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中国的乡村童话

2016-12-15 08:38耿国彪
绿色中国·B 2016年5期
关键词:主人家黄岩手艺人

耿国彪

在北京盛夏的酷暑中,人的内心很难和绽开的荷花一样袅袅婷婷,闷热让人不得不把自己蜷缩在空调房里,以书偏安。

手里拿着一本刚刚出版的新书《打捞沉船——天台老手艺寻踪》。游走在作者的字里行间,我的心渐渐沉静下来,窗外的暑热和蝉鸣也渐弱渐远。

《打捞沉船——天台老手艺寻踪》是一本记录浙江天台一带手工艺人和工艺流程的书,图文并茂,使人可以轻易进入乡间日益势微的手工艺传承。

五千年的中国是乡土文明的传承。乡土文明最大的特点是高度稳固的熟人社会,大家彼此熟悉,互帮互助,多数信息都建立在熟人介绍的基础上。而每一个地区按照气候与物产,都会出现相应的手工产品和手工艺人。像龙泉宝剑、醴陵釉下彩瓷、婺州窑、兰州拉面、东阳木雕、苗族刺绣、苗族银饰等等,都将产品和地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我出生的地方在河北。小时候经常可以看到木匠、铁匠、烧窑匠、剃头匠、锔锅锔碗匠走街串巷招揽生意。这些艺人有的出自本村,有的来自邻村,都是五里八乡的,彼此叫得出各自的名字。他们大致都有自己的生存范围,一个村一个村地走,过一段时间再重新走一遍。由于时间久了,彼此熟悉,很多人都会放心地把自己需要修理改装或打制的物件交给他,去干别的事情。一般到了晚上或第二天,手艺人就会把完好的东西送到家里。可别小瞧这一份信任,在大多数家庭都是家徒四壁的情况下,一件铁器或一件家具可能在一个家庭的财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是一种多年沉积的信任。一个外来的手艺人,很难一下子打破这种信任,获得生意。

手艺人的生意大多是流动的,走东家串西家,手艺人也因此有了一个形象的称谓“吃百家饭的”。他们遇到大的生意一般会住下来,由主人家提供一日三餐。遇到主人家厨艺好的,手艺人就格外卖力,一定要将自己最好的状态拿出来报答主人家。

手艺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手艺人的行走也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不同的只是由张家到了李家,由王村到了赵村。手艺人的每次行走都会收获一些家长里短的故事,作为日后炫耀其从艺历史的谈资。

手艺人是用手艺换饭吃,要养家糊口。自然手艺越好生意就越多。而这时的手艺和艺术无关,手艺人下功夫的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刀要锋利,桌椅要稳当,砖要烧得结实,只有那些吹糖人的不同,他们要讨小孩子欢心,才能掏出他们手心中攥得紧紧的硬币。

小时候,我最喜欢锔锅锔碗的匠人。不是因为他们敲打锅碗的清脆声音,而是因为这些匠人的手法拿捏。锔碗是技术活,小小钻头手工钻孔,既不能浅也不能深,浅了无法将钢钉嵌牢固,深了就会钻透碗壁“偷鸡不成蚀把米”。一个碗的裂纹视深浅长短而定锔几个钉,订好后再抹上防漏的白石灰。小时候觉得锔碗时的打孔和抹灰莫测高深,此时锔锅锔碗匠高度专注,好像手中的瓷碗在他的注视下变成了透明的物质,可由他任意行为。

看着《打捞沉船——天台老手艺寻踪》的各个章节,心中五味杂陈。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乡土中国正在节节败退。学一门手艺可以安心生活一辈子的经验已经被科技发展的洪水猛兽一口吞下,不能再指导下一代了。像锔锅锔碗这样的老手艺、老行当不仅日暮黄昏,而且大有消失的危险。

或许是《打捞沉船——天台老手艺寻踪》唤醒了我儿时的记忆,或许是乡土中国的手艺人都尊从同一个信条,翻看《打捞沉船——天台老手艺寻踪》中每一个艺人和手艺都感觉十分亲切。从竹、木、棉、布、草、金、银、铜、铁、石、泥、漆、彩、茶、药、书等关于手艺和艺人的记载中走过,我更像在品读儿时一篇篇色彩缤纷的童话故事。这故事中有创世纪的传说,有牧童的柳笛,有小溪流水,有杏花春雨竹林江南。日子像流水一样冲洗着记忆的最深处,那些在时光中一遍遍被打磨出光亮的老手艺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让人望见诗意的远方。

感谢这本书的作者陈舟宝先生。他用十多年的时间,奔走于天台的乡间,像找寻多年失散的亲人一样将一个个被时光洗白的手艺和手艺人找到,并完整记录下来。追潮流容易,回溯时光难呀!这其间的辛苦和艰难,恐怕只有陈舟宝先生自己知晓。

天台县我没有到过,但十年前曾去过与之紧邻的黄岩。在黄岩,我虽品尝到了黄岩蜜桔,但没有看到《打捞沉船——天台老手艺寻踪》中记录的老手艺。这其中有我来去匆匆的原因,恐怕更多的还是因为天台更加偏远或者说距离乡土中国更近。

这些老手艺会不会消失?我无意探寻。恐怕会有一些像锔锅锔碗的手艺因为时代的进步物质的丰富而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但更多的手艺比如织锦、扎染、首饰等等还会长期的延续下去。尽管这些手艺的受众可能越来越小,但它不会消亡,就像十年前我从黄岩带回北京的竹凉席,细腻而平滑,触手如同微风拂来。十年后的今天,我躺在上面还能听到竹节声声中摇曳的清凉。

猜你喜欢
主人家黄岩手艺人
朵云书院黄岩店
A new beginning
好桶与破桶
黄岩
维吾尔族手艺人
累并快乐的手艺人
黄岩富山佛手瓜及其栽培技术
手艺人
如此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