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旺余+马越雁+曹斌+夏巧梅
摘 要 任何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上下级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共生共长的关系。上下级关系和谐,成员各显所能,各尽其职,运行效率高效;反之成员关系紧张,相互推诿,各自为战,运行效率低下;如果上下级相互猜忌,缺乏信任,团队就会失去战斗力。本文通过历史事件的剖析,研究非典型上下级关系,共患难易、同富贵难,从而提出组织内上下级处理人际关系时,要进行有效沟通、放低身段,增强互信,化解猜忌,构筑团结合作、信任和谐的良好工作环境,实现事业的发展,实现共同的理想。
关键词 历史溯源 功臣被杀 前车之鉴
中图分类号:K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10.073
Abstract There is a complete system of organization, the upper and lower levels of interdependence, mutual cooperation, symbiotic symbiotic relationship.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erior and subordinate, members do their job, high efficiency; whereas members of tensions, mutual shuffle, conflicts, inefficient operation; if the upper and lower levels of mutual suspicion and lack of trust, team will lose combat force. The through analysis of historical events, the atypical subordinate relationship, comorbid difficult, difficult with the wealth, thus put forward the lower handl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a lower figure, enhancing mutual trust, resolve the suspicion, build unity and cooperation, trust, harmony and good working environment, realize the cause of development, to achieve the common ideal.
Keywords history; hero was killed; warning taken from the overturned cart in front
任何一个团队,作为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组织成员之间必然存着上下级关系,其本质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共生共长的关系,上级需要下级的拼搏以达成管理目标,下级也需要上级的提携以完成发展目标,上下级关系和谐,成员各显所能,各尽其职,运行效率高效;反之成员关系紧张,相互推诿,各自为战,运行效率低下;如果上下级相互猜忌,缺乏信任,团队就会失去战斗力。本文试图通过剖析历史上君臣因相互猜忌而引发的历史悲剧,提出重构上下级关系的历史之鉴。
1 相互猜忌之历史溯源
猜忌即猜疑、忌妒。在《后汉书·申屠刚传》首次出现:“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多猜忌。”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近代辞人,率多猜忌。”而在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回:“群臣奏曰:‘依臣等公议,王不委质,无以释郑伯之疑;若独委质,又使郑伯乖臣于之义。莫若君臣交质,两释猜忌,方可全上下之恩。”周郑交质在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中也有描述。
东周自平王东迁立国,天下大乱,礼崩乐坏,连姬姓的天子宗室忠心辅佐程度也在下降。郑庄公是平王的卿士。平王想分权给虢公,郑庄公怨恨平王。平王说:没有做想分权于虢公的事情。并用交换人质以证互信,即平王的太子狐到郑国做人质,庄公的儿子忽到周王室做人质。庄公作为周平王的下级,周平王作为上级想分权给虢公,是其权限内的事情,庄公敢于埋怨周平王。周平王竞还要解释,解释不行,还要交换人质来保证信用。充分体现当时群雄纷争,尔虞我诈,天子地位一落千丈。
君子说,信用不是发自内心的,盟约抵押作用不会太大。只有开诚布公、互相谅解地做事情,用“礼”加以约束,即使什么都不抵押,天下也不能离间他们。“礼”和“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克服猜忌的良药。人与人之间,国和国之间,以礼相待,相互信任,才能更好的合作和发展。否则,就算“周郑交质”,结果仍然是“周郑交恶”。纵观现代社会由于功利性太强,“礼”“信”缺少,各种各样信任缺乏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了蝇头小利,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真是令人痛心。
培根在《论猜忌》中对猜忌做了精辟地论述:“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猜疑易使君王变得暴戾,使做丈夫的产生嫉妒之心,使智者陷入重重困惑。”
2 相互猜忌之功臣被杀
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止,涌现了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无论是变幻莫测的政治权变,还是错综复杂人际关系,无不体现着精湛的智慧。在这历史演变的进程中,人际关系处理方式特别引人关注,而君臣关系作为非典型上下级关系更为突出,君臣之间相得益彰,各取所需,共享其成,其乐融融者有之, 如东汉光武帝刘秀之“云台二十八将”、唐太宗李世民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供人顶礼膜拜,传为千古美谈;但也有君臣患难与共成功后,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血雨腥风者更有之,汉高祖刘邦称帝后诛灭功臣,杀韩信、杀彭越、杀英布、杀一个又一个,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后,编织郭恒案、胡惟庸案、蓝玉案,以谋反和株连为名,杀一批又一批,被杀有10万之余,仅汤和等数人幸免。一句蔽之君臣共患难易,同富贵难。
刘朱二人雄才大略、人中之龙,为保皇权,大肆杀戮功臣,原因很多,有主观原因,有客观原因;有出身问题,有政治需要,但其中相互猜忌不失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所谓“君臣不可疑,疑则为乱,故君疑臣则诛,臣疑君则反。若臣疑于君而不反,复为君疑而诛之;若君疑于臣而不诛,则复疑于君而必反。”
3 相互猜忌之前车之鉴
3.1 有效沟通,是化解相互猜忌的必要手段
要进行有效沟通,必须善于创造一种让成员无话不谈的环境,必须知道说什么,即明确沟通目的;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即掌握好沟通时间;必须知道对谁说,即明确沟通对象;必须知道怎么说,即掌握沟通方法。在这里以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来分析有效的沟通所发挥的积极意义。
先创设无话不谈的环境(晚宴、酒到微醺处、仅剩铁杆几人)建隆二年七月初九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高级将领(明确沟通对象)留下来晚宴,当酒喝到最高潮的时候(把握沟通时间),宋太祖突然让侍从全部退下,很忧伤地对大臣们说:如果没有你们支持和帮助,我就做不了皇帝,心中很是感激。但是做皇帝也太难了,还没有以前做节度使时快乐,我整天都不敢无忧无虑睡觉呀!石等人惊慌失措,忙叩头问原因,宋太祖又说:谁不想当皇帝呀?你们纵然不想做,但你们部将想要富贵天下,如果把黄袍披到你身上,到时就由不得你做主了(明确沟通的目的)。这一番话,软中有硬,将领知道太祖已猜忌他们,便交出了兵权。
正是宋太祖与诸位大臣的有效沟通,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保全了功臣,成就了名声,是明智之法、睿智之举,有效防止分裂割据局面出现,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结果是富有成效的,为宋朝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3.2 放低身段,是化解相互猜忌的有效策略
放低身段做人是大智慧。低姿态往往可以保全自己不受伤害。森林里,大象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东躲西藏躲避猎杀,仍难逃厄运。但奇怪的是,有一头没有象牙的公象,却能从容而悠闲生活,其原因竞是因为没有象牙。收敛锋芒,掩饰自己,别人才会更愿意和善地与你相处,就像那头公象一样,没有长牙,反而能在猎人的枪口下平安地生活。
汉三年,楚汉战争期间,刘项在荥阳相持。受命管理关中的萧何干得风声水起。刘邦多次派使者慰问萧何,萧何门客鲍生提醒他大王对他起了疑心并让萧何把子孙、族人中能够打仗的全送前线去让汉王消除猜忌。萧何计诛韩信后,刘邦对他恩宠有加,封邑进爵。萧何门客召平却认为皇上是在怀疑他,劝他辞封邑,拿出家财,划拨进入国库。同年秋,英布谋反,刘邦亲自率兵征讨。刘邦身在前方,每次见后方使者都要问:“萧相国在做什么?”召平立即劝说萧何贱价强买民间田宅,故意制造出坏名声,让皇上放心。
刘邦和萧何私交极深,为什么还猜忌萧何?萧何与张良、陈平不同,张良、陈平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只是参谋,没有实权。萧何管理一个完整的王国,精明能干,为了能让刘邦彻底放心,萧何放低身段,有效的化解了猜忌。
3.3 架构互信,是化解相互猜忌的不二法门
互信意即两个人,两个独立体相互信任。信守诺言,互信不疑,被古人奉之为处世恒常不变的美德。孔子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是信用,说到做到,一诺千金;更是信任,以诚相待,赤诚相投。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现代开明的社会在形成社会秩序时,社会成员间的互信是必需品,人们无法期望人与人之间都是君子之交,但是因互信缺失而破裂的人际关系就会上升为社会的信任危机,其诱因是“利益本位”的社会秩序。它动摇了许多社会成员的道德底线,扭曲了本应正常的价值体系,破坏了社会成员间信任的基础。因此必须架构社会成员互信以化解猜忌,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
官渡之战后,曹操在袁绍大本营内清点文件档案时,发现其私人信件中有许多中央政府官员向袁绍表态站队的信件,甚至还有自己统率军队中的将军。而曹操烧掉了全部信件。其实,东汉光武帝刘秀也曾烧过。时任大司马的刘秀,攻陷假冒皇帝刘骜儿子王郎首都邯郸后,在清点王郎政府文件资料档案时,发现有几千封自己部下写给王郎的信件,他们在信中除了表达效忠王郎外,还对刘秀进行人身攻击。而刘秀集合所有将领,当着大家的面,一把火将信件全部烧毁。由此可知,拥有智谋的大有人在;拥有宽广胸襟的也大有人在;而同时拥有两者的就不多了,这就是刘秀、曹操成为英雄人物的主要原因。烧信事件给我们启示是,作为一个团体的领头雁,仅有智慧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宽广的胸怀;要有带卓绝的领导艺术,烧掉所有信件,可以消除猜忌,可以使背叛之人安心,死心塌地跟着干。
任何社会组织系统,都面临着如何处理好上下级关系问题,这就需要组织成员去进行有效地沟通、放低身段,增强互信,化解猜忌,构筑团结合作、信任和谐的良好工作环境,实现事业的发展,实现共同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英国)弗朗西斯·培根.论人生·论猜忌.
[2] (南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
[3] (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
[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