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香蕉生产格局变动解析

2016-12-13 04:59周启凡顾天竹
中国果业信息 2016年11期
关键词:枯萎病香蕉广东

文/周启凡,顾天竹

产业论坛

我国香蕉生产格局变动解析

文/周启凡1,顾天竹2

【导读】 2003—2014年,我国香蕉生产格局发生较大变动。广东、海南等传统优势产区种植面积不断萎缩,广西、云南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香蕉产区转移的趋势愈加明显。根据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2003—2014年相关数据,结合各地生产实际情况,发现自然灾害是这种变动的主要原因,而气候条件是生产格局变动的基础,成本上升则是其客观原因。

香蕉是亚热带、热带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我国香蕉生产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和海南等地。近10年来,广西和云南的快速发展削弱了广东和海南等传统产区的优势,对香蕉价格乃至整个产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相关研究涉及到我国香蕉产业的各方面,有学者分析了我国香蕉价格波动及果品产销的情况[1-2],不少学者都认为各主产区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如香蕉种植以小规模散户为主,生产效率不高,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以及基础设施较差等[3-4];随着香蕉产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不少学者开始关注中国香蕉国际竞争力的问题,并与东盟各国对比,从多方面提出了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措施[5,6];香蕉产业组织模式和生产效率等方面,有学者认为我国香蕉产业构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基本保证了产业稳健、可持续地发展,在单产和产量方面仍具有很大潜力,但种植品种区域间差异小、深加工水平较低、贮藏与流通环节受限、产业组织化发展程度低、品牌建设缺乏国际知名度等依旧阻碍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7-11]。同时,关于香蕉生产区域布局变动的研究较少,而开展相关研究,对我国优化香蕉产区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以及制订相关生产与贸易政策具有现实意义。

一、香蕉产业变动情况

2013年我国香蕉(含芭蕉)进口量为58.26万 t[12],占同年全国香蕉产量1 208.80万 t的4.82%,虽然各年香蕉进口量波动不一,但平均占比保持在10%左右。由于我国香蕉绝大部分内销,进口量对香蕉生产格局的变动影响较小。因此,采用单位面积产量、总面积和年产量等3个指标来研究我国香蕉主产区的变动特征。

单位面积产量。广东、福建历年的单产变化波动比较小,而广西、云南在波动中上升,尤其在2012年均有不小的飞跃,增幅分别为46%和62%。海南的单产变化波动较为频繁,2003—2007年和2011年前后尤为明显,从2003—2014年增幅仅为21%,而广西和云南的单产增长幅度分别为68%和107%。自2012年起,海南、广西和云南的单产水平超过了广东和福建(见图1)。

总面积。由2003年的25.55万 hm2到了2014年的36.82万hm2,12年间增加了11.27万hm2,增幅44%。云南增幅最大,从1.51万hm2增加到11.33万hm2,其次广西从5.12万hm2增长到10.67万hm2;广东、海南和福建的种植面积呈现递减的趋势。其中,广东省种植面积从2011年的12.55万hm2下降到2013年的8.67万hm2;海南从2003年起不断上升,至2011年达到最大面积6.52万hm2后逐年下降(见图2)。

年产量。在单产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年产量主要取决于面积的增减。广东省香蕉产量从2003年起一直保持增长趋势,2012年起开始下降,近年趋稳。海南省的情况和广东省类似,

只不过在2003—2012年间经历了更多的波动,也从2012年起产量开始下滑。广西和云南的香蕉产量一直保持着增长的趋势,云南省在2012年超过广东、广西,成为年产量最大的省份。福建省产量平稳,近年来有下降趋势(见图3)。

图1 2003—2014年我国五大香蕉产区单产变化

图2 2003—2014年我国五大香蕉产区面积变化

二、香蕉生产格局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香蕉生产自然条件因素。根据农业部《香蕉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7—2015年)》[13],海南全省,广东的粤西、珠三角、粤东,福建的闽南,广西的桂南、桂西南,云南的滇南是我国香蕉优势区域。近年来,云南、广西的香蕉生产的优势开始显现,原因有三:一是云南、广西受香蕉枯萎病灾害的影响较小,而广东、海南都因为香蕉枯萎病蔓延导致主产地转移[14],其中海南省香蕉种植面积由种植高峰期的5.33万hm2(80多万亩)锐减至2万 hm2(30多万亩),主产地从南向北迁移,目前南部种植面积已不足0.33万hm2(5万亩);二是随着我国香蕉产业“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云南、广西的区位优势凸显,两地香蕉生产的生态环境条件优越[15];三是云南、广西两省区的寒害、台风等气象灾害风险较福建、广东乃至海南要低,如广东粤中地区频繁发生冬季低温,适宜香蕉种植的粤西地区台风登陆次数占到全省的45%,风害较为突出,而海南也因为连年的台风灾害,香蕉种植逐渐减少。

生产要素投入因素。2003—2014年间,全国五大香蕉产区的生产成本在波动中增长,其中2008—2011年出现了较大变动。各类生产要素中,人工成本增幅最大,2014年与2003年相比,增幅最大的为海南省,为427%,最小的为福建省,为283%(见图4)。在劳动力成本日趋增长的情况下,海南和广东在香蕉上市高峰期甚至出现用工荒的局面。云南省香蕉的大面积种植开始于2005年,并且每年以0.67万hm2(10多万亩)的速度扩张,土地租金日益上涨,成为生产成本增加的最大因素。此外,自然灾害频发也是导致成本增加的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特征因素变量。一

是生产技术水平差异的影响。十多年来,两广和福建等香蕉传统优势产区,在香蕉优良品种组培苗的推广应用方面比较成功,但在香蕉节水环节、果实护理技术、采收技术、施肥技术乃至病虫害防治方面,逐渐落后于海南和云南。二是比较效益变化的影响。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因受枯萎病和种植环境恶化的影响,导致香蕉生产比较效益低下,不少农户选择改种其他作物或者从事非农产业,进而引起了省内的香蕉产地变迁,同时食物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也在变动,香蕉量的消费已逐步转变成质的消费。三是资本流动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之前海南香蕉零星种植,效益低下,90年代后期开始内地不少专业户和投资者陆续来到海南投资热带高效农业,海南香蕉产业得以发展起来。2003年,受限于土地资源,海南众多香蕉企业到云南考察,发现当地种植条件得天独厚。此后海南和两广的不少种植户和经销商纷纷投入云南香蕉生产,使得云南香蕉产业快速发展。

图4 2003—2014年我国五大香蕉产区生产成本变化

三、结论及建议

加强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工作。广东和海南香蕉产业发展相对较早,种植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增施化肥、就地掩埋套袋等行为破坏了土壤,最终导致了化肥量增多而产量不见增长的恶性循环。种植面积不断扩张的广西和云南应吸取广东、海南的教训,加强枯萎病的防治工作。在当前抗病或耐病品种品质不稳定的情况下,土壤的改良以及适当的轮作能够减轻枯萎病的发病概率,提高植株的成活率。相关职能部门应制订政策,组织专员从源头封堵枯萎病,同时对病株加以销毁。

选育并逐步推广种植新品种。目前来说香蕉枯萎病不可根治,防治的效果也仅表现在局部的控制。更严重的是,镰刀菌的生存能力非常强,在土壤中的存活期最长可以达到20年。因此对抗枯萎病还是要以抗病或耐病性强的品种为主。一方面要加强对抗病新品种的研发,找出能够让消费者接受的品种并加以推广。另一方面,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多品种的经营能适当分散种植风险,同时也能为将来种植品种选择的方向提供思路。各地应该培育出有本地特色的香蕉,做出品牌,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知名度,同时也能进行差异化发展。

实行错峰上市政策。农户的扩种以及投资者的行为单纯地受市场调控,各地政府应该对本省的各种作物面积进行规划。台风等自然灾害往往催生高价,而适当地减少产量,获取适宜的价格,不仅有利于一个地区香蕉产业的平稳发展,同时也不会对别的产区造成压力。这就需要一个公共的信息交流平台,定期发布与搜集各省种植信息,各地据此调整香蕉生产,错峰上市,确保产业平稳发展。

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投资者投资的短期化,不利于产业的长久发展,加之香蕉生长周期较长,绝大多数的香蕉种植散户没有购买保险的习惯,香蕉生产的高效益正逐步转变为高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化解农业灾害风险,减轻农户的因灾损失,确保香蕉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1] 徐雪高,季牧青,沈 杰.2007年我国香蕉价格大跌的原因分析[J].中国物价,2008(1):38-41

[2] 柯佑鹏,过建春,夏勇开,等.2013—2014年中国香蕉产销形势分析与预测[J].广东农业科学,2014(15):184-188

[3] 杨培生,陈业渊,黎光华,等.我国香蕉产业——现状、问

题与前景[J].果树学报,2003,20(5):415-420

[4] 卢显云.加快广西香蕉产业升级的步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2):148,159

[5] 刘海清,方 佳.中国香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5):565-569

[6] 吴剑飞,王海民.中国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3(7):328-330,335

[7] 郑文武,尧金燕,彭宏祥,等.广西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之战略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434-438

[8] 邱优辉,李 会,徐贞贞,等.我国香蕉产业现状与发展的科技措施[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2):200-203

[9] 夏勇开,张 侨,过建春.中国香蕉生产的技术效率实证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3):252-257

[10] 韦开蕾,左 媚,王 柱.当前我国香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20):53-56

[11] 贺梅英.广东荔枝、香蕉产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4):78-83

[12]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统计数据库[DB/OL].(2016-09-19).http://faostat3.fao.org/compare/E

[13] 农业部农垦局.香蕉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2007—2015年) [EB/OL].(2007-08-03)[2016-09-19].http://www.moa.gov. cn/zwllm/tzgg/tz/201006/P020100606590133689106.doc

[14] 刘 玲,高素华,黄增明.广东冬季寒害对香蕉产量的影响[J].气象,2003(10):46-50

[15] 张兴旺.云南香蕉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果业信息,2005,22(9):13-15

作者单位:1.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口,570228);2.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特约编辑:艾 华

周启凡,男,硕士研究生。E-mail:351986045@qq.com

2016-09-19

猜你喜欢
枯萎病香蕉广东
青脆李枯萎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剂筛选
黄瓜穴盘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枯萎病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快手香蕉饼
2014―2017年长江流域及江苏省区试棉花品种枯萎病抗性评价
瓶里有香蕉
香蕉
广东舆情
铜、锌元素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有显著效果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