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薇
从事新闻业,会议报道必可不少,怎么让枯燥的会议变成出新出彩的报道,可以说,是每个记者都面临的问题。在笔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里,笔者参加了数以百计的会议,参加了十几次省、市两会报道,笔者认为,会议新闻其实是一座等待细心挖掘的“金矿”,需要有心人去“陶冶”。
一、从“会海”中捞“活鱼”
初学新闻写作,都会专门学到会议新闻,相比较深度报道,会议新闻也是新闻稿件中比较容易、有固定模式的一种,通常文章都不会太长,并且有较为充实的会议材料,文章的确不难写。
但是,表面上看来最好写的会议新闻,要写出新意,让读者喜欢,却并没有那么简单,笔者参考发现,耐人询问又好看的会议新闻,都是“少、短、新、深、活、精”,注重会议的内容而不是其形式,从会议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换言之,就是从“会海”中捞“活鱼”。
对于记者来说,一个自己都没听懂的会议是不可能变成好看的会议新闻的,因此,记者首先要吃透会议精神,了解会议的背景,不求全面,择要而写,将会议分析、清化,选择最主要、读者最关心和与人民利益相关的新闻事实做突出报道,再加以文字与形式的润色,就会受到读者的青睐。
从“会海”中找出“活鱼”,这其实需要记者做到会中“功夫”会前”开练”,研究会议的宗旨和背景,有哪些代表性人物参加会议,他们在会议期间安排了哪些活动,哪些人将在会议上讲话,这些讲话和文稿是否包含着鲜为人知的重要信息……
就拿笔者曾经多次参加的省、市两会来说,会议议程比较紧凑,参加报道的记者想又充分的时间采访是不可能的,必须早动手,提前了解代表、委员们的提案建议,提前做好相关策划提纲,甚至可以提前采好北京并着手稿件写作,在大会现场,有针对性地找代表、委员做简单的采访,只有这样,会议开始后才能以轻松的心态一边核发手中的存稿,一边听会抓取”活鱼”。
二、不要错过会场上的“关键先生”
虽然具体到每一条会议新闻,都需要分别对待,不断出新。但实际上,不管什么会议都是消息的汇集地而已,记者只要具备新闻敏感性、采访主动性,就能发现有价值的硬新闻,而在名人和领导汇集的会议上,抓住有价值的硬新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紧盯”会场上的权威人士。
2015年,石市首次可移动文物普查进行过程中,孟宪钧、吴元真等国内知名古籍版本碑帖鉴定专家应邀来到石家庄市博物馆对馆藏碑帖进行文物认定,虽然只是一个极小的发布会,只有寥寥数语的通稿,但是笔者了解到,专家们认定的珍贵碑帖引发了国家文物局的关注,认定的一批珍贵碑帖有可能会成为可移动文物普查的“亮点”,因此,专程对两位专家在会后进行了采访。《燕赵都市报》以《省会珍贵碑帖有望成二级文物 “国字号”专家省会“鉴宝”》为题进行了报道,介绍了千余件碑帖中有数百件文物,并对其中的重点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引起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关注,因新闻性和针对性强、见解观点深入权威,稿件被很多媒体采用。
三、会议新闻是“金矿”需要“陶冶”
多年来,很多会议新闻都给人生硬、呆板的感觉,结果是记者写来无味,读者读来无趣,成为大家厌弃的焦点。但是,参加会议一直是记者获取新闻或新闻线索的一条重要渠道,无法舍弃。
笔者认为,会议新闻其实是一座等待细心挖掘的“金矿”, 记者只要调动起自身的新闻敏感,便可获得大量的信息,只要就会议新闻中的某些新闻线索,再进行深入采访,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2014年,石家庄第四个环卫工人节,全市开展表彰大会,而笔者没有局限于这个会议本身,而是通过四年环卫工人节,环卫工人待遇的变化做了深度报道,最终,《燕赵都市报》以《四年环卫节,转变中期待》为题进行了深入报道,引起了广泛反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会议新闻。
要想让会议新闻变得“好看”,还需要形式的创新,所以,会议新闻也应不再拘于一格,写作形式要跳出会议报道的的条条框框和陈旧模式,这样就会有与众不同效果。笔者在参加会议时就发现,很多会议的背景材料其实是很重要的,这个会议关系多少人,为什么召开这个会议,会议要研究解决哪些问题,社会各界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其实往往比会议本身的形式、议题、内容和领导讲话更有意义,如果有能把会议中领导的讲话穿插在背景材料中,会使报道更可读,主题也更突出。
此外,可以在会议以外抓一些有特点、有趣的花絮作报道,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如近年来的“两会”报道,《燕赵都市报》就尝试着将诸如会场、领导、代表们发生的一些有新闻价值的小故事等等作为会议新闻之外的补充,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自然,饶有兴趣。
有一位资深新闻人说,“要以跳动的文字抓住读者”。事实上,从会议材料的字里行间挖掘出的新闻,有些是极有价值的,写活会议新闻,让其由“顽疾”变“财富”,是必然要完成的过程,是满足读者需要的必然,
(作者单位: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