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乡土集市”环境下幼儿游戏活动资源的创新应用

2016-12-12 11:45吴瑛
考试周刊 2016年93期
关键词:资源应用

吴瑛

摘 要: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见,游戏在幼儿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大自然是活教材。我们在幼儿园游戏活动建构中引导孩子应用各种机会,多角度、多维度亲近大自然,结合丰厚的自然资源的充分应用,大胆融入乡土自然资源,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和探究欲。

关键词: 幼儿游戏活动 资源 应用

《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游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活动,而游戏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物质材料,才能满足幼儿探索的需求。”乡土资源即本土化的教育资源,是具有本土特色、贴近幼儿生活、能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资源。充分开发和创新应用它们,使它们成为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需要的物质条件,让幼儿教师们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资源观和价值观,是实施《纲要》的基本实践策略。

因此,在模拟“乡土集市”环境下的幼儿游戏活动中,我园各年级组教师从实际出发,与家长们和孩子们一起收集、挖掘身边的自然材料,并进行分类,建构了符合大、中、小三个年龄段幼儿年龄特点的四大特色游戏活动区——“荷之趣”、“荷之味”、“荷之韵”、“荷之美”,形成了以“荷香”为主题的乡土特色游戏。在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在资源应用方面略有创新。

1.应用自然资源,创设特色、趣味主题游戏

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周围有集市、村庄、农田,有色彩斑斓的田野河流,有茂密繁多的花草、树木和庄稼,它们以缤纷姿态展现在孩子们眼前,吸引着孩子们的视角,成为孩子们探索学习的良好素材。我们带孩子们走出幼儿园,来到集市,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感官体验、思考,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经验,由此,一个个探究性主题游戏应运而生,如《新闸香香萝卜干》、《喜庆糕团》、《田园烧烤》、《龙城美食》等,不仅摆脱教材的束缚,拓展活动的空间,还充分发挥“乡土集市”环境下幼儿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如萝卜干是我们新闸的特产,口味香脆,历史悠久。组织孩子们参观新闸红萝卜种植基地,孩子们对萝卜干的腌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创设了“农家产艺”这一游戏专用室专门用于小朋友开展“腌制新闸红萝卜干”的游戏活动。

2.挖掘文化资源,玩味诙谐、稚趣方言戏曲

每个地区都蕴含着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幼儿的生活非常切实地植根于所处的文化土壤,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内涵,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我们将这些乡土特色资源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精心选择、设计,并引用到幼儿游戏中,给家长、孩子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新闸地区每逢过节或村里热闹,都有宴请戏班表演和舞龙等习俗。锡剧是孩子耳熟能详的传统戏曲,尤其是锡剧中一些诙谐滑稽、让人发笑的丑角形象,深受孩子们喜欢。我们捕捉到孩子的这一兴趣点,生成了《方言戏剧》、《童心童谣》主题游戏活动。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邀请家中有过锡剧表演经历的爷爷奶奶到幼儿园助教,通过观看有关锡剧丑角表演的VCD和图片,孩子们了解了丑角各种形象,并在爷爷、奶奶的带动下,孩子兴趣盎然地自己化妆,模仿并自创滑稽的丑角动作、表情自由表演。整个主题活动中孩子感受了丑角的艺术形象,体验了表演创作的乐趣。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力地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激发了幼儿对地方戏曲的热爱。

3.创新乡土材料,融入想象、个性区域活动

农村中到处能得到各种可以用来做做玩玩的材料,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收集这些乡土材料,通过在游戏活动中投放幼儿熟悉的丰富多彩的材料,引发幼儿创造动机。如为幼儿准备萝卜、地瓜、芋头、大蒜头、扁豆、马铃薯、丝瓜筋等乡土材料,提供工具辅助材料,让他们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动手制作,使萝卜变成印章,地瓜藤变成项链、耳环;蔬菜变成蔬菜娃娃,芋头削皮后刻成小兔……孩子们在观察各种自然材料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做出了一件件富有个性的作品。

乡土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已逐步渗透到幼儿教育教学中,并给传统教育模式以极大的冲击,为现代幼儿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情趣素养,善于挖掘各种自然资源中的情趣要素,巧妙设计、有效组合,让幼儿在玩中快乐学习和运用,从而充分体现《纲要》中蕴含的新理念: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

猜你喜欢
资源应用
让有限的“资源”更有效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