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而培根 厚重而薄发

2016-12-12 12:55金庆玲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海鸥羽毛课文

金庆玲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八个因素: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态度、语言体验、语感能力、语言积累、语言品质、语言行为。其中一个就是语言积累,即词汇量、优秀诗文等的储备量。其它七个方面与语言积累紧密相连。正是有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积累,才能形成其它几个方面的能力。张志功先生说过: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也曾说:积累就像攒钱,兜里的钱多了,谁都会花。说明了积累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就不会有学生深厚的语文功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措施。

既然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积累这么重要,那么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该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呢?

一、操千曲而后晓声——朗读中增加语言积累

古人十分重视读书自得。“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现在许多语文课读得太少,讲得多,问得多,讨论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课文读得太少,而关于课文的谈话却很多”。其结果是教过的课文有的学生竟未能读通!因此,要以“读”贯穿阅读教学,初读知大意,精读品文字,熟读体会情感。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深刻的感受。如《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动人画面,更是一段真挚的情感。我在执教本课时以“情”为线索,以“读”为切入点,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对话升华中,抓重点词句,品读重点文段,充分感受老人对海鸥的亲人般的深情,感悟和谐之美。

例如:文中有这样两处描写:(1)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2)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这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文句,它展现了人与鸟之间的和谐与真情。为了更好地理解文句的深刻内涵,我在设计时并没有在理解感悟“老人对海鸥的爱”这部分时就出现这个文句,而是在学习了“海鸥对老人的情”这部分内容后,再进行回读,把这“有声有色的乐谱”与“飞动的白色旋涡”进行比较学习,入情入境地进行对比朗读,让情感在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中、在一次次投入的朗读中升华,使学生真正地走入文本,融入其中,学生在读中深刻地领悟到:老人生前,海鸥与老人和谐共处,老人死后,海鸥对老人无比怀念,这不就超越人间的真情吗?此时的朗读不再是空洞的,而是把无声文字变成有声语言,这样,孩子们必能心通其意,将自己融入到优美的文字之中,在朗读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二、旧书不厌百遍读——背诵中沉淀语言积累

要把好的文章烂熟于心,背诵如流,脱口而出,除了下苦功夫,还要有一定的方法。陶行知认为:教当其时,则事半功倍;失其时,则事倍功半。要提高背诵效率,就要重视学习中的情境因素,把课堂组织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为什么要读要背?为什么要背这些而不是那些,要讲个清楚。硬让学生“积累”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实践中,我们应该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积累的对象所吸引,产生读、背的需要和欲望,积累才会有内驱力。

还要把选择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价值判断的实践中逐步提高眼力。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把眼界打开,培养学生自主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指导学生逐步掌握价值判断的标准,研究探索积累的方法策略。有了自主的意识,学会了积累的方法,养成了注意积累、善于积累的习惯,学生才能自己“持续发展”。

三、熟读精思子自知——品析中深化语言积累

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可在品析中积累。我们强调在品析鉴赏中积累语言,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应在好词佳句的鉴赏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已有。如《翠鸟》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教学时,我先把句子稍加了修改,“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再让学生自读这些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哪句好,好在哪里?引导学生从句中描绘景物、用词造句等方面入手,加以想象,品词析句,体会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和作者遣词造的准确,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同学深刻地理解记忆了“头巾、外衣、衬衫”等词,其中,一小部分同学还能再描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模仿运用该句子。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把这些好词佳句记忆在脑,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储备”。

四、绝知此事要躬行——运用中促成语言积累

积累是本、是源,目的还是为了运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积累的美文佳句,来规范和丰富他们的语言结构,使之逐步形成正确的语感,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成功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

例如,课文《去年的树》中描写了小鸟讲诚信,发现树没有了,就千方百计找树,就是组织学生想象训练:“小鸟会到哪些地方去找树呢?”学生想象了许多地方,之后就是引领学生进行积累词句的训练:“它找了那么多地方、那么长时间,你们能用一些词来说说小鸟找的艰辛吗?”学生就把平时储存的词语进行归纳外化:“千辛万苦”、“千里迢迢”、“跋山涉水”……一个个词语的出现也不仅仅只是积累了词语,更重要是为学生体会本课主题——领悟小鸟那么辛苦就是在实现自己的诺言,因为语言的表达与情感的内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关联,语言的积累带动了情感的内化。

应该说,“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语文水平得以提高的原动力。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出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因此,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必须不余遗力地加强语言积累的训练。

猜你喜欢
海鸥羽毛课文
霸道海鸥谁能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海鸥”展翅 “美好”起飞
背课文的小偷
让羽毛变成“无价之宝”
吹羽毛
飞翔的羽毛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海鸥猎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