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波
摘 要:近几年,我国城市建设迅猛发展,这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化也使城市天然水文、水力特性发生变化,埋下了洪灾隐患。笔者从城区面积、热岛效应、排水系统三方面着手,分析了城市暴雨径流变化的原因,并提出加强城市暴雨洪水监测的有效对策,旨在降低洪灾发生风险,为城市居民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城市暴雨;径流变化;成因;预测预警
一、城市暴雨径流变化成因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水文情势发生较大变化,给当地暴雨径流形成条件造成较大影响:城市污水显著增多,径流量及流速均增大,促使洪峰流量增大,增加了洪水发生风险。其中,导致城市暴雨径流变化的原因有:
1.城区面积不断延伸,增加不透水面积
据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区面积约为18km2,发展至今城区面积已经扩大至490km2左右。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后,大部分流域被屋顶、街道等不透水表面覆盖。而不透水区域下渗几乎为零,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洼地蓄水,导致径流量、产流速度增加。
2.城市化形成热岛效应,增加暴雨极端事件
城市化进程虽然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其改变了城市上空气候条件,许多城市形成了热岛效应,导致城市降雨特性特别是突发性暴雨特性发生较大变化,提高了局部强降雨的发生率。
3.城市排水系统逐步健全,增加回流水力效率
为了保证降雨后公共设施能尽快恢复正常功能,各大城市积极建设雨水管道网,地下排水管道数量不断增加,这显著增加了城市雨水排泄量,促使径流量、洪峰流量增加。因河道流速增大,悬浮固体及污染物输送量会随之增加,同时其也会使河床冲刷加剧,加大了河道洪水强度。
二、加强城市暴雨洪水监测的有效对策
1.布设城市水文监测站网
站网布设、城市产汇流模拟是城市水文建设的重要内容,布设城市水文站网首先需要系统分析雨量站布设密度问题。其中,市政基础设施参数中高程设计允许误差直接决定了雨量站布设密度。各雨量站代表性区域面积=单元面积雨量计算允许误差×总集水面积/高程设计允许误差。流量站密度应该根据区域内水流方向及流量进行设置。同时积极应用ADCP等先进自动测量装置,达到无线遥测的效果。
2.加强城市暴雨洪水监测
监测暴雨最常用的方法有天气雷达遥感估测法、气象卫星遥感估算法、地面雨量仪器直接测量法。雨量站观测数据可以将该地区所在降雨过程直接反映出来,然而该方法不能反应降雨空间变异性。雷达测雨数据克服了这一缺点,能将降雨分布情况反映出来,然而其精度较低。因此,应该结合两种测雨数据,创建数据融合模型,就能获得高精度的降雨信息。此外,还可利用气象卫星资料预测24小时内降雨情况,延长洪水预报的预见期。
3.落实城市暴雨洪水预测
关于城市暴雨洪水的预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城市流域暴雨径流预报、城市地下空间洪水预报。城市化进程使得天然下垫面水文特性、水力特性发生较大变化,如果单纯采用降雨径流预报不能真实反应城市洪水情况。因此,首先需要分析城市洪灾的孕灾环境,确定城市下垫面的特征,根据现场试验结果及数值模拟结果掌握城市化下垫面变化规律,创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后,再采用分布式水文模拟法创建城市暴雨洪水预报模型。计算城市流域暴雨洪水的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类:(1)只给出洪峰流量,比如合理化公式;(2)给出洪峰流量、洪水过程线,比如芝加哥方法;(3)多用途模型,比如SWMM。我国大部分城市均设置的是合流制排水管网,所以可在已有成果上,联合使用理论分析法、室内试验法、数值计算法等,对管网明满流过渡机理及数值模拟、非恒定流水力特性等进行研究。此外,在构建分布式暴雨洪水预报模型后,还需要结合城市防洪规划及汛期实时调度需求,有针对性创建城市地下空间洪水预报模型。
4.及时发布警戒或预告
城市暴雨洪水具有突发性强、历时短的特点,所以在短时间内难以根据降雨将径流及洪水过程预报出来。为了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许多国家大都采用一般化警报措施。一旦预测到某地区有强降雨天气条件时,就立刻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向民众发布预告,让该地区的居民做好准备。如果收到会形成洪水的降雨通知,那么就需要立刻发布警报,提醒该地区居民做好防洪措施。若降水过大淹没道路的堤道时,交通部门需要启动灯光警报信号。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化的发展必定会加剧城市暴雨径流变化。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城市洪水造成的损失,应该加强城市水文建设,针对城市暴雨洪水的特点,创建城市洪水预报模型,落实城市洪水风险预测工作,有针对性制定洪水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安志鹏.城市暴雨径流控制与河道排蓄优化调控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
[2]张千千.重庆市渝北区暴雨径流污染特征及河流水质动态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3.
[3]田英.平原城市暴雨积水问题的改进措施探讨[J].水务世界, 2013,(1):51-54.
[4]马燕婷.上海城市径流控制与雨洪管理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