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娟
【摘 要】 本文以西安翻译学院大一5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测试进行体适能教学前后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等各项指标数据表明:体适能课程锻炼在降脂和体形塑造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建议在大学普及体质测试知识讲座,使大学生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
【关键词】 体适能;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建议
国家的未来靠新一代年轻人创造和实践,所以健康的身体是当今大学生完成使命的最重要的前提。大学生体质健康是学生个体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更是国家与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但近几年来,各个高校常常被报出在800米或是1000米测试中学生猝死的新闻。根据相关大学生体质监测报告显示,由于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大部分青年人在迷恋网络游戏及手机各种交友软件等等,长期停滞在电脑和手机状态,长期缺乏身体锻炼,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在不断下降。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实施是为获知现今大学生的体质现状,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推进学校体育工作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教育部对全国普通高校下达的硬性工作任务与大学体育基础性工作。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体质健康测试实施必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监测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每项措施。因此世界各国政府与教育机构十分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工作,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也是学校体育研究主要内容。我国高校大力开展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但是得到的效果不佳,学生的体质状况没有得到提高,这说明实际的体质健康测试过程中依然存在不足。体质健康测试是否达到了促进学生体质徤康的目的,应引起我们的反思。
西安翻译学院体育部领导和老师们针对如何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诸多方面思考良多,最终决定以大学一年级学生为主体进行体适能的锻炼。体适能是Physical Fitness的中文翻译,是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提高体能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敏捷训练,力量训练,爆发训练等,通过以上方式来强化身体机能。体适能分为两种,健康体适能与竞技体适能,我们的体适能课程主要围绕健康体适能展开,其中主要针对提高学生的身体形态、肌力和肌肉耐力、心肺耐力又称有氧耐力以及提高学生的柔软素质。本次研究主要是在大一学生体育课课程中加入以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锻炼,提高学生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心肺功能指标(肺活量)、身体素质指标(坐位体前屈、50米、800米、1000米、引体向上、立定跳远)等身体素质,从而达到在真正的测试中提高成绩的目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西安翻译学院2015级50名大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数据库系统检索,查询相关文献资料,以及通过大学生体质健康网查阅历史数据和在数据测量方面的文献资料。
(2)体质测试法。对西安翻译学院2015级50名大一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取得相关数据。主要测试项目有:身体、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米、800米(女)、1000米(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
(3)数理统计法。运用比较法、系统分析法、统计法将调查所得数据输入数据库,进行运用统计 SPSS18.0 软件分析。
(4)逻辑分析法。对体适能锻炼前后的测量结果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讨论,在深入到研究结果上最终得出结论。
二、结果与分析
1、实验前后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重)的变化
体适能的锻炼是一项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长期有氧锻炼能够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身体形态,促进体型的匀称发展,并且有利于减轻脂肪在体内的大量堆积,增加瘦体重,从而到达强身健体的目的,使身体向健、力、美的方向转化,对于现代大学生由于缺乏运动,营养失衡而引起的肥胖现象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表1 体适能课程教学内容(总学时32,一周2学时)
敏捷训练 力量训练 爆发训练 耐力(肌肉、心肺有氧) 柔韧训练
学时 2 3 3 12 12
百分比 7.2% 9.7% 9.7% 36.7% 36.7%
通过教学实验,实验前后身体形态指标统计结果(见表2),这50名大学生(男,女)身高变化不大。主要原因:一方面实验时间较短;另一面大学一年级学生平均年龄都在 18 岁左右,身体发育已经进入缓慢期,所以在实验中这50名学生的身高略有增高,大多数变化不是很明显。但在体重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从均重56.95kg 降到 55.73kg(P<0.05)。(见表2)
表2 实验前后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重)的变化(n=50)x-s
身高(CM) 体重(KG)
实验前 160.5—5.32 56.95—5.52
实验后 160.6—5.28 55.73—6.23
P > 0.05 < 0.05
2、实验前后身体机能的变化(心肺功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
实验前后学生身体机能(有氧耐力和身体素质指标)的变化十分显著,表3实验前后的数据显示,这50名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均有了一定的提高,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50 米,800 米和1000 米几个方面的指标均有所提高,特别是立定跳远(P<0.01)和肺活量(P<0.03)指标提高非常显著。这说明经过一学期体适能课程训练后学生的身体机能均有提高和改善。而在引体向上测试数据中发现,体适能课程中针对提高这一项的锻炼方式单一,对其影响不是很明显(P>0.05)。
表3 实验前后学生的身体机能指标(身高、体重)的变化(n=50)x-s
肺活量(ml) 坐位体前屈(cm) 仰卧起坐(个) 引体向上(个) 立定跳远(cm) 50米(s) 800米(s) 1000米(s)
n女:n=32 男:n=18
实验前 2480-35.56 7.58-2.52 18-2 5-2 1.68-0.18 10.02-0.52 256.45-29.83 254.87-18.25
实验后 2790-37.82 8.56-3.21 22-5 7-3 1.98-0.20 9.52-0.56 246.79-24.85 239.87-20.71
P < 0.03 < 0.05 < 0.05 >0.05 < 0.05 < 0.01 < 0.05 < 0.05
分析体适能课程教学的特点可知大学一年级体适能课程主要以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专门性训练,掌握体适能的基本技术、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为目标,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奠定良好基础。其中,有专门针对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性的练习,以跑、跳和放松锻炼模式为主,原地单、双脚支撑平衡练习、40—60米单脚跳往返跳练习、上下肢肌肉韧带拉伸与站姿柔韧练习等等,对于锻炼学生下肢力量和柔韧性都有很大帮助,在体侧中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这两个项目中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针对锻炼学生腰腹力量的部分,主要采取俯卧撑、平板支撑和仰卧起坐的方式。
在跑的专门性练习中,开展慢跑、行进间走、跑、中速跑和快速跑相间的变速跑,短距离快速折返跑、以及主要以中长距离耐力跑为主要运动形式,对于学生提高心肺耐力、有氧耐力有很大帮助。西安翻译学院地理位置处于南高北低的不规则校园场地,这就要求学生经常在上坡和下坡以及花园等不规则的地形之间进行运动,经常会有奔跑、跳跃、扭转等动作对学生的腿部力量也有较大的提高作用。长期运动会提高学生下肢力量,但对于上肢力量的练习比较缺乏,导致学生引体向上成绩提高不明显。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从体重指数变化上看体适能课程前后学生体重减少幅度有显著差异(P<0.05),可见,体适能课程对学生体重有着较大的影响。经过一学期的体适能系统和专门性的锻炼,说明该课程对学生身体形态有着明显的改善,有很好的降脂作用,有助于大学生的塑造良好体形。
经过一段时间体适能课程系统的锻炼后,学生肺活量测试、50米、800米和1000米等几个方面均有相当的明显的提高,特别是立定跳远和肺活量这两项的成绩有显著提高,但引体向上无显著变化。
本次选用的以西安翻译学院2015级大学一年级的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检测中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实验证明,体适能课程可以使得学生在享受快乐体育的同时不断改善身体形态和提高身体机能。
2、建议
建议在大学生一入校后就开展关于大学生体质测试的相关知识讲座,就大学生体质测试的目的、意义和测试内容以及重要性给同学们都讲解清楚,使得在体质测试之前让学生对大学生体质测试有清晰的了解。改善以往学生对于体质测试的盲目性和盲从性,从主观上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从而提高测试成绩。
应在体适能课程中增加上肢力量的针对性训练,尤其对于男生而言,提高引体向上项目的及格率,同时积极开展体适能锻炼对人体的不同影响作用的研究。
本研究表明,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开展体适能课程可以有效改善学生身体形态和提高学生身体机能,从而提高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相关兄弟院校可以效仿。交流学习,共同进行教学创新,为不断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体适能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N8rEpgHuh088J-w51dX2RtOdEAaIkloOBOr.
[2] 单绿叶.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和体脂的影响[J].浙江体育科学,2010(3)125—127.
[3] 张园.定向运动课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研究[J].体育世界,2011(10)71.
[4] 石建碧,唐锦.中长跑运动对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影响[J].华章,2011(3)173.
【作者简介】
石 娟(1984-)女,汉族,山西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西安翻译学院体育部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和体育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