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小妹 摄影 徐周东
90后,辞职到底该不该?
记者张小妹 摄影徐周东
Q:应届生动不动就辞职?这是90后特有的吗?
现象一:大龄90后程序员表示:你们告诉我们刚开始不要太在意薪水,我们信了,于是我们拼命干活,不提加薪,然后你们就真不加薪了:你们告诉我们新人有活力,多干点不是坏事,我们信了,总在加班,然后你们就真的不让我们休假了:你们又告诉我们要听话,不要每天抱怨,要做一个没有思想的机器,能干活就行,对不起,我们不傻,再见!
代表人:90后安诚
工作宣言:工作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不希望这一部分糟糕至极,我会极力去改变,但如果改变无效,我会考虑重新找一份工作。
刚毕业的时候,我匆匆忙忙找了一份工作,当时就觉得,只要有公司要我就行了。现在想想,绝对是错了,公司环境,同事关系,工作沟通,都可能成为巨大的烦躁源头。
每天加班到晚上12点之后,工作两年多了,薪资还是初入时的水准,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了什么在忙碌着。有很多次,妈妈打电话来,问我吃饭了没?回家了没?怕她担心,我都会说,到家了,准备吃饭呢,放心吧。放下电话,继续埋头加班。
年初,因为忍受不了上一家公司频繁的加班和流动性极强的员工,索性就换了工作。新公司,跟我想象中的一样。但好景不长,工作几个月后,我发现公司一有新的案子就天天加班,深更半夜一个人打车回家,心里总是发憷。好像又回到了换工作前的状态,甚至更甚。这跟我之前的设想完全不同,我开始怀疑,难道是每个工作都要这样死命加班?没有加班费,调休也遥遥无期。
之后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压力原因,我的负面情绪很多,经常打电话跟朋友诉苦,一聊就是几小时。过了那个阶段后,我有点适应了新公司的节奏,跟同事们终于也频率相当。这份工作,我暂时还是会坚持做下去。
对于网上传言的90后爱辞职,我觉得这并不能简单地判断为错误举止。我工作不开心,如果继续下去已经影响到工作效率,为何还要继续呢?如果不能找到工作中的乐趣所在,那一定不是合适的工作。
生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有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责任意识和国家前途,而更多地从自我出发,以个人价值权衡,这难道不应该受到鼓励吗。正是这种鲜明的自我意识,让90后的我们坚持自我,在认定的事情上不会轻易妥协。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三年计划,工作三年后,希望能在职位或是薪资上得到一定的提升。我们已经不是父母亲那代人了,觉得只要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就可以了,年轻的时候,就是应该奋斗,我希望能够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往上爬。在他们那个年代,找到一个铁饭碗很重要,而据我所知,现在许多人都不看好“铁饭碗”,公务员考试热早就过了。
代表人:90后刘莎
工作宣言:即便没有固定工作,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养活自己,不也挺好。
从小我就喜欢写东西,所以我做的工作都跟写作有关。
我觉得一个人的第一份工作对职业生涯影响很大,我的第一份工作在杭州一家杂志社,做一本偏人文版的杂志,也是这份工作奠定了我之后的工作基调。后来杂志停刊,我换到了杭州一家设计公司,帮老板做一本瓷器文化的杂志。因为老板是美院毕业的,很多朋友都在景德镇画文人瓷,老板很想为朋友做些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在那边上班氛围很轻松,我们会去景德镇去采访,去各个工作室聊天,接触一些有意思的人。这份工作接触的都是一些我喜欢的传统文化,这样的工作跟我的性格很合拍。
在杭州的时候,我一直没有归属感。因为从小就有江南情结又喜欢昆曲,有时候为了一场戏,我会跟小伙伴跑到苏州来看。其实,我爱苏州更多一点。来到苏州之后,我慢慢地接触到苏州的缂丝、刺绣、核雕,也一直在学习古琴、昆曲,这些是能够激发我兴奋点的东西。
在苏州,我也尝试了一些工作,但很多时候我都觉得,工作限制了我一天8小时的时间,如果我辞掉工作,在家里帮人写写文章,也能获得不错的收入,还能自由自在地安排时间。何乐而不为呢?果断辞职。
很多朋友觉得,如果我一直从事自由职业会越来越散漫,交际圈也会限制,所以他们都会很好心地介绍我去各大公司。但是我一进高楼大厦,身处钢筋水泥的世界里就会浑身不自在。我觉得工作不仅仅是看拿到了多少薪资,还有一些附加价值,比如我之前在杂志社的工作,因为那份工作我积累了很多资源,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我觉得这些都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
高薪跟开心,我选择开心。
朝九晚五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只是为了养家糊口的一份工作,在我看来,是浪费光阴,大好的时光应该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跟朋友们探讨过这样的问题,大家都觉得自由职业就是自由,其实不然,你需要有专业的能力,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因为没有人来约束你,所以更需要自律,要自己规律安排每天要做的事情。
我觉得自由职业并不可怕。我认识的很多人,有的甚至比我还小,他们都在忙自己喜欢的事情,开自己的花店,成立工作室,管理民宿等等。人生这么短,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