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琦
(台州市路桥区飞龙湖生态区建设管委会,浙江 台州 318050)
黄岩古塔园林艺术
郑 琦
(台州市路桥区飞龙湖生态区建设管委会,浙江 台州 318050)
简述黄岩古塔的建筑历史,分析其特征与分类,进而探讨了古塔的景观价值,认为黄岩古塔不仅是园林中的主景,同时也是环境的点睛。最后针对重修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保护古塔的建议。
黄岩古塔;佛塔;风水塔;园林艺术;建议
“黄岩为浙东壮邑,其治当舟车之会,占江山之胜,有民物之庶。”(南宋右相杜范)自唐上元二年(675年)始设永宁县,天授元年(690年)改名黄岩,元代一度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名为县,成化年间析出太平县(今温岭市)。至今,已有1 400余年的建县历史。1980年,析海门特区(原海门镇,明海门卫)建椒江市;1994年,台州撤地建市,路桥镇划出成立区,黄岩成为台州市辖区。
据地方志记载,东汉至三国,江浙建寺36所,其中黄岩就占了6所,为江浙之首。多福寺、广化寺、演教寺、委羽山寺、广孝寺、宝轮寺等都是建于其间的古刹,它们在黄岩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点燃了佛教和佛教建筑的星星之火。
黄岩建塔的肇始已无从查考,从记载看,庆善寺塔始建于东晋永和元年(公元345年),初名安宁塔。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改名为庆善寺塔。这应该是现存塔中始建年代最早的。当然,塔已早非原物,保留下来的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黄岩镇总兵阿尔泰重建的。见图1。
图1 庆善寺塔
九峰山下的瑞隆感应塔是黄岩现存最早的塔(图2),始建于北宋建隆四年,即乾德元年(963年),是一座八面七级楼阁式砖塔。灵石寺塔(图3)也是一座宋塔,只不过已经过落架修理。瑞岩净土寺塔(图4)是元代建的砖砌佛塔,元塔留存较少,也是难能可贵。
图2 瑞隆感应塔
图3 灵石寺塔
图4 瑞岩净土寺塔
黄岩历史上曾经有二十多座塔,经历了历史变迁和人为损毁,唐门双塔、塔院头塔、定光观塔、无量塔都没了踪影,留存至今的古塔有7座,分别是市区的瑞隆感应塔、庆善寺塔、方山双塔,头陀潮济的灵石寺塔,北洋的瑞岩净土寺塔、茅畲水口石塔。这其中宋塔2座、元塔1座、明塔1座、清塔3座。清塔中的方山双塔经2003年重建,实际上已成了现代塔。
古塔分类有多种方式。就建筑材料而言,有砖塔、石塔、木塔、铁塔、琉璃塔等,黄岩只有前两类,而石塔也只有水口石塔一座(图5),其余均为砖塔;按照建造方式划分,有空心塔、实心塔,庆善寺塔是唯一的空心塔;如果考虑使用功能,或者说建造目的,则有佛塔和风水塔两类。
图5 水口石塔
2.1 佛塔
佛教约在东汉末、三国吴时期传入黄岩,院桥广化寺、宝轮寺均建于赤乌年间(公元238—251年),县城大寺巷的庆善寺则建于晋永和元年(345年)。
隋唐以后,黄岩受天台宗、禅宗、净土宗等佛教宗派影响较深,建造了大量的佛教寺院和佛塔建筑,遗憾的是大部分没有保存下来。现存佛塔4座,分别是瑞隆感应塔、灵石寺塔、瑞岩净土寺塔、庆善寺塔(表1)。
瑞隆感应塔、灵石寺塔为德韶所建。德韶(891—972)是五代末、北宋初的大德高僧,丽水龙泉人,名列《续高僧传》。18岁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开元寺受戒出家。北宋建隆四年(963年),德韶行脚云游来到黄岩九峰山下,看到破败的瑞隆院,德韶感慨不已,“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便在寺中住了下来,维修禅院,弘扬佛法,在黄岩建九峰寺、瑞隆感应塔和灵石寺塔。德韶终成为大德高僧,被尊为法眼宗二祖,吴越国王钱弘俶赐号“大禅师”、国师。
表1 黄岩佛塔的宗派与建造者
灵石寺塔,位于黄岩头陀潮济灵石山下。灵石寺创建于东晋隆安二年(398),南宋绍兴九年(1139),参知政事(副丞相)谢克家与子太常少卿谢伋辞官隐居于此,乞为香烛院,名教忠崇报寺。寺院大殿前有东、西两塔,以藏佛舍利、贝叶经等。现仅存西塔。关于塔的建造年代,史无确切记载,但落架大修时塔上发现的宋乾德三年(965)铭文砖,实际上对建造时间作出了注释和解答。
瑞岩寺早在唐末即已是浙东名刹,宋时以规模宏大(庙产五千亩)居黄岩首位,台州362座寺院的第4位[1],并且是日本曹洞宗祖庭之一。而塔名瑞岩净土寺塔,说明该寺一度是净土宗。佛教宗派传承几经变化,是屡见不鲜的,如上海静安寺就曾在禅宗、净土、天台宗之间变换。明清时代,禅宗衰弱,而净土宗强调称名念佛,简单易行,禅净双修现象更是十分普遍,出现了诸宗归净土的局面。禅宗五宗七派,云门宗、法眼宗、沩仰宗均在历史中湮灭,宋朝后,仅存临济与曹洞二宗。而留存下来的禅宗寺院,以临济宗为多,曹洞法系非常有限。
关于庆善寺塔的始建时间,根据《嘉定赤城志》和《黄岩县志(光绪三年刊本)》对庆善寺的记载,庆善寺塔始建于晋永和元年(345年),旧名安宁寺,塔随寺名。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随寺改名庆善寺塔。明嘉靖间,“毁寺设置为察院司,复毁於倭,惟古塔独存。”[2-3]庆善寺塔的重建时间是在康熙十一年(1671年),由当时的黄岩镇总兵阿尔泰重建。形态上保留了宋制,为五级六面楼阁式砖塔,塔内中空,有梯级可攀登。
2.2 风水塔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古塔突破了佛教范畴,表现出新的功能,如登高远眺、装点山河、导航引渡等。公元14世纪开始,风水学说兴起、科举之风兴盛,古塔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
风水学说认为“凡都、省、府、县、乡、村,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可于甲、巽、丙、丁四字方位上择其吉地,立一文笔尖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于山上立一文笔,或于平地建高塔,皆为文笔峰。”(《相宅经纂》)在追求科举、发展教育的前提下,地方官员、士人乡绅热衷于建塔以营造文运,推动了塔的世俗化。所以,南方各地在小山上建塔特别多,名为文峰塔、文笔塔、文星塔、文风塔、文明塔等,意为修补形势,促进科甲。
黄岩自古就流传“潮水反弓流,十山九无头”“巽上高峰出状元”的民谣。“潮水反弓流”指澄江沿着妙儿桥这个所谓酒壶头颈流过北门又折向北成反弓形状;“十山九无头”是对山川格局不佳、高度欠缺的一种表达,只能用多造塔来进行人工补救。因此,当年的黄岩山上建塔非常普遍,唐门山、长潭山、横街山等山头都曾有塔。其中方山双塔为“邑之文笔”,建山顶之上,利于接纳天地灵气,有助促进文运昌盛(图6)。据宋景定年间学士章雄飞“九峰突地三千丈,双塔攒空十二层”诗,表明南宋时已有此塔,此后历代更是黄岩城的标志。方山处县城东南巽位,是黄岩城之屏障,其分支九峰山上有紫云、阜云、灵鹫、接引、宝鼎、灵台、双阙、卧龙、翠屏九个山峰。南边的紫云峰上有华盖塔即紫云塔,北边的阜云峰上有文笔塔即阜云塔,合称方山双塔。因之如此重要,几度毁圮,又几度重建,特别是明嘉靖四十四年(1561)的重建,黄岩籍在外官员如山东提刑按察使佥事王钤、大理知府蔡绍科、吉安同知陈炼等都参与了重建,表达了人们祈求家乡子弟金榜题名、官运亨通的世俗心理。作为佛塔的瑞隆感应塔,在同治年间被县令孙熹改为文笔峰,绘写“状元及第”和“独占鳌头”等彩画墨书,在1997年大修之前,塔顶的彩画墨书一直存在[4]。
图6 “邑之文笔”方山双塔远眺
城市、村落的水口也是建塔的重要位置。按风水学说,村落必有水口,“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5]水口成了许多村子重要的结构因素。《学心赋》说:“水口关栏不重叠而易成易败。” 因为水乃财富、命运之象征,流出之水口当有“扞门砂”或“水口砂”关锁之,于水口筑塔,可以聚财、兴运。明朝大学士叶向高为福建南平撰写《双塔记》表述得十分清楚,“建一浮图於九龙山之巅,以收东溪之水。又建一浮图於化剑阁之前,以收西溪之水。两水汇合,环绕郡治,於形胜大壮,当必有兴者。”可见当年建塔对关栏水口是多么的重要。
茅畲水口石塔,位于九溪之水口。茅畲最早自北宋初牟俸定居开发,人口逐渐繁盛,至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牟应魁等牟氏族人建设石塔,希望用水口石塔锁住文运,不让它随水流走,以达成“内气萌生,外气形成,内外相乘,风水自成。”[6](《青乌子先生葬经》)唐门双塔又称双宝珠,是明万历七年(1579)黄岩县令袁应祺在任时建造的。双塔耸立在澄江畔,为黄岩母亲河永宁江之水口,而“水口无厄塞,邑城无艮峰,亦地之所不足者也”,须建塔“扼邑之门户而为之锁钥也。”(乾隆三十五年知县王憕《重建唐门双塔记》)寥寥数字明白无误地指出塔的功用。因此,双宝珠的建造使得风水趋于完美,同时起到了航标的作用。遗憾的是不幸在“文革”中被平毁。
值得一提的是,在造塔求得心灵安慰的同时,地方官员也实实在在为教育事业作了大量事情。清同治八年(1869),知县孙熹改九峰寺僧舍建九峰书院。次年,改灵石寺建灵石书院,改瑞岩寺为义塾,庙产充作校产,促进了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些措施与光绪二十一年(1895)黄岩出现了榜眼喻长霖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也印证了明代山东提刑按察使佥事王钤(黄岩人)在《双塔记》中所说的“吾乡朝野人文,率于有塔时为盛。”[7]
3.1 塔是佛教建筑、风水建筑,同时也是园林建筑
有限的几座古塔中也体现出黄岩地方特色,其细部构造值得仔细欣赏和体味。
黄岩古塔型制比较统一,均为楼阁式塔,证明黄岩历史上主要受儒家文化和汉地佛教等主流文化影响,建造传统文化建筑。建筑体量不大,基本采用实心的结构形式,最高的塔高度35.2 m,反映出黄岩地方虽是米谷之乡,在造塔上注重实际,并不为建大塔而空耗巨资。
从平面布局看,多为单塔。灵石寺塔是殿前(寺前)双塔制度的一个实例(图7)。唐宋两代寺院常常建造双塔,位置一般在寺院大门前,或者大殿的前面,东西布局。全国完整的双塔实例只有20多例,灵石寺可惜东塔已毁。平面形式上除了瑞隆感应塔外全部为六边形塔,其比例之高超乎其他任何地方(表2)。
图7 灵石寺塔的双塔型制
腰檐:瑞隆感应塔和灵石寺塔是宋塔,腰檐采用菱角牙子和线砖交互叠涩出檐,层层出挑,菱角牙子3~5层;瑞隆感应塔、瑞岩净土寺塔在菱角牙子上置瓦檐(图8);庆善寺塔以斗拱承托瓦檐,并油漆成砖红色,是2000年改建的,至于是否是原初的面貌,则不敢肯定。水口石塔以华拱承托石檐,转角一朵、补间一朵,石檐隐刻瓦砻。见图9、图10。
表2 区域性古塔中六边形塔占比比较
图8 瑞隆感应塔局部
图9 水口石塔华拱 1
图10 水口石塔华拱 2
平座:平座之制,虽然在汉代楼阁中非常盛行,但在塔建筑上的应用普及则是进入五代、北宋以后,其本意是便于在游廊上凭栏远眺山川景色。黄岩古塔平座采用叠涩法砌出砖线3~5层,给人以平座的感觉,无木梁悬挑,实际上仍然是一个象征性构件。
倚柱、壶门:壶门应用在塔上作为门窗,主要见于江南以及中原部分地区,五代和两宋时期甚为流行。瑞隆感应塔和灵石寺塔在每一层的各个转角都有六边形、八边形的倚柱,柱头之间以阑额作联系构件。每一面隐出两根方形槏柱,将各面划分成3间,槏柱之间设壶门,门的宽度随着塔的收分而递减。柱脚同地袱相连,忠实地表现了仿木结构形式。
副阶:是宋塔的一个制度,既能增强美观,又起到稳定的效果。瑞隆感应塔底层建有木结构副阶,虽然并非原物,但也是在结构考证基础上的复建(图11)。
图11 瑞隆感应塔副阶
3.2 寺庙往往选址在环境优美的地方,塔成为园林的点睛
中国佛教寺院在本质上是一个中国式园林,而塔又是寺庙园林的点睛之作。
中国佛教寺院的人文气息是浓郁的,使得其在作为宗教场所的同时,还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胜地而长盛不衰。所以,高僧无论从修行出发,还是吸引人流普渡众生,都会以名山胜景为依托,选择环境优美之地建设寺院。从修行的角度,选择人迹罕至的山林可以远离人间尘嚣,静心向佛;从普渡的角度,优美的环境可以吸引一定的信徒,壮大信徒队伍。明清以后表现出“三教合一”(儒、释、道合一)的时代特色,寺庙园林成为我国三大古典园林之一。
塔的建造者规划者一般是佛教高僧、政府官员、民间人士,他们是中国当时的知识阶层。山水情结一直强烈地影响着农耕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在设计塔时十分注意周围环境,对山川形势、地理环境、植被状况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力求建筑选址、建筑形态与环境相协调相融合。环境幽胜的九峰山西麓,瑞隆感应院三面环山,曲径通幽,古树参天,宝塔兀然,“平林塔影”便成了九峰“八景”之一,同时也是黄岩古时的“十二景”之一。在瑞隆感应塔周围,渐渐地形成儒释共处的格局,有文人潜读修禊于此,自然有引流开湖、筑台修亭经营园林之事,老松虬曲,古柏参天,过去有“九龙抡珠”之说,意指瑞隆感应塔居中,周有九峰拱揖竞秀,由此产生了一石、二潭、三塔、六溪、八亭、九峰和十二景等著名景点,康有为赞叹为“竣碧摩天,分雁荡之幽奇。”智顗大师创立天台宗之前,曾于黄岩瑞岩搭茅棚精修,说明此地是佛教静修的好地方。瑞岩塔的所在至今仍是僻静之所,瑞岩净土寺塔这座元代佛塔就成了当地点景怀古之作。
州县的文峰塔多建造在风景优美的地方,点缀风景的作用很大。有一部分文峰塔占据地势,远迎水陆交通线,成为州县的地标。从东南方向往黄岩去,无论走水路还是古驿道,远远就能看到九峰双塔,预示黄城快到了,是古代黄岩的标志性景观。而航行在城北的澄江,往往以唐门双塔(双宝珠)为航标。处于水口的塔,按照风水术的要求参与了“关锁去水”,并且以其耸拔活泼的轮廓、华丽的装饰,使水口建筑大大增色。水口建筑往往成为“八景”“十景”之一(表3)。
表3 黄岩古塔景观评价
3.3 艺术、历史的深厚沉积,为人们所欣赏、传诵
塔作为一种文化建筑、地标建筑,是文人墨客抒情怀古的重要对象,留下了大量诗篇。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宝章直学士章雄飞《游九峰寺》诗句“九峰突地三千丈,双塔攒空十二层”,道出了方山双塔在历史还曾是十二层。还有“直溯长江穷碧海,还惊双塔倚青天”(明·管为佐《游双云诗》),“东风吹我上崔巍,回首尘寰画图开;九朵峰峦联寺塔,一弓江水护楼台”(明·方礼《双塔》)。站在塔的旁边俯视黄岩城区,会有“云连衣袂天应近”(明·余斌《登九峰绝顶诗》)、“九峰高处白云低”(明·褚祚《游九峰》)的感觉。
瑞隆感应塔地处“峰环九翠鸟俱静”(明·高轩《九峰寺》)的九峰山岙,“山寺不知人代谢,依然苍翠自风烟”(清·姜文衡《九峰杂咏》),来来往往的大量人流中,“年年九峰塔,过客总留题”(朱联《九峰》)。
南宋大儒、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状元王十朋宿庆善寺时留诗:“刚被篙工误,迟留一日装。川途隔浩渺,灯下乱昏黄。呼仆回行李,寻僧宿上方。山前十里雪,夜入梦魂香。”明万历年间县令袁应祺咏《灵石寺》云:“宝砌悬双塔,丹楹起六朝;竹深飞积雪,树老夹寒潮。”这些诗篇为古塔增添了诸多文化内涵,人们在传诵诗句的同时,使得诗句流传久远,使得古塔声名远播。
古塔作为一种艺术建筑,也是工匠们表达艺术情感的天地。
瑞隆感应塔的塔基为硕大的石砌须弥座,束腰上刻佛像和麟、狮等瑞兽。二层以上各面设龛或壸门,龛内壁嵌制千佛砖,每块烧制佛像十个。
水口塔是黄岩唯一的一座石塔,坐落在茅畲水口山上,五级六面,各面俱刻佛像和瑞兽,是明代万历年间温岭马怡泉的工艺,工匠以社会背景为蓝图,融入了他们对自然生物、现实生活的观察,手法粗犷洗练(图12、图13)。
图12 水口石塔雕刻 1
图13 水口石塔雕刻 2
在城市化进程的大潮中,古塔的历史环境逐渐远去,而古塔本体维修的教训相当深刻。有两座塔因为维修的原因从省级文保单位降为县级。
庆善寺塔在1956年曾被公布为浙江省二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在20世纪60年代大修中,未能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外加粉刷造成古塔面目全非,特别是在顶层画蛇添足地建造了一个钢筋平座栏杆(图14),更显得不伦不类,终被取消省级文保单位称号。2000年10月再次大修,恢复了腰檐,钢筋栏杆也被拆除,现在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灵石寺塔在1987—1988年间落架大修,1997年被撤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方山双塔在2003年重建后,原先的七层塔变成了五层,外观上更是面目全非,呆板无趣,令人遗憾。
图14 拍于1999年10月的庆善寺塔,顶层留有钢筋平座栏杆
这种教训是深刻的,文保等级的降低只是表面,而实质的危害是破坏了古塔的原真性和历史可读性,使建筑的历史形态无法复原,使园林的主景失去内在价值,这是规划工作者、园林工作者的遗憾。写此文并提出建议,也是希望引起共鸣,让建设性破坏或者破坏性建设不再发生。
1)在城市层面,保护塔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如方山双塔、双宝珠(正复建),历来是黄岩古城的定位坐标,也是陆路、水路进入黄岩的标志,要很好地保护下去。虽然笔者一直反对古物重建,但对在城市格局、对景关系中起重大作用的,仍持赞成态度(如双宝珠的重建)。
2)在环境层面,划定保护区域,整治周边环境,使环境与古塔相协调。在园林中、山野间,周边的建设或配套,要注重与古塔的协调,突出古塔的主景地位。在城市内、广场边,城市更新的建筑风格应强调和谐统一,避免在材料、色彩、形式上造成巨大反差。
3)在建筑层面,古塔本体保护应该注重保存为主、修缮为辅。在古塔建筑保护工作中,在“有所为”的同时,更要“有所不为”。我们应该朝着“原样保存、适当整修、减少重建”的方向努力,避免出现古塔“焕然一新”的尴尬局面。
[1] 《黄岩志》编纂委员会. 黄岩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 [宋]陈耆卿撰,徐三见点校. 嘉定赤城志[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3] [清]陈钟英,郑锡滜修,[清]王咏霓纂. 黄岩县志[M].光绪三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
[4] 郑琦. 台州古塔的建筑特色与人文价值[J]. 华中建筑,2003,21(2):83-86.
[5] [晋]郭璞原著,程子和点校. 图解葬书[M]. 北京:华龄出版社,2012.
[6] 王其亨. 风水:中国古代建筑的环境观[J]. 美术大观,2015(11):99.
[7] 台州市黄岩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万历黄岩县志(标注本)[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
Landscape Art of the Old Tower in Huangyan
ZHENGQi
2016-08-23
郑 琦(1968—),男,浙江台州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TU252;TU986.1
B
1008-3707(2016)11-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