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木+雕刻” 打造“生态工作室”

2016-12-14 08:14撰文应果林有道
浙江林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原木木材雕刻

◇撰文//应果林有道

“原木+雕刻” 打造“生态工作室”

◇撰文//应果林有道

一块进价不菲的进口木材菠萝格,经过雕刻师傅的切割、打磨、雕刻等工艺,变成了一块表面光滑、纹理清晰、古色古香的台板。“有些原有的纹路保留不错,很有历史感。”陈发根用手摸着台板,围绕转了一圈,点头称赞雕刻师傅的工艺水平。

陈发根是杭州市余杭区的一名从事木材生意的普通商人。早些年,他从事原木、新旧建筑模板的销售,但经营数年后,发现这种经营套路越走越窄,利润也逐渐减少。如何转变现有的经营方式?这成为摆在陈发根面前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为此,他开始关注国家林业的生态政策,研究木材消费市场的新动向,近年来摸索出以“原木+雕刻”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传统木业转型的经营之路,成效显著。

善于观察运输中“嗅”得商机

1972年的夏天,陈发根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其父亲是一名志愿军老战士,从军数十载。受父亲影响,他毅然报名参军。1991年,年仅19岁的他远离故土与亲人,前往杭州,成为武警边防战士的一员。原以为会在部队度过漫长岁月的陈发根,却在1999年因身体状况而退伍,那时的他已经27岁了。常年的军旅生活,在给予他强大的抗挫折能力的同时,也使他的身体产生了一些难以避免的永久性伤害。

面对身体的压力,他第一次感觉到了现实生活的残酷。“我退伍后,应该做些什么?”这个问号时常在陈发根的心里打转。

在妻子李强英及家人的精心照顾下,历经2年的休养生息,他重新开始规划生活。陈发根用自己仅有的存款,并向银行贷款购买了一辆小货车,从事木材运输工作。刚开始,陈发根只是专心致志地运输木材。久而久之,善于观察的陈发根从这个行业中寻找到了新的商机。当时他承接了一个房地产工地建设木材的运输工作,在半个月的运输中,他发现施工方在工地施工时,由于场地限制往往会丢弃那些用过的建筑木方,其实这些建筑木方经过处理后,还可再次利用。于是,在征得施工方许可后,他以一定价格回收了这些建筑木方,并运回了自己租用的一块空地上。让他没想到的是,两天之后有了收获:两位从事木材生意的个体经营者向他收购了这些在别人眼中的“废弃品”。

“变废为宝”的经历,让陈发根看到了这些木材的潜在价值。于是,他开始四处收集使用过质量不错的建筑木方材料,售卖给那些小成本经营者,从中获得利润。日积月累,凭借诚信经营、踏实肯干的良好品质,他不仅拥有了新的资金来源,而且积累了更多的客户,在木材经营户中竖起了口碑,开始做起了自己的小生意。

遭遇“寒冰”另寻破解“钥匙”

2001年,对于陈发根来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那一年,陈发根拥有了经营木材的“摊位”,从事原木、建筑模板的销售。2003年,他将自己的产业从桐庐县转到了杭州,企图拓展更大的市场,寻求更多的客户群与消费者。做人讲诚信,乐于助人等优秀品格为他的生意“添砖加瓦”。他的木材生意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

然而,2008年,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像一股“寒冰”,波及到了不少行业,他的木材生意也不例外。“我很多的原木、建筑模板,多数是卖给建筑工地,后来有些就卖不动了,致使囤积的货物也越来越多,心里很着急。”提及那时的场景,陈发根记忆犹新。

又一次遭遇生活的难题,时间是2年后,但这一次陈发根却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而是积极分析木材市场发展方向,主动向黑龙江、贵州等外省的同行业朋友“取经”,努力找到解决难题的“钥匙”。

所幸的是,经济逐渐回暖,国家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政策红利”的背景下,林业作为生态的重中之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契机。与此同时,木材消费市场也出现新的动向,木材开始不再只是作为家具的原材料而出现,它更多地开始以艺术品、装饰物品来展现,成为人们享受生活品质的象征之一。为此,一些古色古香的家具开始在市场上受到热捧。

陈发根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开始大量引进国外的原料木材,聘请专业的木材雕刻人才,组建“雕刻工作室”,打造原生态的家居用品。从事三十多年木雕工作的单师傅在陈发根的“三顾茅庐”下加入了陈发根的创作团队。“在保持木材原有形态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加工,是以艺术化的形式展现生态与经济的双重结合”。单师傅抚摸着那些奇形怪异的木材像是伯乐眼中的千里马,未经雕琢却价值不菲。同时,他还邀请拥有创新意识的应届大学生,将材料、技术、理念三方面综合起来,对原木进行深度加工,使木材的观赏价值进一步提高,增加产品附加值,受到一些客户的热捧。“依托于雕刻室,就地取材,节约了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有时候,一个月有10多个订单,雕刻师傅都来不及做。”陈发根如是说。

菠萝格,生长于非洲的一种乔生植物,最开始是作为户外建筑材料而使用。由于其突出的物理特性和较好的美观效果,逐渐被人们应用于传统家具的制作。但陈发根等人却将菠萝格以艺术化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挑选数十年以上的木材,在不破坏树木原有形态的基础下进行深度加工,以最简单自然的方式创造出生活艺术品。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创新受到了客户群的一致好评。黑龙江的一位客户专门到陈发根的木材市场,花重金订购了一款由菠萝格制作的茶几。

随着客户订单的增加,陈发根开始收藏各种各样的树种,并且开始琢磨树的各种形态。在他的家中,有一个类似于两猴环抱、未经任何雕琢、自然形成的香樟树工艺品,是他的最爱。一大一小两只猴子紧紧环抱,寓意深刻,加上自然的风雨洗礼,初具模型,手感光滑,独特的暗沉颜色,清晰的纹理结构,让人感觉这不像是树,更像是一件经过细心雕琢的大型黑玛瑙的珍贵艺术品。除此之外,在他家外的场地上,还摆放着各种形状各异的树根、树干。“你别看,这些树根长得‘丑’,经过雕刻师傅的加工后,整个形象就‘美’了。”陈发根如是说。像树瘤、白栾树这种不受常人欢迎的树都被他视作珍宝,这些对于陈发根来说,都是潜在的一笔财富。

如今,陈发根无论是出差收购木材,还是带家人旅行,总爱到当地看看那些被丢弃的树根或有形的树木,因为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的遗产,他要让这些木材重现它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是新鲜、好看,更有一种传承树文化的价值。在实现这一期望的过程中,陈发根心中也有困惑,这个困惑也是当地其他一些木材经营户的心声:木材堆积需要场地,一般都选择在城市的郊区,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他们也在不断搬迁经营地点,希望政府在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木材产业的转型升级中,为城市园林建设和家具产品设计尽绵薄之力。

编后语:

从军人到木材生意人的转型,转型的是职业;从传统产业到新型产业,转型的是理念。前者让陈发根接触林业,后者让陈发根热爱林业。他说,与林相交,体悟林情,“树木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文化。虽然利益是商人的根本,但我喜欢这种文化,因为文化根植于内心,喜欢而去从事才是最大的幸福”。

猜你喜欢
原木木材雕刻
橘子皮用来开发透明木材
数字说
国际热带木材市场
木材在未来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原木精神
国际热带木材市场
On art
加纳木材工业界呼吁政府减免木材进口税以挽救国内木材工业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