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君
中图分类号:J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2-0142-01
中华文化经过五千年的积淀,水深土厚,有丰富的资源潜力可挖,杂技便是文化宝库中的九鼎之一勺,是中华绚丽文明中闪烁异彩的一只奇葩。无论是各种大赛,还是大型活动的开闭幕式上,杂技都以其独特的艺术美感以及富有特色中国元素感染着、震撼着中外观众,带给广大观众一台视听盛宴,有杂技表演之处,必定是掌声与笑声不断。而那一个个闪烁着光彩的奖杯、一阵阵经久不息的喝彩,正是世界对杂技最好的认可与接受。
从一个曾经被认为是地摊杂耍式的小品种走来,杂技发生了历史的巨变:从地摊卖艺走上了舞台表演;将单一化的表演形式变为多元化的艺术。最终诞生了杂技剧,实现了与舞蹈、音乐、戏剧、电影、舞美的全面融合;从晚会式表演到有剧情有主人公有矛盾冲突的多元化发展,完成了历史性的跨越;从简单的“地摊文化”发展成为了与音乐、舞蹈、戏剧等舞台艺术一样,有经典、有剧目、有综合、有高科技、有文化积淀,成为包容广阔的大型艺术门类。而当今我国的杂技正经历着一次新的蜕变——用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模式,培养和造就大量高素质的杂技人才。
杂技是一门充分展示人体技巧高难险、新奇美的表演艺术,是文艺与体育结合的产物,从这个角度来讲,杂技艺术的内涵与外延要比一般艺术更复杂、更丰富。许多人羡慕杂技演员灵巧的动作,娴熟的技巧,渴望成就杂技演员那凌空翩然的舞步,娉婷玉立在高空的倩影。殊不知,一名合格的杂技演员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要比一般文艺种类演员的知识更多、更难。每一个笑脸背后就有数不清的泪水,每一个奖杯背后都有无数的辛酸,演绎如此,杂技亦然。中国杂技演员技巧高超,世界闻名,不但各种国际比赛的金奖年年被中国选手夺得,而且像太阳马戏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也一直借助中国演员的高难度表演。杂技是一门青春的行业,它需要旺盛的精力、坚强的毅力和充沛的体力,它的技巧是向人体极限的挑战,于常人所不能。长期的高难度、高体能的训练及高空表演往往会使身体积累内伤和意外受伤,甚至有生命的危险,但那出于对艺术的爱,使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执着。当岁月的年轮拂过生命的枝干,杂技演员不得不离开心爱的舞台,无论心中有多少苦涩与辛酸。
就是这样堪称国粹的艺术,却在信息时代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逐渐被淹没在经济大潮的波澜中。如何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国际文化中保持生机活力,成为文化传承者探索的重要课题。我国杂技表演观念较保守,缺少舞台灵魂,令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淹没了演员的实力,这种种问题制约了杂技的进一步发展。而加强各种形式的杂技科研与推广,是杂技科学化的当务之急。杂技艺术的发展,不可能仅停留在对文艺、体育等行业成果的借鉴上,而是必须通过借鉴、实践后,创造出真正适合本行业需求的新理论,让科研成果形成杂技教科书,在开放中进步。
“对于科学技术的成就,如果不能用文字表达其思潮与动作,则无法推广更无法留传后世。”我国著名桥梁设计专家茅以升曾经这样说过。任何一门艺术的发展,“学”和“术”是不可缺一和脱离的,学是指理论,术是指技术,即理论与实践永远是交替上升的,只有学与术的共同发展,才能向更深层面去探索和追求。杂技同样是一门学、术合一的艺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的制约,使杂技艺术的实践成果不能形成理论的指导,严重阻碍了杂技艺术的发展、传播与传承。由于杂技缺少文化内涵,从而降低了杂技艺术的社会价值,杂技艺术的社会地位自然就难以提高,我国杂技现在还是要在文化修养上下功夫,创作能够影响世界又具有中国意味的作品,树立品牌,长期演出。高科技手段一定要利用,但不能依赖,更不能喧宾夺主。
在发展文化内涵的同时,我国杂技发展也注重加强艺术著作权的保护。我国杂技团曾以几台精品杂技魔术晚会版权为基础,通过版权许可的形式,与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尝试联合出版发行音像制品。这种版权经营探索,初看起来也许非常简单,但是作为中国杂技版权经营的破冰之举,对中国杂技团乃至中国杂技界,在未来海内外市场上提升中国杂技品牌地位的探索过程中,主动掌握话语权、谋求做大做强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对于著作权的保护,会促进我国杂技事业向着更和谐的方向发展。
一切事物的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我国杂技也是这样在发展中完善,在完善中升华,逐渐走向丰盈,走向成熟。“理论是灰色的,艺术之树常青”,相信在无数艺术家的传承与发展中,杂技一定会在国际的舞台上演绎出一边属于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