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相春++董忆
摘 要:朝鲜族动律特征的表现在于长短和呼吸在舞蹈中的运用。传统舞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代表性,通过结合朝鲜族动律特征对朝鲜族传统舞蹈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进行综合性了分析。使得朝鲜族传统舞蹈中的动律特征得以体现,表现出了朝鲜族舞蹈的民族性。
关键词:朝鲜族舞蹈;朝鲜族传统舞蹈;动律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2-0067-03
一、绪论
朝鲜族传统舞蹈的动律是传统民族舞蹈中较难掌握的。它的动律是以气息带动全身,再以动作配合节奏形成的。朝鲜族舞蹈的动律是民族民间舞中最富有的。它涉及到具体动作的内在感知,又体现出了传统舞蹈的情感和民族精神,朝鲜族传统舞蹈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动律特征中得到体现。
朝鲜族舞蹈教育家池福子认为朝鲜族舞蹈动律的顿、抻、伸是掌握朝鲜族舞蹈风格的关键。掌握好了朝鲜族舞蹈的动律,才能对朝鲜族舞蹈赋予灵魂和情感。朝鲜族舞蹈的动律包含有体态、呼吸、屈伸、手臂、弹跳、横移步以及上拨下沉的动律。这些变化多样的动律特征都贯穿于学者们演绎的朝鲜族舞蹈中,它既是难点,也是重点。
朝鲜族传统舞蹈只有通过了解朝鲜族舞蹈的形成和融入其动律特征来表现传统舞蹈,才能掌握其舞蹈的风格和灵魂,因此学术界很重视对它的研究。据目前关于朝鲜族舞蹈动律的研究有三个方面:风格特征方面、核心要素方面、“粘劲儿”方面。 研究者谭俊峰(2011),孙晓燕(2008),郭晓希(2007)是在研究风格特征中一致认为,音乐和长短是动律特征的基础。在内外结合,动静结合中形成了韧、顿、弹、含的动律特点;在核心要素方面:池福子(2010)对动律的核心要素“顿、抻、伸”时间、节奏、力量的分配中进行了研究;“粘劲儿”方面:周虹霞(2009)对动律训练“粘劲儿”的呼吸、节奏、形态进行了研究。
上述研究中解决了朝鲜族舞蹈动律中顿、抻、伸在时间、节奏、力量中对基本动律的掌握,以及动律的“粘劲儿”在节奏、呼吸、形态中的基础动律。他们研究的共同点都是在教学方面对基础动律方面研究;不同的是池福子(2010)是对时间、力量分配中的动律进行了研究,而周红霞是对呼吸、形态动律训练的研究。他们的研究里只是对基础的朝鲜族舞蹈动律进行了研究,适合教学中使用,要想全面了解朝鲜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必须要结合朝鲜族传统舞蹈来对动律特征进行研究。上述研究中由于文献比较有限未发现对朝鲜族传统舞蹈的动律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的资料,这样将会导致朝鲜族舞蹈的传统民族风格特征在理论上的缺失。而在当今社会中,由于传统舞蹈过于守旧,被现在的舞蹈编导们经过了一些改动,虽然焕然一新,但却失去了传统舞蹈原始的味道。
因此,本论文对朝鲜族传统舞蹈的动律特征进行了代表性研究。这样可以让学习朝鲜族舞蹈的舞者,清晰的了解传统舞蹈特性的动律特征;让研究朝鲜族舞蹈的研究者们能更加清晰的了解朝鲜族传统舞蹈中的动律特征。
二、朝鲜族舞蹈动律的特征
朝鲜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强调“圆”和“曲”的造型和律动形态。(向开明,2006)其中动律中的“呼吸”是舞蹈的延续和变化,
朝鲜族舞蹈教育家池福子认为 “顿、抻、伸”,是通过呼吸作为基础来支配身体动作幅度的大小、情绪的变化等,从而体现出朝鲜族舞蹈独特的韵律和风格。它的价值在于,可以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掌握朝鲜族舞蹈的基本动律和风格。较好的掌握顿、抻、伸,自然形成动作的连贯性,是学习朝鲜族舞蹈的基础和前提;郭晓希在《试论朝鲜族舞蹈的风格特征》中提到,朝鲜族舞蹈是长短与呼吸的结合和相互作用,并在各种长短中所形成的韧、顿、弹、含的动律特征;周红霞则在《朝鲜族舞蹈的韵律训练》中提到朝鲜族舞蹈动律的核心是“粘劲儿”,它是一种柔韧的力量,动作欲分开时,一种内力将其拉住,不能分开。向内收时,力将其拽住不让收回;而郭小希、谭俊峰、孙晓燕三位研究者则都认为朝鲜族舞蹈动律,是以呼吸为基础,让内在之动带动外在之动,最后在各种节奏中形成了韧、顿、弹、含的动律特征。
上述前沿研究可见,“长短”和“呼吸“是朝鲜族舞蹈中最主要的动律特征,是以“呼吸带动身体,身体带动四肢”,再以内在的节奏与形体动作的之间的连接所产生的动律。如:“呼吸”是朝鲜族舞蹈的延续和变化,即动作停止了,但呼吸仍在继续。在“长短”中的古格里长短,是朝鲜民族中最具代表性的节奏类型。它的速度较为缓慢、均匀,律动的起伏也较大。朝鲜族舞蹈动律“动静结合”动时,流畅而不断;静时,外停而内动。它是集呼吸、节奏、形态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只有相互运用得当,衔接准确才能体现出朝鲜族舞蹈独具的魅力。
三、朝鲜族传统舞蹈的动律特征
传统舞蹈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仍在民间流传的舞蹈形态,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标志。现约保存着约370余种形态的朝鲜族传统舞蹈。(朴永光,1994)本论文选择了三个在朝鲜族中最常用的也是中国国内最常见的朝鲜族传统舞蹈来进行分析,《扇子舞》是朝鲜族的传统民俗舞蹈、《长鼓舞》是朝鲜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农乐舞》是朝鲜族传统民俗舞蹈。
(一)扇子舞
朝鲜族扇子舞是朝鲜族传统民俗舞蹈。源于巫俗,是巫舞中的一种,扇子是“巫党”(女萨满)所用的道具。巫党行巫,起初用石、铃、鼓等巫具,后起用扇子。(朴永光,1992)而现在使用扇子舞来进行祭祀巫术的活动越来越少,在很多节日中扇子舞也不再以巫术为目的。更多是以此来观赏和娱乐,从而体现当今社会的文化的提高。
扇子舞也由过去的单扇发展成为现在的双扇,以女性表演居多,节奏有古格里、他令等。属男性扇子舞作品的有《闲良舞》、《祠堂舞》等。女子优美、活泼,男子刚劲、潇洒的舞蹈风格。朝鲜族《扇子舞》在行巫时,是左手持扇,右手持铃,一般是一人行巫,一人跳舞。(朴永光,1992)动作狂而无序,即兴成分很大。没有固定的表演模式,是用扇子来配合身体的舞动和反复的开合扇去与神灵对话和通灵。
现在的朝鲜族扇子舞中赋予了编导们独特的情感和形象特征。以及对传统风格的改编和创新。朝鲜族扇子舞中的快开扇强调速度,瞬间开扇,扇子会发出有力的响声。身体要配合扇子,并结合朝鲜族舞蹈的呼吸模式,在开扇前一拍做一个沉气,开扇时使姿态瞬间凝住。扇舞中的“开扇”与“合扇”,要求舞者自身感受扇子开合的过程,把道具当作是身体的一部分,而超出身体的部分是身体的延伸。(法明,2013)
扇子舞在许多民族民间舞里都会出现,但每个不同地区的民族都会有不同动律特征的扇子舞。如:东北秧歌的扇子舞是以“俏”和“浪”为特点。所以它的动律特征可以概括为“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 (罗美蓉,2011)东北秧歌的“浪”体现在上身的动律,“艮”表现在脚下踢步的动律。踢时有力而轻快,落地时脚稳而顷刻停止,东北秧歌踢步的落地与重心移动充分体现了稳、美、浪的动律风格特征。胶州秧歌扇子舞的动律特征是在拧、碾、扭、抻、韧的特点上体现的,它们表现了胶州秧歌的神韵,动作流动舒展,优美柔韧。胶州秧歌扇子舞的节奏多变,力量的表现是不平均的,动作开始是速快闪开,然后是慢慢延伸出去,所产生的一种韧劲儿。
胶州秧歌的“韧劲儿”与朝鲜族舞蹈动律的“粘劲儿”的不同在于,朝鲜族动律是整个过程都很慢,而胶州秧歌出去发力的那一瞬间非常快,之后变得很慢。但是它们又有一种似断非断的韵律特点。朝鲜族扇舞与汉族东北秧歌和胶州秧歌的扇舞都是借助道具扇子的使用,结合了各种动作和风格的编排,使舞者的身体得到拓展和延伸,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和观赏性,而朝鲜族扇子舞给人优美典雅和轻快活泼两种感觉;东北秧歌是以“浪”“俏”和“艮”为动律特点来表现的;胶州秧歌动律的风格特征是流动舒展的,动作优美柔韧,以及慢出快收的节奏特点。因此风格不同之处就是扇子舞独特的动律特征,风格特征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动律特征。
(二)长鼓舞
长鼓舞是朝鲜族传统民间鼓舞,优雅而富有激情。初以男子为主,后从农乐舞的“长鼓演戏“中因长鼓舞有独立的形态和技巧表演,被独立划分出来。使长鼓舞发展为现在的男、女长鼓舞、双人长鼓舞以及长鼓舞群舞等多种形式。长鼓舞的风格女子文雅、优美,男子活泼、潇洒。
长鼓舞用的鼓是高低音两面的,舞者右肩身负重鼓上身就会稍微弯曲含胸,然后整个背部就会呈现反弧线,从而减轻肩的负担,形成了朝鲜族的基本体态。(赵珊,2009)右手持槌敲打高音鼓面,左手手掌拍打低音鼓面,边击边舞。长鼓舞节奏复杂,舞动多变。表演时,舞者的手臂动作柔和,动作与鼓声巧妙的配合,鼓点与各种舞蹈造型相映成辉,动静结合,潇洒流畅。
长鼓舞上身躯干的动律和动作的运行路线多为上弧线和下弧线,均走了一个半圆的路线。下身躯干动律具有韧性和平滑性,在配合敲击的同时,下肢保持平滑,气息性步伐是长鼓舞的最大特点。脚下的动律分为普通步动律和气息性动律,普通步动律是以碎步的行进方式来移动整个身体,没有一丝跳跃感很平稳的移动。而气息性动律是以气息性步伐加上自身呼吸和敲击的长短一致的行进、跳跃、旋转。长鼓舞的典型动作是用力击打两边鼓面,鼓面对手臂有一个反弹的动势,快速吸一口气,屏住呼吸,身体往下沉,开始平稳的移动。
在朝鲜族长鼓舞长短非常丰富,在舞蹈中常用的长短有“古格里”、“礼津莫里”、“中莫里”等等。像“古格里”长短在长鼓舞动律特征中所表现是柔韧、优美,连接性强、情绪饱满、动作舒展。朝鲜族舞蹈的动律如果不能与鼓点的长短达到平衡就会失去和谐、自然的美感,因此在朝鲜族传统舞蹈中的长短是朝鲜族传统舞蹈动律的基础,长鼓舞是和这些“长短”分不开的。掌握好了“长短”也就掌握了“动律”。
(三)农乐舞
农乐舞是朝鲜族传统民俗舞蹈。农乐舞来源有四说“狩猎生活起源说”、“农事祭祀起源说”、“训练农军起源说”和“佛僧乞粒起源说”。倾向性的观点认为,农乐舞是源于狩猎生活后背用于农耕祭祀,再是用于训练农军和佛僧之中,最后逐渐转向民间自娱。(朴永光,2004)传到现在的农乐舞是集自娱性和祭祀性相结合的形态。
农乐舞多用于春节、农作季节等欢庆、娱乐的活动中举行。农乐舞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手持各种乐器的伴奏舞蹈们组成。如:扁鼓舞、长鼓舞、扇子舞等组成;另一部分是以戴面具和装扮成各种人和动物的表演者们组成。如:面具舞、象帽舞等。沿街进行表演和在一定场地进行演出。农乐舞结构复杂并融音乐、演唱、道具为一体,具有综合性、表演性,自娱性等特点。
小鼓舞,是由年轻男子表演的开场舞蹈。
扁鼓舞是一种男、女及多人手持扁形鼓表演的舞蹈,。男子是以群舞为主,鼓声激烈动作刚劲有力,表现出男子的阳刚之气。女子多为独舞,需要熟练的掌握击鼓技巧边鼓边舞,其舞姿优雅表现朝鲜族女性的刚柔并济。
为农乐舞最后压阵的是男子象帽舞。象帽是古代朝鲜族人民在耕作时,将大象毛绑在帽尖上左右摆动,来躯干野兽时演变而来的。舞者们,头上戴有长短两根飘带的斗笠。表演时,舞者频频摇动象帽,边击小鼓边转动飘带起舞。(黄锐,2014)象帽舞的动律是由甩象帽时,结合下肢屈伸步伐所产生的动律。象帽舞迈步时有一腿弯曲,另一腿抬起特点。同样是以朝鲜族特有的“圆”的路线来运动,在动作过程的韧性和收、放、抽、甩的瞬间爆发力,步伐沉稳,不能轻飘。甩象帽是象帽舞中的基本动作,也是其表演技巧中的最独特的地方。象帽舞象帽长长的飘带旋在舞者周围旋转,画出各种美妙的彩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在朝鲜族舞蹈中动律是通过“长短”和“呼吸”的作用来体现的,是朝鲜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在传统舞蹈中风格特征的不同直接影响到舞蹈的动律特征;而朝鲜族传统舞蹈中“长短”丰富繁多,掌握好了“长短”也就掌握了“动律”;扇子舞中开合扇与呼吸的配合,和长鼓舞中的鼓点与舞蹈的结合,都充分体现出了其传统舞蹈中的动律特征。农乐舞结构复杂并融音乐、演唱、道具为一体。具有综合性、表演性,自娱性等特点。能更多的在朝鲜族传统舞蹈中看到的民族风格及民族性。
四、结论
朝鲜族传统舞蹈根据舞蹈性格的区别,来体现了各自独特的动律特征。朝鲜族传统舞蹈的动律特征,是指在传统舞蹈中集呼吸、节奏、形态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相互运用得当,衔接准确。这就是我认为的朝鲜族传统舞蹈的动律特征。在本研究中,只是对朝鲜舞蹈中传统舞蹈的动律特征进行了研究,对于作品、舞种、和课堂教学的研究还有不足之处,还需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池福子.朝鲜族舞蹈韵律中的“顿、抻、伸”核心要素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2010:25-27.
[2]礼锦顺.朝鲜族舞蹈的律动与呼吸[D].1993.
[3]周虹霞.朝鲜族舞蹈的韵律训练[J].艺苑,2009(09):58-59.
[4]谭俊峰.浅析朝鲜族舞蹈风格特点的形成[D].潍坊:潍坊学院学报,2011:44-46.
[5]孙晓燕.浅谈朝鲜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征[D].商丘: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2008:205.
[6]郭晓希.试论朝鲜族舞蹈的风格特征[D].石家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07:105.
[7]王雪莹.浅谈朝鲜族舞蹈的艺术特征[D].沈阳:沈阳音乐学院文化产业创意园,2012:156-157.
[8]池福子.论朝鲜族舞蹈教学的四个重要环节[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2001:69-71.
[9]谭晓玲.朝鲜族舞蹈中的呼吸[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11:60.
[10]赵珊.鼓与舞的和谐美妙——朝鲜族长鼓舞[D].北京:北京舞蹈学院,2009:166-168.
[11]张帅.浅谈韩国传统鼓舞中的柳手鹤步[J].学术教育,2012(05).
[12]法明.浅谈朝鲜族扇子舞的呼吸方式与情感的表达[D].北京:北京城市学院,2013:157-159.
[13]朴永光.韩国传统舞蹈的保存[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文艺所,1994:57-59.
[14]池福子.朝鲜族音乐“长短”与舞性[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1:99-104.
[15]刘小红.汉族民间舞蹈中的扇子的运用[D].金念广州大学,2010.
[16]黄锐.对朝鲜族象帽舞的整体研究[D].成都:四川文理学院,2014:206-207.
[17]法明.浅谈朝鲜族扇子舞的呼吸方式与情感的表达[D].北京:北京城市学院,2013:157-159.
[18]罗美蓉.浅谈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D].音乐学院,2011.
[19]朴永光.析朝鲜族传统舞蹈的形态特征[J].舞论文丛,2004:12-14.
[20]贾安林.舞蹈的动律与风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2:34-36.
[21]薛莲莉.朝鲜族舞蹈形式及风格[D].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体学院,2013:183.
[22]中国民族舞蹈——农乐舞[DB/OL].中舞网.http://news.wudao.com/20110506/238.html,2011.
[23]向开明.严德善.太极“气韵”与朝鲜族(韩)民族舞蹈文化及“韵律”之关联[D].延边:延边大学艺术学院,2002:86-93.
[24]韩贤杰.朝鲜民族传统舞蹈类型划分与教材建构的关系[D].北京:北京舞蹈学院,2004:64-69.
[25]延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M].延边人民出版社,2011: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