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琴
【摘要】本文在研究相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之上,运用音韵学、文化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探析了唐代大曲《绿腰》的名称流变,并以唐大曲的音乐结构为依据,联系古诗词中对《绿腰》舞的描述,考辨中国传统舞蹈《绿腰》的结构特征及文化内涵。
【关键词】《绿腰》 名称 结构
《绿腰》系我国唐代大曲之一,又名《录要》、《六幺》,大曲的演出形式综合了器乐、演唱及舞蹈,是包含多段结构的大型歌舞音乐。唐段安节的著述《乐府杂录》有关大曲《录要》的原文为:“《录要》,即《绿腰》是也,本自乐工进曲,上令录出要者,因以为名。”可见《录要》一曲是乐工敬献给皇上,皇上令其摘录出精彩部分成曲,从而命名为《录要》。
一、唐大曲《录要》名称之流变
《录要》自成曲之后在民间广为传播,一方面,大曲在传播过程中分化成为独立的琵琶曲、舞蹈等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乐曲的名称也逐渐产生变化。
“录要、六幺、绿腰”三种名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发音中区别显著,然古代汉语中,由于方言差异,声调并不作为区别字音的主要因素,第二个字均读作“yao”。在《说文解字》中,“录”与“绿”的注音均为“力玉切”,说明古汉语中这两个字的读音本就相同,我国河西走廊一带至今还将“绿”读为“lu”便是其佐证。而在我国三秦文化地区,“绿”又被读为“liu”,与“六”字相同,这个广大的文化区域,正是汉唐时期的文化中心。因此,这三个名称看似不同,实则无异。至今在我国巴蜀以及吴越地区,这三种名称的读音甚至一般无二。
《录要》的曲名意为“录其要者”,乐曲名称本身更类似于著述的命名,并不符合中国传统音乐的命名习惯。中国民间音乐素来有依据节拍、结构等元素为乐曲命名的传统,这种中国式“非标题音乐”的乐曲如丝竹乐《老六板》、广东音乐《三六》、琴曲《胡笳十八拍》等,不胜枚举。在“师徒相承、口传心授”的音乐传习过程中,曲名择“六”字,在书写中被讹作“六幺”就不足为怪了。
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生动描绘了王屋山作《绿腰》之舞的生动形象,舞者身穿碧衣,舞姿曼妙,“三道弯”的身体形态说明舞蹈着重突出“腰”部动作,而《绿腰》取“绿”字,穿碧衣,则承袭了魏晋以来士文化阶层“寄情山水”的人生理想,以青绿山水的意境,与儒家“尚雅贬俗”的美学追求一脉相承。
二、舞蹈《绿腰》结构探析
历代文献资料及诗词歌赋中对《绿腰》多有记述,《绿腰》舞具有轻盈飘逸、袅罗多姿的特征,属于唐代软舞,是确信无疑的。然而仅将舞蹈进行“脸谱化”的分类,不作进一步的深入探究,便有故步自封之嫌。
李群玉的《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是唐诗中描写《绿腰》舞的名篇,历来学者对此诗的解读见仁见智,但若转换一种视角,将诗词的文学性描述还原为舞蹈“本体”,再将这个“本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解读,则会发现《绿腰》在结构上与大曲的深层联系。
杨荫浏先生将大曲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散序(节奏自由,散板)、中序(慢板,结尾处节奏逐渐过渡到略快)、破(节奏逐渐加快,以致极快)。我们同样可以将诗词分为几个段落:“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是在整体上阐述舞蹈的风格特征;接下来进入类似于“中序”的段落,“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引用了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词句,突出《绿腰》舞的中间部分在风格上的轻盈曼妙,“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芝”更是将《绿腰》舞与“前溪、白芝”这两类江南的汉舞相较,说明《绿腰》亦属于“汉风”的舞蹈,而“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则与中序节奏逐渐加快的段落相联系;第三个部分中“低回莲破浪,凌乱雪廪风”使用的“破、乱”二字,正是以“破、乱”这两个音乐术语点题,明确了作品此时已“人破”,已入高潮。“堕珥时流盼,修裾欲朔空。唯秋捉不住,飞去逐惊鸿”正是应和了大曲最后一个部分管急弦繁曲渐稠的音乐特征,以乱雪廪风、惊鸿飞去的气势凸显出舞蹈的张力与感染力。
三、结语
脱胎于唐代大曲的舞蹈《绿腰》属于软舞,却并非一柔致终、一缓到底,而是快慢兼之,刚柔并济,包含强烈的情绪起伏。《绿腰》舞在整体上承袭了大曲的结构布局,段落清晰,结构严谨,形成了从慢致快、由简及繁、完整统一的作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