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芬
江西省樟树市樟树二中
浅谈九年级作文教学之对策
杨庆芬
江西省樟树市樟树二中
初三学生面临中考,作文教学与初一、初二必定有所不同。初三学生经过初一初二两年的作文训练,关于作文的基本能力已经具备,所以,初三作文训练要紧紧向中考靠拢,因为初三学生直接面临着中考,而作文在语文这一学科中所占分数的比例又很大,语文试卷总分120分,而作文就占了50分,可谓比例是相当大了。所以,在中考中,作文的得分的高低,直接关系语文学科考试的成败,甚至关系考生中考的成败。初三的作文训练不同于初一和初二的作文教学,特别是在作文指导上,一定要抓住要点、重点、分数的增长点,不可以面面俱到,再则,作文教学——特别是到了初三,就不可能有时间全面铺开,最适宜的做法就是适时点拨学生,在点拨中使学生不断提高。对于那些非普遍的问题,许多时候就不在纠结其中了。初三作文我们应改怎样进行指导呢?凭着我多年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经验以及对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方向的把握,我以为初三语文作文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指导:
形,就是形式,就是外在的形象;有形,也就是要形式优美,就是要有模有样。形式优美不一定能成为一篇好作文,但是,形式糟糕肯定不会在中考中拿到高分。
作文的形,是对阅卷教师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甚至具有先入为主的作用——绝不是危言耸听——试想一个满脸污垢、破衣烂衫而又散发出异味的人怎能得到别人的喜欢?如果学生的作文,让阅卷老师望而生厌,又怎么能够得到高分呢?所以要求学生的作文一定要有形,对于形式一定要格外重视。这就如同一见钟情的青年男女,相中的是彼此的容貌,而不是什么其他内在的东西——如果硬要说是什么内在的东西,那一定是骗人的鬼话——内在的东西怎么能够一眼就看得到呢?第一次见面怎么就会“钟情”呢?可见形式和第一印象的重要。卷面整洁,面容清秀,最起码要干干净净,不可以勾勾抹抹、邋里邋遢——这是对作文卷面的最起码的要求,如果面貌可憎,又岂能赢得阅卷老师的“芳心”呢?“字迹要工正”,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如果要求字迹漂亮,那么要求就过高了,因为这是多数考生所不能做到的。“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是整体印象。整体上过了关还不够。还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题目要漂亮,有特点,能够吸引阅卷老师,好像少女的眉眼和粉面;开头要简洁,清秀,如少女的脖颈;结尾要有力,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把自己的主要意思讲清楚,点明主题,简洁明了,自然大气,不必遮遮掩掩,羞羞答答;若要讲究含蓄,必须做到含蓄而不含糊,确定而无歧义。中考作文,阅卷老师很难从头到尾的去批阅你的作文,许多时候就是从形式上去把握,大多时候就是凭着第一印象一锤定音。所以,如果中考作文从形式上不能过关,肯定就要吃大亏,其它方面做的再好,最多也是个二类作文,不会得高分的。但是,仅仅凭形式上过关,要得高分儿还远远不够,形式上过关,只能保证你的作文不会太惨——对于中考这也是至关重要的。
作文形式优美既然如此重要,教师就必须对学生加强这一方面的指导,对学生讲清利害,晓之于理,在平时作文训练中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绝不姑息;同时鼓励学生加强自我约束,自己管住自己,坚持下去,克服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认真、整洁的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学生对于作文形式上的审美意识,把追求作文的形式美成为学生一种自觉、自然的行为,使学生在作文的实践中去认识美、感受美,把作文的形式美作为每一次作文实践的目标之一。贵在坚持,不仅是说学生,更重要的是在说教师。所以,教师的指导一定要坚持下去,不怕麻烦,不怕重复,就一定会大显成效。
如果只有形式,而没有丰盈的内容,就是形式再好,也难免给人以华而不实之感,摆在阅卷老师面前——如果阅卷老师是一个稍有一点责任心的人,必然能够发现,必然因为心生厌恶而使你的作文惨遭“杀戮”,不用说得到理想的分数,就是想得到及格分数恐怕也是难上加难;如果碰到一个马马虎虎的老师,没能发现,得了高分,也只能算你幸运——其实这种情况是不能指望的,如果指望,十之八九是要落空。
首先强调的一点是作文一定要符合实际,也就是要合乎要求。一定要正确审题,在审题上不能出错,审题错了,作文就不合要求,再好的作文也不会得高分,至多是一个三类作文。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审题,保证学生在审题上不出问题,不走题,符合作文要求。一般中考作文在审题上不会给学生设置什么障碍,教师只要注重培养学生结合话题联系实际、布局谋篇的能力即可。
作文要真实,就是要写真人真事。自己亲身经历的、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只有有现实中的真实才会有作文中的真实。但是要注意作文中的要求,尤其是中考作文要求不得泄露有关考生的信息,否则将视其为作弊,这一点是一定要注意的。只有写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才能写得具体生动,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避免作文的空洞无物,进而写出代表自己真实水平的作文。真实,就是符合现实生活实际,合乎情理,并不是生活的翻版。所以,作文中讲究选材加工,有时需要“真实的虚构”。如果作文完全是生活的翻版,那么作文也失去了它的存在的价值了。但是,虚构绝不是瞎编乱造。
作文一定要做到内容充实。我们要根据主题选材,所选的材料就是题材。内容充实就是说题材要能够较充分的表现文章的主题,能够使人信服。叙述性的文章要做到具体生动,讲究描写;议论性的文章要注意论据充分。从字数上来说,一定要超过要求的字数,超过一二百字应该是正常的,如果正好达到要求的字数或是达不到要求的字数,作文要得高分是很难的。内容充实的文章才会给人以厚实的感觉,才有可能在考试中得到高分。
自己的文章首先自己要有感觉,如果自己没有感觉,别人读你的文章就肯定没有感觉了;对于没有感觉的文章,怎么会得高分呢?感什么?就是对生活的感受。现实中的人和事,有时会和我们的心灵发生碰撞,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们终生难忘,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萌发某种情感,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新的认识,受到新的启发,这些都是我们所应该感受到的东西,这些我们真实感受到的东西就是文章的主题。用我们的语言把这种感受具体的写下来,这就是我们的文章了。
生活感动了你,你又把这种感动记录下来。只有这样的文章才可能是好文章,才可能打动读者,才可能在考试中得高分儿。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能够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别人。如果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却想要感动别人,那只是你的一厢情愿,是妄想,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只能让你失望了;如果,勉强为之,那么大多情况必然是无病呻吟了。有感,就是感情、感理,并且合情合理,才是好文章。
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背影》可谓感人至深,是表现父爱的名篇,感动了很多人——无论是大人小孩儿,还是老人少年,都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文章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一种是当时的感受,一种是多年后自己成年时的感受。第一种感受是写当年对父爱的不理解,因而感到父亲的“迂”和自己的“聪明”;第二种感受是写多年后因当时不能理解深沉的父爱而产生的深深地悔恨和自责,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无限的思念之情。从当时亲历,到后来执笔,时隔几十个春秋,表达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感,然而这两种情感又都是真实的情感,第一种情感,作为第二种情感的很好的铺垫,使第二种情感表达的就更为突出,因此,能够深深得打动读者,使《背影》成为现代名篇。凡是名篇,或以情感人,或以理服人,或二者兼而有之,无一例外的。所以,作文必须做到有“感”,“感”是文章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文章,就如同一个空壳。
“感”从读书中来,从观察生活中来,从练笔中来,有了感觉,至于说写作的方法技巧就全不成问题了。
初三作文指导是多方面的,但是只要方法得当,就不愁中考作文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