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图书馆微服务体系

2016-12-13 02:23:44钟海艳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服务平台服务体系微信

钟海艳



构建高校图书馆微服务体系

钟海艳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安徽 阜阳 236031)

微时代的到来不仅在改变着我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也给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图书馆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构建高校图书馆微服务体系。

微时代;微服务体系;高校图书馆

Web2.0时代,互联网与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电子智能产品的大量普及;伴随而来的微博与微信的悄然流行,则刺激了微阅读和微书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构成了当下微时代的信息文化背景。海量丰富的信息、简洁短小的内容、注重互动的交流方式、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行模式则构成了微时代各种新媒体信息的共同特征。在这样一个先进、开放、宽松、自由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需要对微时代自身价值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这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既是冲击与挑战,又有着无限的发展机遇和潜能。高校图书馆应积极迎接新的历史课题,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与创新“微服务”途径,推动高校图书馆微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微时代关于高校图书馆微服务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微时代的兴起,微服务理念逐渐被应用到图书馆实践工作和研究工作中。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微图书馆微服务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笔者以“主题=微时代 and 主题 = 图书馆 (精确匹配) ”为检索条件,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16年3月之前公开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得到相关论文49篇。其中2012-2015年分别为1篇、5篇、12篇和31篇,从图书馆微服务研究论文年度分布表(图一)可以看出,图书馆微服务自2012年被应用到图书馆研究工作后,近几年的研究势头呈稳步增长趋势。

东北师范大学的刘丽萍和庞彩云,在2013年发表的《图书馆微服务研究》一文中,从图书馆服务的微动力、微方式、微内容、微态度和微组织结构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图书馆服务的创新策略[1]。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家莲,在其2012年发表的《全民阅读语境下高校图书馆微书评应用研究》一文中,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书评引领全民阅读的方式,以及做好微书评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在文中预言微书评将会成为高校图书馆引领全民阅读活动的新贵[2]。黑龙江省图书馆的王晓芳,在《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一文中,为我们提出了图书馆在微时代背景下创新服务策略的方式,包括构建微博体系、拓展微信服务形式、适应与引导微阅读等[3]。

二、高校图书馆微服务

上海赞禾公司2002 年针对如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化服务,提出了“全构架、微服务、多应用”的营销理念,首次将微服务的理念带入人们的视野。随着微服务理念被应用到各行各业,高校图书馆也开始顺应时代潮流,将微服务理念应用到图书馆具体工作中,为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模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注入新的理念。那么什么是微服务呢?微服务就是中小企业利用微博、微信等第三方应用平台,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实现营销策略的一种服务提供方式,是一个新兴的提法,强调的是一种依托通信和网络技术实现的服务理念。

在如今这个微博、微信充斥人们生活的时代, 2014年我国成年人平均每天利用各种移动设备进行阅读的时间如图二、图三所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量的成年用户被各种携带方便、体积小、阅读不受时空限制的移动电子设备所吸引,浅阅读、微阅读等各种碎片化阅读模式成为人们日常阅读的主要方式。在实践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标题党盛极一时,使得各种快速更新的网络信息资源极大地压缩了信息本身的真实性。

图二 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新兴媒介时长

图三 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对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

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引导和培养大学生阅读兴趣的重任。为此高校图书馆既要利用微信、微博聚集用户的能力来开展信息服务,对抗碎片化阅读,也要顺从微时代的行事规则,利用社会资源或者图书馆剩余资源切切实实地开展微服务,使微服务成为传统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也使高校图书馆能够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进而让大学生重新回到图书馆的怀抱。所谓图书馆微服务,就是在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包括以用户为信息接收中心和以用户为信息扩散中心),依托各种新媒体信息技术,通过便捷的移动通讯设备,为用户提供图文并茂的细致化的、个性化的、全方位的服务[4]。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微服务作为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为广大学生读者提供新型信息服务的一种方式,在服务的目标和理念上与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是一致的。

三、构建微时代高校图书馆微服务体系

高校图书馆微服务体系是在传统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以微服务平台为基础的,包括微用户服务、微资源建设、微服务人才培养等的新型信息服务体系。

1.构建基于新媒体的微服务平台

微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微服务,构建基于新媒体的微服务平台是关键。没有微服务平台,那么高校图书馆开展微服务就是无水之鱼、无源之水,微服务也就成了无稽之谈。微服务平台是指高校图书馆利用新媒体及新媒体技术实时性、互动性的特点,依托微博、微信、QQ群等现代化通信工具,实时向在线读者发布图书馆新书数据、服务指南及各种新闻公告的信息发布平台。由于微服务平台深受大学生读者的喜爱和追捧,高校图书馆通过微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微服务,能够扩大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又由于微平台在互动性、辐射面和传播速度方面具有其他平台无法替代的优势,构建基于新媒体的微服务平台,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及时、准确的传递各种藏书信息。目前,高校图书主要依托以下微服务平台:

微博:微博是用户以个人为中心利用WAP或WEB等客户端组建的一种社区,是微型博客的简称,它通过发布或分享简短精湛的各类实时信息,进行广播式的网络传播。目前,用户使用较多的有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等。国内高校图书馆应用微博开展读者服务始于2010年,至2011年底已基本形成规模。截至目前,仅在新浪开通官方微博的高校图书馆已过百所[5]。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各大名校图书馆都开通了微博服务。

微信: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自主研发的具有专业化的运营团队、高学历化的用户群、多样化的信息表现形式、巨大的成长潜力等特色的新媒体移动应用程序。腾讯发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指出:微信用户平均年龄只有26岁,有86.2%的用户集中在18-36岁之间;而学生用户则占总用户的19.7%,并被作为微信用户分布比例比较集中的四类职业之一被提及。高等院校是青年人和高学历人才聚集的场所,作为信息服务中心的高校图书馆,急需适应时代需求,建设新型信息服务平台——微信平台。赵玉明等人进行的针对“211工程”院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调查发现:全国除港澳台外,内陆31个省级行政区的114所“211工程”高校中,涉及25个省级行政区的78所高校图书馆已开通了图书馆微信平台服务[6]。

2.开展基于微平台的微用户服务

首先,实行微荐购,提高馆藏资源的读者适用度。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普遍存在图书馆资源与读者需求的供需关系不对称现象。这与图书馆传统的采购模式存在必然的联系。传统的采购模式更多的依赖馆员的主观判断,无法精准把握读者的阅读需求,不仅造成了资金、空间和人力等资源的浪费,还使得图书馆图书逐步走向无人问津的处境,最终导致图书馆服务效能不高。文化部在2012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图书流通率统计中发现:全国有将近60%的图书从进入图书馆的那一刻起就无人问津。微荐购的出现,为提高纸质图书流通率和读者满意度找到了出路。作为微时代的个性化图书采购方式,微荐购是指图书馆管理者通过微服务平台,收集读者的需求信息,并予以满足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购买的图书能够符合读者需求,减少了滞架书,不仅能够提高文献采访工作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还能够提高文献借阅率和图书流通率。

其次,利用微阅读,开展馆藏资源导读微服务。微阅读是由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爆炸性增长的信息资源和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共同催生的,以微博、微信、手机报、口袋书等新媒介为代表的,一种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进行的,不受阅读媒介、阅读内容、阅读环境限制的新型阅读方式。数据显示:有过半数的手机阅读接触者进行过微信阅读。随着微阅读的流行和日益普及,高校图书馆在微时代应积极把握大学生群体的阅读趋势和动向,积极引入微阅读服务,通过撰写大学生读者喜闻乐见的微书评、微推荐等,为大学生读者做好馆藏图书的推介。

3.丰富图书馆微资源建设

图书馆微资源包含了信息发布、活动传播、分享交流、服务推广、知识普及、业界资讯和公益信息等各个方面,这些资源是连接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读者的一座桥梁。高校图书馆不仅要针对不同的微服务平台收集个性化的微资源,更要考虑大学生读者的学习、休闲等需求,充分运用现代通信技术,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拍摄或制作微讲座、微视频、微书评等,使微资源内容更充实、素材更生动,从而增加资源的“吸睛”度,使微服务达到预想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线下活动,对微资源进行一定的宣传和推动,从而提升微资源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高校图书馆也要在尽量保持已有微资源的稳定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新资源的更新频率和质量,使微资源建设具有一定的活跃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保持对微资源的关注和使用。

4.培养微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图书馆开展微服务,培养微服务人才队伍是关键。要培养一支能够满足微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微服务需求的“懂技术、善营销、会管理”的人才队伍,首先要明确微服务人才需要具备的业务素养。微服务人才不仅要熟悉并掌握各种微平台的使用与维护、熟悉馆藏资源状况、了解大学生读者的兴趣、具有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热爱读者服务工作,还需要具有多学科背景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一定的活跃度、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宣传策划活动的能力等。其次要鼓励和组织微服务人才参与相关业务培训,通过专家授课、学术交流等形式,掌握微服务技术及其应用技巧,更新知识体系,游刃有余地开展微服务。再者,引进竞争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引导馆员根据岗位需求,积极学习新技能,提高业务素养。这不仅有利于馆员的培养、管理和开发,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是实现微服务人才队伍良性运转的有效途径。

构建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微服务体系是一项综合工程,其中构建微服务平台是基础,开展微服务是目的,培养微服务人才队伍是保障。随着时代变迁和发展,高校图书馆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应用新的技术成果,探讨新环境下管理和服务的新模式,使传统服务方式与微时代新的服务手段相结合,构建包括微平台搭建、微用户服务、微资源建设、微服务人才培养等在内的新的微服务体系,使高校图书馆服务与时俱进,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

[1]刘丽萍,庞彩云.图书馆微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4):60-63.

[2]王家莲.全民阅读语境下高校图书馆微书评应用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2(12):72-74.

[3]王晓芳.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4,05:79-81.

[4]刘丽萍,庞彩云.图书馆微服务研究[J]. 图书馆建设,2013(04):60-63.

[5]应红丽,李雨桐.运用微信微博提升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以宁波市公共图书馆为例[J].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5(12):39-43.

[6]赵玉明,明均仁,高凯.“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应用与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5(15):17-23.

Micro-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Zhong Haiyan

(Library, Fu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uyang, Anhui 236031)

The advent of microage not only changes our way of reading and reading habits, but also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nllenges to university libraries. University libraries should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 of era development and actively construct micro-service system in order to supply better servive to the readers.

microage; micro-service system; university library

G25

A

1672-4437(2016)04-0090-04

2016-07-22

安徽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基金项目(TGW14B45)。

钟海艳(1982-),女,安徽界首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馆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服务体系微信
密码服务平台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38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人大建设(2019年5期)2019-10-08 08:55:18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32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