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歌浅谈

2016-12-13 19:45周晓坤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11期

周晓坤

摘   要:长久以来,苏轼在词的成就远比他在诗的成就上更为人称颂,本文意在通过对苏轼三首代表诗作:《和陶郭主簿二首》 其二、《东栏梨花》以及《屈原塔》的分析赏析,管窥苏诗的风格与成就,发现苏诗的可观之处。

关键词:苏诗;和陶诗;以文为诗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2-0003-02

一、《和陶郭主簿二首》 其二

和陶郭主簿二首 其二

雀鷇含淳音,竹萌抱静节。

诵我先君时,肝肺为澄澈。

犹为鸣鹤和,未作获麟绝。

愿因骑鲸李,追此御风列。

丈夫贵出世,功名岂人杰。

家书三万卷,独取服食诀。

地行即空飞,何必挟日月。①

初读此诗,暂不看题目,清新之气扑面而来。起句雀鷇音,竹荫静,颇有隐士之风,不免让人想起王中丞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之境,如此幽然之景,跃然而在纸上。读此诗第一句,若观山水画,画中有人,人在画后。此诗分为三层,层层相扣,环环相衔。由景入人,再由人观景,最后引发所想,其中多用典故,典活而不乱,指向明确。骑鲸李和列御寇,指李白和列子,突出了二者的洒脱,也表明作者对这样生活的向往。值得注意的是,“独取《服实诀》”一句,也有颇多解释。“取”字可作选取,也可以作消去。若作为选取,则说明作者想要阅读《服食诀》,从而达到修道的目的。但是笔者更偏重于第二种意思,私以为,这个“取”不妨作“消去”之意,作者不羡列子御风,而追求庄子自在逍遥的境界。若修道则可以仙游,可以御风而行,而作者却说“地行即空飞,何必挟日月”,可知作者并不羡慕御风而行,他羡慕的其实是渊明平静自然的恬淡生活。

然而,若细读此诗,看到这是和陶诗所写,不免也想看一下陶诗如何。

和郭主簿二首 其二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②

陶诗亦是三层,一层点景在清秋时节,二层为人事,即人耳目所感,三层为抒怀之情,自抒己志。如此相比,苏诗纵然高古,亦有不及陶诗之处。佛教云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苏诗可为二境界上品,而陶诗已到第三境也。在陶渊明笔下,万景万物皆有我在,天地万物与我为一,陶诗没有像苏诗那样刻意强调自我,苏诗用了“读”字,于是人的形象就展现了出来,而陶诗则以赤子心观景,一切景色,皆由本心而生。张中行先生评陶诗曰:“憨厚,赤子之心。”③不可不谓至理。由此观之,苏诗“雀鷇含淳音,竹萌抱静节“句也显雕琢。庄子有云:“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苏得鱼意尽也,陶则以忘筌。陶诗之“开”与“冠”字,颇有《十九首》之意,可谓真性情也。而老苏才力甚高,典故化用自成一趣,在其他诗中也不乏各种典故,诸如《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中,“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④信手拈来,堪称诗中王者。

张中行先生说:“苏轼和陶诗多首,追形追神。”⑤实则如此,苏轼健笔一支,才高而诗显,诗中所写多庄子之文,而陶渊明则才高而诗隐,自将庄子之心藏于文中化于纸上。二者可谓殊途同归,诗至高处可与庄子相视而笑。此苏诗之高妙也。

二、《东栏梨花》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⑥

刘熙载《艺概》说,“东坡《题与可画竹》云:‘无穷出清新。余谓此句可为坡诗评语。”⑦足见苏诗以清新为胜。此绝句虽短,却足见苏轼乃作绝句之妙手。起承转合,无一不精。诗以看花起,以观飞絮而承,忽引惆怅为转,最终议论抒情做合。起以近景,于花丛中,为小处;见飞絮满城,此人随絮而行,为大处;后又见东栏之花,此又回归小处也。一波而三折,景色变换之妙,足使其境宽阔。与放翁之“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相比,此境乃有我之境。正如钱穆先生《谈诗》所言,“放翁两句诗,对的很工整,而背后却无人。也不是说完全没有人,只是这个人没有什么特殊意趣。”⑧比之放翁句,苏轼此诗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柳絮飞诗花满城,颇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之意,惆怅之情早已暗藏其中,及至第三句显露出来。作者以雪比梨,反用岑参以梨花比雪。实则梨与雪皆美好而难留之物,梨花虽美,稍纵而逝;飞雪素白,终为泥水。同为零落之物自当惺惺相惜,生命之意恰在此中,引人惆怅。最终以清明结尾亦大有文章。笔者愚见,清明非是清明时节,亦有高尚品德之象征。孔子论诗曰:“告诸往而知来者。”意在读诗要有丰富的联想,这种联想可以不必与诗的本意相同。《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而得名。”此诗未必单单感慨人生变迁,万物洁齐,亦是诗人自比。当然,此句最主要的还是抒发人生如梦的感慨,纵然苏轼豪气纵横,也难免有文人的多愁善感,苏轼曾有《西江月》云:“世事一场大梦”,又有“人生如梦”之感,此与道家所说,人生之短,人世之长,有同工之妙。

此外,苏轼诗秉承的依旧是宋诗以理胜的传统,一首诗总在最后点出人生哲理。禅宗顿悟的思想,给中国文人提供了极大的联想空间。苏轼最后一句给我们揭示出一种人生的道理,引人产生思考。《琴诗》更得禅宗之法,值得反复咀嚼与思考。唐人诗以血泪成,宋诗以思辨成,故读唐诗应重感情,而读宋诗则重在感悟,正如禅宗的第一义“不可言”一般,需要我们仔细体悟。而苏轼精通禅宗,尤多哲理思辨,在阅读时需仔细思量。

三、《屈原塔》

屈原塔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⑨

此诗虽长,却也易理解。但是此诗体现了苏轼的一种诗词观,即以文为诗。赵翼《瓯北诗话》:“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亦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⑩以文为诗实则是用古文笔法写入诗中。东坡此诗,采用山水游记的笔法,登屈原塔吊古抒怀,前六行描写了楚地人民纪念屈原的风俗,大胆想象,各种手法铺陈而来,如“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既描绘了楚人赛龙舟的壮观,更夸张地显示了人们对屈原的尊崇;七到九行,作者猜测了屈原塔的来历,介绍了背景;最后一节展开议论,表达了对屈原的赞扬,也显示了作者的部分矛盾心理。如果把这首诗歌加以扩充,足可以和王荆公的散文游记相提而论。对景怀人,描绘景物,议论抒情一气呵成,融于诗中。钱锺书先生《宋诗选注》:“(苏轼)作文应该像行云流水或泉源涌地那样自在活泼,可是同时候很谨严的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11 看这首《屈原塔》,诚如钱先所言。

另外,曹丕曾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以文为诗,更体现出了诗的一种教化作用。在此诗中,作者感叹屈原,实则在抒发自身感情,旨在强调忠君爱国之心。难怪宋神宗有“苏轼终是爱君”的感慨,苏轼和屈原的思想可谓是一脉相承。苏轼在此诗中体现出了一种人生虚幻,不需追求功名的思考,也体现出了一种忠君爱国思想,这种矛盾的思想在本诗中也体现了出来,如此忠爱之情更甚。虽是短诗,也足彰显作文之张力。语言简单明快,用典准确不生僻,可知苏轼以文为诗之妙。

正如叶燮《原诗》中:“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12 观一叶而知秋,从这三首短诗中,也足见苏轼独具匠心,诗法之妙。然而,苏轼诗多用典故,而且有时近乎口语,所以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如此评价:读子瞻文,见才矣,然似不读书者;读子瞻诗,见学矣,然似绝无才者。13 总的来说,苏轼的诗名被他词名掩盖,但是苏诗仍有很多可观之处,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探赏。

注释:

①④⑥⑨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全集(共八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2350,578,729,22.

②陶洲明著,逯饮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5:35.

③⑤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怎样赏诗[M].北京:中华书局,2012:11.

⑦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86.

⑧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怎样赏诗[M].北京:中华书局,2012:24.

⑩11 赵翼.霍松林,胡主佑(校).瓯北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43.

12 叶燮,沈德潜.孙之梅,周芳(批注).原诗 说诗晬语[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24.

13 王世贞.陆洁栋,周明初(注).艺苑卮言[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72.

参考文献:

[1]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全集(共八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

[2]陶洲明著,逯饮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怎样赏诗[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赵翼.霍松林,胡主佑(校).瓯北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6]叶燮,沈德潜.孙之梅,周芳(批注).原诗 说诗晬语[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7]王世贞.陆洁栋,周明初(注).艺苑卮言[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