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刚
摘 要:舞台的音响效果设计及其掌控的音响设施是在声响和观众之间的一座桥梁。音响和诸多艺术形态一样,都是大众文化这根链条上的一个环、一个结、一个不可或缺的扣。不是说什么声音都可以称之为音响,观众期望中的音响是音乐的、乐音的、文化的、精神的和心灵的。声响只是现象,必须经由音响师有的放矢地过滤、筛选,而后放行扩散,让这类谐和音渗入听者心田,与之心有灵犀,心心相印。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厚的文化积累对于音响师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舞台音响;设计;效果
中图分类号:J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2-0089-01
舞台音响效果是针对戏剧演出而言的。为戏剧演出设计配置的各种音响简称“效果”。可分为有源音响效果和无源音响效果两大类。有源音响效果也可称为“现实性音响效果或客观音响效果”,这类音响效果的特点在于无论何时何地出现都有其可靠的根据和来源;无源音响效果也称“非现实性音响效果或主观音响效果”。这类音响效果不需要有实际的来源和依据,而是为了深化全剧内涵,渲染戏剧气氛,刻画人物个性,塑造人物形象而设置的。在戏剧中,舞台音响效果作为一种成分,有机地纳入到演出中,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艺术。
在现今多元化的世界里,各艺术门类相互借鉴、相互渗透拒绝外部势必使自己孤陋寡闻。只有兼收并蓄、吸纳百川,走出去,返回来,才能拓宽视野、开启思维的天窗,在比较、对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差距,以确立自己未来的目标和步伐。一位优秀的音响师一定要置身于音乐的海洋,尽可能多听多看多学多知。
首先,要具备扎实、雄厚的电声理论知识。一套音响设备是由晶体管电路和集成电路构成的,对于设备的电路结构、元件性能、技术参数以及维护保养都要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只有完全熟知它,才能够自如地驾驭它。音响师给机械赋予灵魂,给物质赋予生命,同时对自己掌握的技能接受科学数据的检验和认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盲目性和纯粹地凭经验办事的弊端,使操作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音响设施是物理装置,称之为“硬件”,音响师的耳朵姑且称为“软件”。在实际操作中的许多时候通常凭借耳朵的直接反应和感觉处置现场情况,耳朵的功能尤为重要,直接反映着听众好恶。可见这两只耳朵不独是音响师自己的,更是千百万听众的。平素一定要注意对耳朵的妥善“保管”和“爱护”。做到双管齐下,“软硬”兼备。
其次,舞台音源主要来自演奏和演唱两个方面。谨以戏曲演奏为例,音乐伴奏有多种组合形式:纯民乐几大件色腔大齐奏式;民乐经过配器多声部式;民乐与西洋管弦乐混合编制式;民乐与电声乐器结合伴奏式;民乐与MIDI结合伴奏式等等。音响师面对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组合,根据“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的定律,应当掌握每一种组合形式的特点,应当熟知每一件乐器的性能,声部的组成情况,声部与声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确保乐队本身的总体音响效果,并使乐队演奏与演唱者间的音响效果达到平衡和协调。戏曲乐队与交响乐性质不同。交响乐是纯粹表现自身,戏曲乐队以“伴”为主,演奏者是数量(编制)不等的一群人,演唱者往往是一个人,又是舞台的展现和主体。演奏者的金石丝竹任何一件乐器随时可能威慑到演唱者的血肉之驱———肌肉的喉腔,且不说管弦钹鼓齐鸣时。关于这一点,除音乐部门的掌控之外,音响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所以要准确把握、适度平衡好唱和伴的比例关系。
乐队的演奏有时出现在唱腔,有时出现在道白;有时出现在幕间或配合身段动作表演;有时全体奏,有时部分奏,有时单独奏;有时“铁骑突出”,风啸雷鸣,有时“幽咽泉流”,窃窃私语。为了真正做到强弱适度、恰到好处,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音响师的功力与作用又一次呈现出来。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准确理解编剧、导演、作曲、演员的创作意图、并将其忠实地反映出来。其次,为使每一件乐器、每一个声部的演奏效果都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至善至美,还要学习乐器法。总之,音响师一定要有驾驭全盘、善解人意的能力。
总之,音响师要以高质量的服务,认真地、耐心地、公允地对待每一位演唱者(对待演奏者亦如此),遵循高标准的职业道德。在具体操作中要掌握每一种演唱形态的总体规律、演唱者的风格特点(包括舞蹈),其发声、吐字、气息、共鸣、音色,高、中、低各音区的结构特征,音域宽度及动态范围。然后便于采取相对应的处置措施。要熟悉唱腔旋律、唱词内容,使调音控制与演唱者的感情同起同伏,浑然一体,同呼吸,共命运。对演唱者高音区的频段提升时,使之明快清脆嘹亮但不尖噪刺耳,低音区雄浑厚重而不混浊拖沓。为了保障音响的清晰和丰满度,对于设施要求话筒档次高、宽频响、失真小、大动态。剧场应有良好的声学环境,使演唱效果既有自然美,又有音响美,让两者达到最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1]钟庆文.浅谈舞台音响效果[J].北方音乐, 2010(06).
[2]王悦.浅谈舞台音响效果[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