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6-12-15 13:08文/秦
财会学习 2016年21期
关键词:行政规范事业单位

文/秦 静

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文/秦静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体系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必须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分析,给予风险管理,落实制度体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逐渐突出,但是在具体管理阶段存在内部体系不健全的现象,严重影响体系的后续建设。本次研究中以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建设现状为基础,结合具体情况,对内控管理举措进行分析。

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建设问题;完善措施

内部控制指的是单位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经济资源的完整性做出的一系列协调活动,包括: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等。在具体管理阶段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掌握经济活动之间的联动关系,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控制方式。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按照管理系统的要求对其进行落实。

一、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建设必要性

(一)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出的进步,在发展阶段,对企业发展前景有更高的要求。内部管理系统是管理措施落实的重要载体,随着可持续发展体系的不断深入,必须以创新设计为基础,明确创新发展的政策需求。在社会创业和鼓励发展阶段,考虑到市场经济体系的具体要求,在促进社会转型发展阶段,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进行内控建设。

(二)增强企业内控体系的规范性

根据企业现有内控管理目标和体系的具体要求,需要掌握规范处理的重点,按照指标要求对其进行落实。从内控已有管理规范可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对于评价报告有严格的要求,需要对涉及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开展有针对性的内控体系建设,进而推动内部控制模式的落实[1]。

(三)提高规范执行结果

企业发展本身具有成长规律和管理特点,在成本预算、组织框架和信息基础分析阶段,要对差别化特征进行了解,从制度层面入手,提升规范执行结果。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能为各项制度体系建设提供引导,适用范围更广。

二、企业内部规范体系建设现状

针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特殊性,在实践阶段对工作人员自身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对规范体系建设要点进行分析,按照建设要求进行。以下将对企业内部规范体系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一)已有的治理结构不合理

当前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法人治理结构等,但是多数企业存在产权不清晰以及缺乏有效准则的现象,考虑到权责体系的具体要求,必须对职权执行方式进行分析,从具体情况入手,完善治理结构。但是在实践阶段存在治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对内部控制体系缺乏了解,增加了管理难度[2]。

(二)内控制度不合理

内部控制制度在对企业建设有重要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要具备完善的内部管理基础,按照制度体系要求进行落实。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内控体系不完善的现象,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的情况时有发生,直接对企业管理造成影响。部分管理者对会计工作缺乏了解,制度形式执行起来难度比较大,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厉性。

(三)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企业内控管理机制比较特殊,存在底子薄、规模小和资金不足等现象,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明确目标,适当增加利润。在内控管理阶段,对管理层来说风险控制至关重要,要掌握风险类型,明确工作重心。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对风险体系缺乏有效的控制,没有设立专业管理和控制部门,内部管理失调,导致企业整体管理成效比较低,增加整体管理难度。

(四)执行力度不够

对于当前存在的各个规范体系,为了提升建设形式的优势,要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对理论形式进行分析。此外现有的控制制度仅存在表面,导致制度实施存在难度,针对具体工作形式的具体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对引导模式进行分析,如果仅重视编制出台体系的落实,忽视了内控建设的执行,必然会导致执行难度大。

三、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建设措施分析

企业内控管理系统本身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其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结合规范体系的具体要求,按照指标要求进行落实。以下将对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建设措施进行分析。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法人在治理过程中需要掌握核心体系的具体要求,中小企业要以现有治理结构为基础,从现有立场出发,完善治理结构。有条件的企业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责任,对工作人员自身进行适当的引导,建立系统的制约机制,规范整个决策流程,将职权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各项经济业务要按照流程要求进行处理,按照检测系统的要求进行落实,提升管理理念,将管理措施落实到实践中。此外,为增强操作指导,在企业内控规范下,以指引和讲解的形式提供实务指导,推荐合适的方法和工具[3]。

(二)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考虑到制度形式的特殊性,在内部环境完善过程中,对内控机制有严格的要求,管理者要提升对制度体系的认知。尤其为,只有是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管理者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相关制度形式得到有效的执行。管理者要创新管理理念,变革经营管理模式,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培养,为企业内控制度的实施和落实奠定基础。此外不同等级的工作人员必须明确自身职责所在,避免高级工作人员出现交叉任职的现象。董事会的核心控制作用起到关键性作用,必须对重大经营活动的决策进行分析,避免出现权利随意行使的现象。为了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只有优化内部环境,才能对体系建设引起重视,保证内部环境的协调性。

(三)强化内部监督

企业内部监督形式的落实对体系建设本身起到调控作用,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控制机制的非常形式。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评价可以协助管理者完整目标。中小企业要做好内部监督工作,以持续有效的监督体系为基础,对个别案例进行评估和分析。企业需要设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由专门机构或者工作人员对工作内容进行审查。考虑到各级管理者财务活动落实的重要性,监督系统需要突破原有局限性因素的限制,明确内部审计的具体范围。此外考虑到其他类型经营管理活动的要求,要将活动内容延伸到其他经营管理中,以控制系统为基础,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企业各个岗位授权批准制度的监督,及时发现已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对企业的管理和内控工作提出改进建议,进而帮助企业实现控制目标[4]。

(四)发挥系统组织的最大化作用

1.会计系统

建立系统有效的会计系统符合企业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在控制阶段,必须对会计责任和控制体系进行分析,按照系统要求进行落实。在进行制度会计设计和岗位设定的阶段,要综合考虑企业所有经济业务,对企业和其他部门以及管理活动进行分析,掌握财务处理规定形式的具体要求,对系统要求内容进行落实。

2.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对企业内控体系的建设和落实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管理流程比较复杂,企业内部会存在信息流通不畅的现象,很难应对市场变化速度。因此在实践阶段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制度,以传递系统为基础,让企业管理层能了解企业当前运营管理现状,及时做出判断,采用有效的预防性措施。针对各项控制体系的特殊要求,企业员工要清晰的认识到内控制度和体系应该承担的责任,在执行阶段,保证信息的通畅。

四、结束语

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建设对企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要从应用现状入手,结合基础建设要求,做好体系建设工作。针对已有的治理结构不合理、内控制度不合理、执行力度不够、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等现象,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强化内部监督、发挥系统组织的最大化作用等方面入手,进而提升企业内控建设能力。

[1]赖锦玲.我国中小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现状及建设思路[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08(12):60+88.

[2]李珩.我国中小企业内控体系现状分析及建设对策[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3(01):41-42+49.

[3]缪艳娟,杨雄胜,王则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进程·效果·建议——来自江苏企业的问卷调查研究[J].会计研究,2014,01(12):71-78+95.

[4]陈美丽.中小企业内控研究——基于温州中小企业实证调查[J].企业研究,2012,14(01):41-43.

[5]蒋永康,朱冬林,潘丰.我国中小企业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管理工程师,2012,06(12):34-38.

(作者单位:安徽天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上接(第237页)通过翻阅之前风险记录的方式来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风险。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风险控制工作开展的情况,结合单位所要面临的外部环境,对风险的等级进行划分,明确风险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趋势,明确如何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将风险量化、动态化。对风险进行评估,不仅要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情况入手,同时还要将风险评估切实的落到内部控制全过程当中,通过这些方式来完成风险分类、风险分级。通过科学评估的方式来控制风险环节,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别以及不同的风险等级来做出相应的应急方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三)提升信息化水平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构建信息化共享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将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以及单位负责的各个项目、业务相互连接。定期的公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情况,不同部门之间相互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分享网站。因为内部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未来发展、内部结构都有较大的影响,所以也要定期的将内部控制开展的情况公布到信息公示栏当中。

(四)完善监督管理工作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构建内部控制监督小组的方式来督促其内部控制的正常进行,每隔一段时间对单位内部控制开展的情况进行评定与审核,找出一段时间内工作开展的不足之处。利用评价定级等方式,对没有完成任务目标的部门或者个人,进行记录。对成功完成任务目标的部门或者个人,可以适当的给予奖励,并对这两类部门与个人进行登记划分与登记评定,长期不能完成目标的,可以适当给予一些惩罚。

三、结束语

上文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情况出发,先提出了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分析了问题的解决方式,希望可以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更好的开展。

[1]张岚.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问题的思考[J]. 商,2015,25:46.

[2]陈艳,于洪鉴,衣晓青.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框架研究——基于AHP与FCE的视角[J]. 财经问题研究,2015,09:72-79.

[3]张静. 对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0:48+45.

[4]赵平.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构建探讨[J]. 当代会计,2016,05:60-61.

[5]吕杨. 基于COSO框架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问题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4:56-58.

[6]孟东辉. 对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思考[J]. 财经界(学术版),2014,06:145-146.

(作者单位: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猜你喜欢
行政规范事业单位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