活动,要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形式对获得感性知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整理加工,得出结论上升为理性知识,要鼓励学生大胆用语言描述思维活动和探究过程,始终关注学生思维发展过程,把握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路。如;运用分析综合方法认识声音传输途径的探究。
3、在合作中探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师生、生生合作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交流所产生的效应远远大于教师的单项传授,合作能增加学生的情感和语言交流,合作能增添课堂教学气氛,合作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合作能培养尊重他人意见和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科学精神。
四、把探究延伸到课外
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是无止境的,不仅仅在课堂上,还要延伸到课外。不要以原来的课堂教学模式来约束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课堂,打破书本的界限,打破课堂四十分钟的界限。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如:学生赴扼腕生物这一单元,可让学生你去种种花草,蔬菜,有条件有机会的养养蚕宝宝,小动物,让科学探究有课堂走向更广阔的课外空间,有教师扩展到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相结合。让学生的科学探究逐步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使学生在课外探究活动中成为真正的小主人,让学生在斑斓的世界中掌握科学知识,是提高学生素养的教育目的得以实现。
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应注意的问题
应给学生探究活动提供足够的参与条件。教师要精心准备好探究的实验材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准备活动,这样一来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给与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必要条件,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是必须充分考虑到的。
六、处理好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在科学探究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因为小学生的认识水平等方面有限,因此教师要亲自介入。并认真观察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随时随地地掌握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对活动的状况及时做出判断,并决定应采取的指导策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指导的过早过多,就会阻碍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而教师指导的过晚过弱,就会让学生过久的处于无助的状态。所以,在探究活动中要特别强调教师在指导上做到适时和适度。
总之,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提高探究质量为己任,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 创造良好的自主探究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使他们能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真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自主的获取科学知识,增长才能,从小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全面提高小学社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