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磊
21世纪以来,中国国家与农民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与农村、农民的互动中,国家从“汲取型”向“给予型”转变,在此过程中,提升信息管理能力就成为新时代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关键。《数字下乡:农村精准扶贫中的技术治理》一文,以国家扶贫开发为例,剖析了精准扶贫中的数字技术及其对治理转型的意义。扶贫开发三十年来,扶贫单位不断缩小,形成了精准扶贫的治理策略,但从中央到基层,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数字技术的目的即在于解决这种不对称。然而,数字技术的生产体制存在许多漏洞,一方面数字下乡未能突破基层干部的信息垄断,另一方面,数字的系统化未能保证数字信息与真实的治理过程完全同步,并且在考核压力下,基层干部往往为了完成脱贫指标,通过“统计加估计”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有逻辑地”修调。同时,信息向上传递的漫长过程也为数据失真埋下伏笔。于是致使数字下乡实际上并未实现真正的数字在地化,扶贫数据未能触及深层的乡村社会权力结构和社会生活生产过程,而是悬浮于乡村社会治理和乡村的集体与私人生活之上,数字技术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并无现实的决策价值。因而作者指出,在现行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决策者与执行者间的信息不对称并未得到真正解决,如何真正使数字技术服务于精细化的基层治理仍有待思考,否则徒具形式而缺乏实际意义的数字不仅无法增进治理绩效,反而会造成社会治理的阻碍。
《社会学研究》2016年第6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