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丹
今年 3月 30日,是我担任古台山林场党委书记的第二天。刚上班,一位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妈妈提着一袋鸡蛋走进了办公室,当听说我的前任杨立人书记调走了,老人家急得直掉眼泪。原来老人家年轻守寡,含辛茹苦养大两个儿子,通过招工成为了林场职工。眼看着苦尽甘来,大儿子却遭遇车祸瘫痪在床,家里欠下巨额债务,儿媳撇下3岁的孙女出走了。一家人靠着小儿子外出务工维持生计。这些年,大儿子几次寻死未遂,老人家也多次生出过轻生的念头。一家人眼看就撑不下去之时,国有林场改革来了,杨书记亲自帮忙核实身份落实政策,现在老人家拿到了退休工资,两个儿子解决了养老保险,最近40岁的小儿子还找了对象。老妈妈跟我说:“感谢改革啊!感谢杨书记!我们一家人可以好好地活下去了!”
说实话,提拔来古台山林场当书记,我是很不情愿的,这里是号称“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地方,这里总面积和人口还不及之前工作乡镇的五分之一,我觉得在这里没法施展自己的抱负。但那一刻,老人家含泪的笑容、憧憬的眼神,令我心里悄然升起了一种紧握接力棒的使命感。
接下来的1个多月时间里,我走遍了林场的每个角落,老乡们给我讲起了一桩桩关于改革的事情,他们的字字句句中都透着对改革的感恩、对干部的认可。
谁曾想,古台山林场在改革之初就触礁搁浅了。因为多年统计上报的数据不一致,核定的改革职工人数只有1508名,这就意味着有381人将失去职工身份。当时整个林场炸开了锅,几百号人围在机关,情绪异常激动。而林场党委向上级报告时,省、市、县没有哪一级相信。怎么办?杨书记向大伙儿许诺:“我们就算不吃不喝不睡,也会帮大家把身份给找回来!”从那天起,林场所有的干部都实行责任包干到人,挨家挨户上门核实情况,反复去各级各部门查找资料,再三向在林场工作过的老干部请教。万家灯火下,干部们在查档案,阖家团圆时,干部们还在找人。无数次晨曦载着雨露,无数次黄昏披着霞光,一次次的寻找,一遍遍的整理。半年后,当整整四麻袋的资料运到省厅时,当看着杨书记和几位同志疲惫的面容、通红的双眼,省厅的领导们感动了,立即组织队伍再次核查。最后,根据有效的资料,上级认定古台山林场职工人数1889名,381名职工的身份终于找了回来!风雨兼程的足迹,展现出为民的情怀;坚定不移的步履,迈向了人民的期盼!
古台山林场改革中还历经了很多困难,当我翻看着那几十本记录得密密麻麻的工作笔记时,我觉得每一本都是一部改革史,其中的每一个逗号,就是一段崎岖的山路;每一个句号,就是一次待发的停留;而每一个感叹号,绝对是一项项改革的成果!看着堆积如山的资料,听着感人至深的故事,我的心平静下来了,我感受到了古台山的精神,我看到了林场的明天,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如今,改革给林场安装了发展引擎,古台山人建设的热情如火山喷薄而出,基础设施建设以一抵十的速度进行,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生态文化快速形成,古台山的面貌,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巨变。
改革,让我爱上了古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