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 琪,张思远,焦必宁
关于枇杷膨大剂的科学解读
文/方 琪,张思远,焦必宁
膨大剂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枇杷生产中合理使用可以提高着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但由于有些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导致出现了落果、裂果以及畸形果等不良现象。有些消费者也对使用膨大剂的果实产生了质疑。通过对枇杷中膨大剂残留的检测与评估,发现正确使用膨大剂,对人体健康是无害的。
膨大剂,俗称“大果灵”,也叫“膨大素”,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质合成,提高着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在生产上合理使用膨大剂,不仅能大幅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进农产品品质,还能增进作物的抗逆性和延缓衰老,使农业生产省工、节本和高效。
多数果农表示,枇杷栽培过程中不使用或者很少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枇杷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使用的膨大剂为氯吡脲 (N-2-氯-4-吡啶基苯-N-苯基脲,CPPU),属苯脲类物质,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允许使用氯吡脲,而且氯吡脲的毒性和残留量较低,对人体健康影响小,因此,欧美等发达国家将其列入不需要进行毒性管理清单。在我国,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植物生长调节剂按照农药实行登记管理。通过数据库查询,发现氯吡脲在枇杷、葡萄和猕猴桃等作物上进行了登记,也有相应的残留限量标准,因此,在这些水果上是允许使用氯吡脲的,但是氯吡脲的残留值不得超出限量标准。合理使用氯吡脲,可以促进果实增大、提早成熟、提高产量,而过量、多次使用则可能对果实品质产生影响,造成经济损失。
最大残留限量(MRLs)指的是在食品或农产品内部或表面法定允许的农药最大浓度,以每kg食品或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毫克数(mg/kg)表示。综合国内外各项标准来看,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和美国没有对枇杷中氯吡脲的MRL值进行规定,而中国、欧盟、日本对枇杷中氯吡脲的MRL值分别为0.05、0.01、0.1 mg/kg。(见表1)
根据农业部柑桔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重庆)对枇杷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氯吡脲检出率低,检出值仅
0.01 mg/kg,远低于我国限量标准。按照我国关于氯吡脲的无可见有害作用剂量标准每天0.07 mg/kg体重,即一个60 kg成年人每天要摄入4.2 mg的氯吡脲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按照检出值0.01 mg/kg计算,一个60 kg的成年人要食用420 kg的枇杷才能达到4.2 mg氯吡脲的摄入量,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根据目前枇杷中氯吡脲的检出水平,不存在消费风险,是安全的。
表1 常见农产品中氯吡脲最大残留限量值 mg/kg
枇杷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一种特色小品种果品。每年初夏时节,各地枇杷纷纷上市,怎样才能选购到鲜嫩多汁、口味香甜的枇杷呢?主要有以下几招:一看整体,要挑选茸毛完整、果粉保存完好的枇杷。枇杷表面一般都会有一层茸毛和浅浅的果粉,保存完好就说明在运输过程中没受什么损伤,比较新鲜,其中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含量也比较高。二看大小,挑选中等大小的枇杷果实,口感会更好一些。三看颜色,颜色越深的枇杷,成熟度越好,口感也更甜,风味浓郁,而色彩淡黄、发青、果肉硬、果皮不容易剥开的枇杷,都是不成熟或非正常成熟的枇杷。此外,膨大剂过量使用的枇杷,细胞分裂生长发育会因内源激素产生不平衡,不同组织部位就会发展不平衡,激素会加快某一部位的生长,导致枇杷底部的凸凹部分出现畸形,这也可以作为挑选枇杷的参考。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农业部柑桔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重庆)/农业部柑桔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400712)
方琪(1987—),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水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E-mail:fangqi@cric.cn
2016-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