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用药:应对“止痒药”副作用

2016-12-14 13:09杨勤萍
大众医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体重增加斯汀组胺

生活实例

小王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平时上班从不迟到早退,对待工作认真负责,领导对其非常满意。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小王开始每天早晨迟到,上班精神恍惚,总是出错。原来小王病了,每天晚上睡觉前开始发“风疹块”,夜里奇痒无比,影响睡眠,而且越抓越痒,越抓越多,到了白天却又一点事情都没有。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荨麻疹”,给她开了一些“止痒药”。

小王上网搜索后发现,这“止痒药”不良反应可真不少,嗜睡、体重增加、心脏毒性等,吓得小王不敢吃药。近日,她的症状越来越重,每天晚上都无法正常休息。无奈,她只好再次就诊,医生听完她的述说后,说道:“止痒药”的确有一些副作用,但是,只要规范用药,副作用还是很小的。小王听后,当晚回去开始遵医嘱服药,很快她的荨麻疹得到控制,又能够像以前那样认真工作了。

规范用药:应对“止痒药”副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 缪 盈 杨勤萍(教授)

通常,人们所说的“止痒药”其实就是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抗组胺药。组胺在各种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和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组胺是引起急性、慢性荨麻疹的主要介质,能引起荨麻疹所有的病理表现,如红斑、风团、瘙痒等,并且是引起瘙痒的主要介质,可直接刺激感觉神经末梢。

临床上,根据其和组胺竞争的靶细胞受体不同,将针对组胺的抗组胺类药物分为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两大类;根据有否中枢镇静作用将抗组胺类药物分为嗜睡性和非嗜睡性两大类。由于抗组胺药物有一些副作用,因此,患者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提高警惕,防范不良反应发生,以维护身体健康。

副作用一 嗜睡反应

第一代抗组胺药(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中枢神经活性强,受体特异性差,有明显的镇静和抗胆碱作用,表现为安静、思睡,精神活动或工作能力难以集中。因此,第一代抗组胺药又称为镇静性抗组胺药。

对策:鉴于第一代抗组胺药有嗜睡作用,故高空作业、驾驶员、机器操作人员慎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必须使用抗组胺药时,可选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临睡服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具有H1受体选择性高、无镇静作用、抗胆碱作用与抗组胺作用相分离的特点,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少,故第二代抗组胺药又称为非镇静抗组胺药。注意,第二代抗组胺药中仍有一些药物,如西替利嗪、氮卓斯汀、阿伐斯汀存在轻度嗜睡等中枢反应。

常用抗组胺药

第一代抗组胺药 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80年代前为第一代,包括苯海拉明、异丙嗪、曲吡那敏、去氯羟嗪、氯苯那敏、酮替芬、美喹他嗪、赛庚啶等。

第二代抗组胺药 80年代后为第二代,包括阿司咪唑、特非那定、氮卓斯汀、氯雷他定、阿伐斯丁、西替利嗪、曲普利啶、依巴斯汀、左卡巴斯汀、依美斯汀、咪唑斯汀、奥沙米特等;

现在也有把用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的活性代谢产物制成的药物,称为第三代H1受体拮抗剂,如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左西替利嗪等。

副作用二 心脏毒性

第二代抗组胺药有一定的心脏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和各种心律失常,严重者会引起猝死。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阻断心肌复极化过程中一个或多个钾离子通道所致,尤以第二代抗组胺药中的特非那定、阿司咪唑较多。

对策:第二代抗组胺药的心脏毒性与药物的超大剂量,配伍不当,以及患者合并有心脏疾患和电解质紊乱有关。因此,患者必须严格遵照药物推荐剂量使用,不得超量,以免药物代谢异常,血药浓度升高。老年人、肝肾功能不良者、有心脏病,特别是心律不齐的患者,应减量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或者改用其他药物。

副作用三 体重增加

临床证实,第二代抗组胺药中的阿司咪唑、氮卓斯汀、酮替芬可刺激人体食欲,导致体重增加,发生率分别为3.6%、2%~3%、1%~2%。该类药物在抑制皮肤黏膜内H1受体的同时,还可抑制胃幽门部的H1受体,导致胃排空时间缩短,致使食量增多而体重增加。注意,这种作用在不同的个体之间有较大的差异。

对策:由于体重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进食量增多,所以,需要长期服用该类药物的患者,应了解本类药品有此种副作用,并注意在服药期间适当控制进食量。

副作用四 其他

第二代抗组胺药常见不良反应还有镇静、乏力等,少数有烦躁、失眠。其次为消化道反应,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不适、便秘、腹泻等症状,随着药物使用时间延长可减轻或消失。此外,第二代抗组胺药中的抗胆碱作用,还可引起口干、视力模糊等症状。

对策:对症处理。

总之,患者出现过敏性疾病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止痒药”,以降低不良反应,达到治疗疾病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病情较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不同类型的抗组胺药,以提高疗效。

第二代抗组胺药禁忌用药

第二代抗组胺药,如特非那定、阿司咪唑等需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代谢,故禁止与干扰肝脏药酶代谢系统的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合并使用;避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氯卡尼)、钙拮抗剂(如普尼拉明)、镇静催眠药(如水合氯醛)等合用。

患有QT间期延长或房室传导阻滞等各种心律失常的心脏病者,以及电解质紊乱者禁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第二代抗组胺药。

猜你喜欢
体重增加斯汀组胺
戒烟后体重增加问题新机制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的影响
社会版(十一)
凯帕斯汀《变奏曲》的特点及启发
评价3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
炎琥宁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
依巴斯汀联合胱氨酸、卤米松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粉中组胺的含量
贾斯洒的导盲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