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礼,我们的抗战老兵

2016-12-15 05:12孙晓青
军营文化天地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生父远征军老兵

文/孙晓青

敬礼,我们的抗战老兵

文/孙晓青

《站在历史的天空下》

傅晓方著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一个有故事的女儿——傅晓方。

一段不寻常的旅程——寻访和挖掘父辈抗战的故事。

就凭这两点,我为自己写作《站在历史的天空下》之读后感,选择了一个关键词组:表达敬意。

傅晓方是一个传奇。同为“50后”,我们这一代人有着大体相同的经历,既见证了共和国的气象万千,又经受了“文革”中的风风雨雨,当然每个人的个体命运并不相同。晓方16岁投身军旅,靠勤奋、坚韧、干练和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在同年兵中脱颖而出,23岁即升任一所野战医院的副政委,20世纪70年代末还参加过南国边境的自卫还击战。后来考入武汉大学攻读法学硕士,成为“校园里的女中校”。即使转业乃至退休后,她仍能在新的岗位上和新的生活里活出精彩。

另一个异于常人之处,是她的独特身世。

这个奇女子有两个爸爸:生父是抗战将领,养父是红军干部。而将两个家庭联系起来的,却是一场悲剧:母亲为女儿的降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面对3个年幼的孩子和1个待哺的婴儿,戎马半生的父亲一筹莫展,委托医院妇产科主任何佩瑶给新生的孩子找个好人家。何主任马上想到医院政委傅培章。傅培章和妻子都是老红军,妻子在延安的一次手术中丧失了生育能力,两人婚后一直没有孩子,如今有何主任牵线,自然高兴地收养了这个女婴。晓方自此随养父姓氏,有了一个新家。

从长征路走进新中国的傅培章夫妇善良通达,不仅对晓方视如己出,呵护有加,而且在送她当兵的前夜,毫无隐瞒地将她的身世和盘托出。晓方这才知道,原来他还有一个爸爸,名叫段国杰,曾是国民党抗战将领,1949年率部起义加入解放军,后转业地方,“文革”前任湖北省交通厅副厅长。晓方懵懂地记得,养父当时对她说:你的共产党爸爸和国民党爸爸都是军人,都曾为抗击日寇而浴血奋战。

也许,16岁的晓方尚未完全领悟养父的良苦用心,但她在人民军队的历练成长却没有让两位爸爸失望。很多年后,随着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增加,尘封的历史展现出别样的光彩,她对生父的抗战经历及其人生价值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敬仰。

段国杰不仅是一名出自寒门作战英勇,从士兵、排长、连长、营长、团长一步步晋升直至师长的布衣将军,更是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参加过淞沪战役、韶关战役、昆仑关战役的抗日英雄。尤其在著名的滇西大反攻中,他作为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二军七十六师二二八团团长,率部强渡怒江,在仰攻高黎贡山的大尖山战斗中负伤;伤愈后追歼日寇进入缅北,带领先遣团攻占日军新腊戍高地,切断了中印公路,为盟军全面光复缅甸立下战功。

晓方产生了为生父做点什么的强烈愿望。其时,养父和生父已于1993年和2000年相继过世。她所能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多方收集历史资料,并和军旅作家陈立华一起,踏访生父征战过的昔日战场。2013年8月,陈立华创作的记录段国杰将军征战的纪实文学《血胆》出版。

只因走进生父的历史,才知道中国远征军的存在竟是那样惨烈和悲壮。本以为可以用《血胆》告慰生父的傅晓方,却好像背负起更加沉重的责任。她开始热衷于为远征军老兵办实事的公益活动。2015年4月,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远征军及抗战老兵的后代,组成“新远征队”,踏上“重走滇缅路”的漫漫征程。这中间,就有晓方活跃的身影和追思的眼睛;而这本随笔式的散文集,便是她记录此行所见所闻所思的心血结晶。

在这里,晓方用质朴的文笔书写着沿途见闻:同古、仁安羌、曼德勒、惠通桥……这是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留下惨痛记忆的伤心地;腾冲、龙陵、松山、芒市、畹町、腊戍……这是1944年滇西大反攻时远征军收复国土驱逐日寇的进军路。跨越70年的历史时空,两代人的足迹在滇西缅北的红土地上完全重合,两代人的心灵更在晚生对前辈的景仰与敬礼中高度契合。

踏访旧战场,寻觅当事人。每到一地,晓方他们总要拜会和慰问幸存的远征军老兵。书中记载的20位健在老兵,平均年龄超过90岁,已是风烛残年。尽管晓方的描写略显单薄,但仍能从中读出那一代人所经历的苦难以及他们保家卫国的情怀。其中,有这样几个细节震撼人心,过目难忘:

旅居缅甸的老兵翁裕邦,已近老年痴呆。晓方采访他的时候,他因为反应迟钝常常答非所问,可是当儿子用缅语在他耳边为他“翻译”时,老人突然大声训斥儿子:“我是中国人,和我说中国话!”

南洋机工罗开瑚,讲到在滇缅公路上运送援华物资的沉重代价:一次,被日军飞机炸断的大树直接砸中战友周开定的驾驶室,周开定被压在方向盘上当场牺牲,汽车的喇叭声终日在山间回响,直到电瓶里的电被耗尽。

老兵罗光美珍藏着一枚印章戒指。当年攻打松山的时候,每隔几天要在长官那里盖印,算是清点人数。罗光美和两个云南兵关系最好,3个人每次见面也要互相在衣服上盖印,以示“我们还活着”。后来这两个兄弟离开了,盖印的战友越来越少……

感谢晓方,如此细节格外传神。

就文学创作而言,这本书也许价值不高,但是作为亲历者的后代挖掘和整理的父辈抗战故事,却有着独特的史料价值。本书涉及面很广,几乎涵盖了中国远征军对日作战的诸多方面。从战场分布到战役要点,从中国军队到驻缅盟军,从滇缅公路到驼峰航线,从筑路民工到南洋机工,围绕滇缅公路这条线,晓方他们用自己的行走串连起整个事件的点点滴滴。虽然未能反映出战争全貌,但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真实的细节,再现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人物情感和民心所向,因而弥足珍贵。

更有意味的是,晓方是人民军队的女儿,被红军爸爸抚养,受部队教育多年,她的这本书,与其说是一个女儿对生身父亲的祭奠,不如说是当代军人对抗战前辈的礼赞。

晓方的书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在生父战斗过的大尖山祭奠时,对当地干部说:“如果当年没有当地百姓的支持,战争那么惨烈,是不可能有后来的胜利的。”此话绝对真诚。

2014年1月,为拍摄反映滇西大反攻的5集纪录片《腾冲腾冲》,我随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的一个摄制组奔赴腾冲。一个多月的实地采访,我的感受与晓方不谋而合。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战争始终像一头怪兽,制造灾难,吞噬生灵,毁灭家园。面对这头怪兽,人民既是苦难的最大承受者,也是最终赢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正如毛泽东所言:“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在这里,民众不是一个空泛和抽象的概念。就滇西战场而言,民众是那些倾其所有将鸡鸭鱼肉瓜果菜蔬全部供应远征军的一座座村庄、一个个农户;民众是那些翻越高黎贡山为前线运粮,再冷再饿也不动军粮最终倒毙路边的男人和女人;民众是那些冒着全村被杀的风险也要把因飞机失事而跳伞落到自家院里的美军飞行员安全移送盟军的普通村民;民众还是那些站在自家房顶遥望盟军战机炸毁日寇堡垒、远征军攻占日军阵地而欢呼雀跃的“战场啦啦队”,当然,民众也包括那些毁家纾难志在报国的知识分子、开明士绅、华侨巨商、南洋机工等各界人士。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次抵御外侮的战争,像抗日战争那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抗战。

抗日战争之初,依据双方国力军力的比对,日本提出“3个月灭亡中国”的目标,蒋介石在查询了当时的国力储备等数据后,认为可以支撑6个月。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都错了,因为他们对双方力量的比对,都没有把中国民众的力量计算进去。相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却看到了民众的力量,提出了打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和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主张。事实上,一些国民党将领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腾冲战役取胜后,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就曾这样概括胜因:“半是将士用命,半是民众支援。”

这,大概也是晓方的两个爸爸的共同感受。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喊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振聋发聩的声音。正义,讲的是道德道义;和平,讲的是理想愿景;人民,讲的是行为主体。三个必胜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三个层面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而最后的落脚点,正是我们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确立的坚定信念:人民至上!

谨以此文献给战友傅晓方的两个爸爸,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经历过抗日战争的前辈军人。★

(作者孙晓青为解放军报社原社长)

责任编辑:王前

猜你喜欢
生父远征军老兵
欧洲远征军联合部队峰会
致生父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
老兵笑了
老兵
中国远征军汽车兵陈文的传奇经历
生日一过,老兵就要走了
英国女子与失散28年生父重逢
中国远征军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