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晓璟,张巍巍,王有志
(江苏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苏州“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桂晓璟,张巍巍,王有志
(江苏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与苏南自主示范区实施,苏州借助众创空间,大力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苏州不断地努力探索,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不断优化,诞生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但苏州众创空间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盈利模式不成熟、融资渠道有限、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苏州众创空间发展现状,研究认为应从加强政策集成和机制创新,引导各种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众创空间”建设,创新运营模式、拓展融资渠、引进优质项目,着力培育一批适应大众创新创业需求、综合服务能力强、运行效率高的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 “众创空间”。
苏州;众创空间;探索实践;模式;融资;创新能力
1.1 “众创空间”的内涵
根据《中国众创空间发展蓝皮书》给出众创空间的定义,“依托广泛社会资源,为创业者提供包含工作空间、网络空间、交流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在内的各类创业场所,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业服务平台,并开展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网络化的特色创新创业孵化服务,是合法注册的独立法人。”[1]可见,“众创空间”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概念,不是大兴土木的房地产建设,它是在各类新型孵化器的基础上打造的一个开放式创业生态系统。
1.2 “众创空间”的功能
1)整合创新创业资源。“众创空间”是以创新创业为中心的虚拟组织平台,把创新创业者的需求为作为主旨,通过市场化、集成化、网络化、专业化、资本化的途径整合资源,帮助创新创业者突破资源瓶颈。发挥资源储备库的作用,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通过便捷的网络平台与有效的信用担保机制,为双方提供谈判交易的中介。
2)提升创新创业效率。“众创空间”通过网络平台,向创新创业链条的每一个关键环节提供全方位服务。开放、自助、共享的方式既确保服务质量又降低服务成本,进而满足创新创业者的综合需求。同时,通过多样化的交流研讨平台和常态化的共享合作机制,共同解决创新创业者在关键环节遇到的难题,从而提高创新创业活动的成功率。
3)弘扬创新创业文化。“众创空间”的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崇尚合作、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公平竞争的氛围,使各类创新创业者在有限的时空高度聚集,共同搭建交流研讨、合作共享的平台,从而促进创新创业文化的形成、传播和优化。
2.1 总体概况
目前,苏州众创空间的数量达100余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12家,省级众创空间47家,占全省总量的1/3和1/4。苏州城区东南西北中各个点位,均建有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张家港、常熟、昆山、太仓等县级市也有相关机构建立,涌现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众创空间,涵盖多种类型:创客孵化型,如智谷创业园、昆山两岸青年创业园;专业服务型,如香樟树众创空间服务中心、库创堂;投资促进型,如昆山两岸青年玉山创客驿站、幸福谷天梯咖啡;培训辅导型,如金丰众创空间、西交创客;媒体延伸型,如文化众创C-space、金枫128创客空间等,见表1。
2.2 发展成绩
苏州众创空间的发展成绩可观,据不完全统计,苏州的众创空间孵化了3000个左右创业团队,带动了约20多亿的投融资资金,营造了良好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氛围,有效的激发了创新创业的活力。工
业园区“苏大天空”已孵化了34个创业团队,其中12个团队获得投融资1.6亿元人民币,带动了2000多名青年大学生创业,成为苏州大学大学生创业的首选基地;相城区“创客空间”已有44家创业团队,有3家现已并购上市;吴中区“创客巢”有67支创业项目,在孵团队17个,投资“云居”、“搜学宝”达2000万元;昆山启迪众创公社累计入孵各类创业项目超过60个,包括三生万物机器人、诺存微电子、搜轴网等知名小微企业,先后被评为省级众创空间、省经信委互联网-众创空间项目等。
表1 苏州众创空间分类表
2.3 支持措施
苏州众创空间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它优厚的政策、资金以及社会环境方面的所付出的努力。
1)政策环境方面。苏州市制定出台了《实施创客天堂行动发展众创空间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创业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在建设众创空间、优化创业机制、培育创客文化、强化政策扶持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引导与推动作用。
2)资金支持方面。苏州市突出市场运营导向,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兴办全要素、开放式、低成本、便利化的众创空间。截止到2015年8月底,备案的创投企业已达123户,出资额达215.2亿元;姑苏科技创业天使计划优先支持众创空间推荐的创业项目、团队,给予20~50万元项目资助和5~10万元创业补助;新增市级创业贷款担保基金8000万元,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规模至1.27亿元,为创业者提供最高30万元贷款额度,这些为苏州发展大众创业提供了一定的必要支持。
3)资源协作方面。苏州市于2016年2月成立了众创空间协会,启点咖啡、昆山启迪众创工社、36氪、e帮创、腾讯众创空间等90家众创空间加入,占目前苏州总量的95%以上。团结各众创空间从事创业创新的孵化培育、投资、培训,开展各类合作交流、行业研讨、专题论坛等活动,为广大创业创新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资源共享空间和生态环境。
苏州未来的目标是,到2020年拥有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将超过300家,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将超过10万人,新增创新企业将超过3万家,全市创业导师队伍将达到1000人。
3.1 众创空间盈利模式不成熟
管理体制不完善。一些众创空间特别是民营资本投资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基本未按建设要求运营,在实际引入项目和企业时主要考虑投入和收益问
题,入驻的企业科技含量不高。“一些创业者表示,所谓的众创空间,除了提供工位和会议室等基础服务外,和其他的写字楼没有什么区别,空间的收入主要考房租,还有政府补贴。”[2]庞大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生存盈利仅依靠咖啡馆或租金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打造众创空间的初衷背道而驰。
行业资源对接不足。许多危机孵化器、创业咖啡馆所能利用资源太有限,盲目模仿复制,缺乏依托大企业、高校丰富资源和经验的优势,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服务匮乏,无法帮助创业团队取得关键性的发展。
运营状况不佳。处于缓慢发展状态的占16.7%,处于亏损状态的占9.6%,处于面临破产倒闭状态的占1.8%。目前提供办公服务、工商注册、企业培训等几乎成为众创空间服务的标配,甚至有些众创空间的商业模式与运营理念大同小异,缺乏核心竞争力,面临巨大运营压力。
3.2 众创空间融资渠道有限
资金依然是创新创业项目成功的首要条件,而众创空间难以将精力和财力投资平台上的每个项目。苏州的众创空间基本以政府资助的方式运作。[3]对于投资方来说,许多潜在投资人、企业家对此还没有明确的理念,对扶持创业项目取得投资回报的盈利方式表示不放心,要求公司或者自然人一下子投入大量的现金也比较难,如此使得孵化器不得不回头找银行和政府。而银行对初创企业的贷款又相当谨慎,创客项目多属科技、商贸等轻资产行业,往往缺乏抵押资产、担保条件,很难让银行为其做风险评估,同时,创业活动伴随新的技术、新的模式、新的手段,不确定因素较多,短期内往往不会产生回报,这与传统银行业规避风险的原则极不相容,导致创客融资困难。这也加大了众创空间对政府的依赖程度,增加了自身的募集资金的压力。
3.3 众创空间创新能力不足
苏州创业项目的来源主要是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入驻项目形式多样、良莠不齐,涵盖了互联网、高新技术、医疗健康、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虽然高校大学生们有很高的创业热情,但是没有创业的经验,创业项目的逻辑性也不强,不少项目空有想法,没有明确盈利模式和运营规划,在实际创业的过程中主动放弃的例子也不少。
通过鼓励大学生参加创业大赛选拔好项目这种做法,只有比赛的最终胜出者才会得到一定的奖励,然后其它的创业项目一来是可行性不足,不符合现实,对市场把握不准确,整合资源的能力又有限;二来不少创业者更擅长设计研究,缺少市场营销能力,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最终只是陪跑项目,创业者的热情也会受到打击。
4.1 创新运营模式,构建完善创新创业生态链
众创空间是为降低办公租赁成本为基本初衷,构建丰富商业生态为目的,以创业及其成长阶段的公司、企业和个人提供联合办公环境的办公业态。良好的创业生态系统由市场、政策、融资、人力资本、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六个要素构成[4]。因此,众创空间不仅要提供硬件的联合办公场所,也要解决从商业生态构建到企业事务性工作的软性服务,解决创业者的痛点,构建优质的创业培训体系,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风险投资、法务、财务以及引才等问题,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帮助创业者成长。
鼓励大企业或专业公司、跨国公司以及高校院所成为其战略合作伙伴,拓展软性服务的资源空间与资源质量,引导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实行非盈利与盈利并举,积极探索众创空间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和理念,增强众创空间自我发展的激励和运行机制,同时培养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团队,提高众创空间专业化运作与管理水平。
支持各类众创空间挖掘、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明星,为苏州创新创业代言。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媒体宣传,传播创业创新文化,展示众创空间典型模式、优秀创业导师、创新创业典型人物等,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树立苏州品牌,提升苏州众创空间的区域竞争力与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度。
4.2 扩展融资渠道,建立健康创新创业资金链
引导众创空间与投融资机构合作,通过对设备融资租赁进行补助贴息等形式,引导众创空间加强与融资租赁机构的合作。鼓励设立创业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天使基金、风投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投资,创造有利于众创空间成长的投融资环境。鼓励银行对自主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企业,给予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的优待,增加市级创业贷款担保基金比例,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规模,为创业者提供
充分的贷款资金。
打造专业的众创空间组织结构和团队,结合投资孵化流程和入驻项目的需求来建设组织结构,同时吸纳更多懂股权融资、媒体推广、法律财务的指导专家进来,在创投对接、股权众筹、媒体推广、法律财务、人事管理等方面给企业以更直接、更有力的扶持和推动。
鼓励建立众创空间资源共享圈,形成长期、稳定、共享的朋友圈资源,汇聚更多的人脉资源、产业资源。例如成熟的上市企业提供相应的产业资源和投资基金,现身说法为众创空间提供发展的内在动力。
4.3 引进优质项目,拓展提升创新创业产业链
优质项目需要人才。集聚领军孵化人才,引领国际尖端技术,强化对高新技术人才的培育,优化完善姑苏领军人才计划,针对细分领域的顶尖人才团队,给予超常规资助政策,在拓展人才高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人才引进的层次和水平,打造产业技术人才高峰。同时,要同步提升科技人才的创业教育,主要以导师的方式,完善整个创业人才体系。
优质项目需要平台。一方面要依靠企业型平台,企业型众创空间一般拥有高水平的管理团队、较强的专业顾问辅导能力,既能为重大关键技术转化提供种子资金,又能帮助创业项目提升抗风险能力,为其配置更多企业的产业资源;另一方面要依靠高校服务区,拥有着丰厚的校友资源和学校资源,形成产业链,方便对接资源。通过与大院大所和大企业合作,让优质创新资源向大众创业释放,并通过各个环节的专业服务,推动创业项目快速成长。
优质项目需要开拓。加强国际交流,通过“请进来”的方式,让更多人看到苏州的能力与潜力的同时,通过“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苏州梦工厂”等方式加强与国际高端项目的对接,吸引国际知名高校或者企业来苏设立研究机构。继续办好国际交流协会,在海内外创设创业大赛,与知名高校设立跨国技术转移并购基金,促进国际技术转移和交流,推动苏州加快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优质项目需要筛选。项目验收严格后方能入驻。为减少投资的不确定性,提高资本对接效率,孵化器可通过自身组建筛选团队,对入驻项目或初创企业进行深入的考察以及行业预测。经过了孵化器的筛选以及评估,也大大提高了后期孵化的成功率,从而为孵化器带来可确定的收益。
[1] 毛大庆.中国众创空间发展蓝皮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10.
[2] 人民网.苏州众创空间迅速涌现生存状况良莠不齐,2016. 6.20.
[3] 赵莹璇,顾志祎,王世文.发展众创空间打造苏州经济发展新引擎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6(3):25-26.
[4] Isenberg D J.The big idea:How to start an entrepreneurial revolu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8,86(12):107-111.
C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