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人称代词对比及其文化意义小议

2016-12-12 14:55商钟岚
中文信息 2016年10期

摘 要: 一直以来,汉日文化被认为是同源同种。在这同源同种的背后,也蕴藏着很多不为人注意的差异。本文拟从汉日人称代词对比入手,从集团意识、内外意识等文化角度出发,分析其语言背后的异同。

关键词:人称代词 集团意识 内外意识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380-02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日文化与汉文化是同源同种,两国的语言上也有很大的相同点。的确,中日语言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相似,但也有很大的差异。本文拟从汉语与日语人称代词这一小方面,以小见大,在对汉日三种人称代词逐一进行语用上比较的同时,试着窥探出汉日文化的异同。

一、汉日人称代词的历史

汉语的人称,早在《诗经》时代就有了,如“我生不辰,逢天单怒。”①汉语人称代词从上古到现代,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如在上古时代,第一人称有“我、余、予、鱼、吾、朕、台、辞”等,到现代就剩“咱、我、人家”了。

而日语的人称代词,大概从奈良时代开始。在奈良时代出现的第一人称代词也只有4个,「あ」「わ」「われ」和「まろ」。②在随后的镰仓、室町时代开始慢慢增加。日语历史上,还出现过第一人称转化为第二人称使用的现象。比如日语里的「あ」不仅可以代表第一人称,还可以代表第二人称。在《岩波古语辞典》里开头第四条注释说:“あ【吾?我】〔自称〕私”。接下来一条就是:“あ【彼】〔他称〕彼。また、彼女”。日语中原本不多的人称代词在社会的发展中慢慢扩充增加,才发展成至今的样子。

二、汉日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

1.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指表示说话者本人所代表的人称。现代日语中,第一人称数量繁多,有十几种说法。如「わたくし」「あたし」「われわれ」「ぼく」「おれ」「吾輩」「こちら」等。

「わたし」是通称,用于日常正式的场合,男女都可用。「あたし」是「わたし」的音变,女子用,含有亲昵之意。「ぼく」、「おれ」是男子用语,用于上对下、长对幼和同辈等关系密切朋友之间。「わし」是老人用语。「あたい」是「あたし」的音变,女孩或身份低的妇女自称。「こちら」「こっち」由指示代词转变而来,男女通用,表示谦让。「うち」由方位名词转变而来,男女通用,表谦让。「我が輩」「小生」「愚兄」「愚弟」是书面称呼。「我が輩」是身份高的人如大臣、阁下等使用。「われわれ」多用于演说和写文章等郑重场合。可见,日语中是随说话对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人称代词的。

而汉语就没有这么多的限制。尽管古代汉语里有一套严格的使用体系,但到了现代以后,人称代词也只剩下“咱,我,人家”了,在使用上基本上没有什么限制。

2.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用来指称与说话人相对的听话人。日语里存在着繁多的第二人称代词。如「あなた」「そちら」「お宅」「君」「おまえ」等。

「あなた」原先是带有敬意的人称代词,后来渐渐发展演变为普通的对称,但一般不用于称呼长辈或上级,而且也多用于妻子称呼丈夫或恋人间女方称呼男方。「貴様」是很粗暴的称呼,男性用语。「きみ」和「おまえ」是男性用语,一般用于同辈或晚辈之间。现在男学生中,「おまえ」比「きみ」用得广泛。而且,在称呼「親、兄、姉、おじ、おば」等关系时一般不使用第二人称,而是使用「お父さん、お兄さん」这样的普通名词。长辈称呼晚辈时可用「おまえ」或直接称呼晚辈的名字。称呼别人的配偶时,可用「奥さん、奥様」。

在日语中,很难找到一个专用于指代比你身份高的人适合的对称。如果用「あなたさま」的话,过于尊敬,常带揶揄、讽刺的语感。有一段时间日本人用「おたく」和「そちらさん」来称呼。「おたく」曾流行一时。但八十年代随着「お宅族」「お宅化」等词语的出现,现已经很少使用。

现代汉语的第二人称代词,就只剩下了“你”和“您”。“你”是通称,无身份、尊卑、男女之分。“您”是尊称,一般用于称呼长辈、上级或值得尊敬的人。在汉语口语中,一般不说“您们”,而通常说“您两位”、“您老”、“你两位”等等。

3.第三人称

第三人称指表示说者和听者以外的第三者或事物的人称。日语的第三人称有近称、中称、远称的区别。如「こちらさま」、「このかた」是近称,「そちら」「そのかた」是中称,「あちらさま」「あのかた」是远称。

现在,日语中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使用的是「彼」「彼女」,这两个词是随西欧语言的传入而创造出来的唯一带有性别的人称代词。一般场合用「彼」「彼女」的时候较多,不过,还是应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称呼。「彼」「彼女」受到年龄区域的限制,一般只用于青年男女,不宜对老人、小孩使用。对长辈或值得尊敬的人用「このかた」「あの女の方」等;对一般人用「この人」「その男の人」等;对晚辈、下级用「この者」等。卑称有「野郎」(男),「あま」(女)等,「こいつ」「やつ」等也用于卑称。用指示代词「これ、それ、あれ」称呼第三人称时,语气简慢,表自谦。

汉语中的第三人称为“他”,称女性时为“她”,指事物时用“它”。“她”与日语一样,也是在引进西方文学著作时才创造出来的。读音都为“ta”,只是在文字表达上有所区别。留心一下可以发现,当我们被称第三者的时候,如果对方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我们一般不用“他”来称呼,通常是用职务、尊称来代替。“他”除了表示第三者之外,还可以表示“除我之外的”,“其他的”、“什么”等意思。“他”还用在动词和数量词之间,可表示虚指,如“睡他一觉”、“唱他几句”。 可见,“他”不仅仅用来指人,还用来指抽象的物。现代汉语人称代词中只有“他”能用来表示抽象的物。

三、人称代词所蕴含的文化涵义

汉日人称代词体系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同两国的文化心理、思维有很大的关系。

1.相同点

1.1两国的人称代词都有尊卑之分。汉语中,在下对上、卑对尊的情况下,一般称对方为“您”,或者用“你(您)老人家”、“你(您)老”、“您老爷子”等等。日语中也会根据对方身份采用不同的人称代词。只是现代日语中仍保留了许多表示尊卑的词语,而现代汉语表尊卑的人称代词比古汉语大大减少。

1.2礼貌原则

汉语中有“您”和“你”,“您”是对人的尊称。向对方表示礼貌时,也使用“您”。此外,汉语中还经常用单数复指或复数单指的方式来表示谦虚和礼貌。如我们在发表演讲或论文时,经常会说“前面我们提到”“据我们观察”等等,实际上就是作者自己的意见。日语里虽然有很多第二人称代词,但在正式场合和表示尊敬时却很少使用。一般会在对方的姓或名后加上「さん」或「様」,或者用对方的职务来称呼对方;在称呼别人的家人时,会使用亲族称呼,如「お父さん(令尊)、お母さん(令堂)、ご主人(您先生)、奥さん(您太太)」等;或者在名词之前加上「お」和「ご」两个接头词来表示对别人的尊敬。

2.不同点

2.1内外意识

日语中的人称代词随说话对象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词语。这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内”“外”意识。森田良行在《日语的性格》中指出:「聞き手や話題とする相手をどう待遇するか。外の人間として他人扱いし敬語を積極的に使用するか、それとも内々の人間と見なして敬語抜きの親しみのある言葉で済ますか。人を外人間、内人間でふるい分けるということが日本語では表現や語彙の選択を左右するのである。」日语中根据不同的上下关系、亲疏关系来确定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正是“内”“外”意识的体现。对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或不熟悉的人,在说话人看来是“外”,因此用「わたくし」等敬语。而对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自己熟悉的人、朋友,在说话人看来是“内”,因此用「ぼく」「おれ」等。而汉语里,不管对方身份地位如何,都使用同一个人称代词,无“内”“外”差别。

2.2稻作文化下孕育的集团意识

公元前3-2世纪前后,日本进入了稻作时代。稻作文化的产生,对日本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日本人的集团主义就受到了稻作文化的影响。日本可以说是纯粹的稻作文化,几乎不受游牧文化的影响。在日本的历史上可以说几乎找不到游牧文化的痕迹。而中国,虽然也是属于稻作文化圈,但同时也属于游牧文化圈。中国的北方,如蒙古地区、西部地区和西藏地区等等就是属于游牧文化圈。在历史的发展中,民族大融合、民族大移动促使了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使得游牧文化跟稻作文化得以相互吸收、融合,因此中国的文化中也有游牧文化的身影。

历代的日本人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用共同作业的方式栽培水稻,耕地共有,从事耕作的方式也是以集体协作为基础。从播种、插秧、灌溉、收割到脱谷,无一不需要集体的协作。由此也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村落共同体的生活方式,人们互相协作,相互尊重,彼此间需要对方的帮助。这时,如果什么事情都仅以自己为中心的话,将会给别人,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因此,比起个人主义,群体意识更受欢迎。这也就是日本今天集团主义的雏形。正如川岛武夷在『日本社会の家族の構成』一书中所说:「何人も個人として行動することはできないし、独立な個人としての自分を意識することはできない。」(不管任何人都不能以个人的方式行动,也不会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这种集团意识也影响到日本的方方面面。日语的人称代词,也有集团意识的体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用第一人称来称呼对方,或者站在对方的角度把自己客体化,就可以说是其集团意识的体现。例如,他们称呼小孩子为“ぼく”或“ぼくちゃん”。在日语里,“ぼく”是第一人称代词,意思为“我”,多用于男性。称呼小孩子为“ぼく”或“ぼくちゃん”,正是把自己置于小孩子的角度来称呼。此外,老师对学生,或者父母对子女讲到自己时,也会说“先生は……”或“お父さんは……”。在对别人讲到自己愿意与大家采取一样行动时,通常也说“╳╳(自己的姓氏)さんも”,而不用第一人称代词。这正体现了他们把自己置于对方的角度,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选择使用人称代词。

与日本以社会为本位的集团主义不同,中国的集团文化,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团主义文化。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即“人道亲亲”。从“亲亲”再引申出对君臣、夫妻、长幼、朋友等一整套处理原则。

2.3“和”的精神

日本在集团意识的背景下,产生了“和”的精神。圣德太子在604年制定的“十七条宪法”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以和为贵,无忤为尊”,把“和”的精神作为日本人的国民性加以制度化、法律化。除此之外,日本还受到中国儒学的影响,儒学思想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学的理念渐渐渗透到日本的文化中,并成为日本文化的基石。“和”渐渐成为日本文化的显著特征。这同样也体现在人称代词上。日语人称代词纷繁复杂,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人称代词,表面上看起来是强调自我意识,实际上是“和”精神的体现。森本哲郎在《日本语の表と裏》里分析人称代词时也讲到「日本人は自分という一個の人間を実体としてではなく、機能として考えてきた。」「『わたくし』とか『わたし』とか『ぼく』『おれ』あるいは『こちら』『当方』といったような自分をいいあらわす言葉は、話す相手によって使い分けられ、微妙な人間関係を証言しているのである。これらの言葉は実体としての『自分』をさまざまな角度から考えるために生まれたのではなく、『自分』というものの立場をさまざまに配慮して、あくまで機能的に、対人関係に即して顧るところから数をふやしていったのだ。」也就是说,日语里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人称代词,实际上就是把“自我”融于“世间”,在微妙的人际关系中寻求自我的存在。把“自我”的立场从各种各样的角度考虑,在不断变化的人际关系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位置。“自我”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而是人世间各种人际关系中存在的个体。每个人都必须时刻注意他人的眼光,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他人的想法来判断自己的行为,确立自己的立场,维持微妙的人间关系。

中国的“和”是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来容纳不同的意见,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注重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贵和”又以“尚中”联系在一起。“中”讲究事物的“度”,以适当的“度”来维持“和”。

2.4汉语重“你”“我”差别

西周时代的宗法制度以血缘亲疏来辨别同宗子孙的尊卑等级关系,更关注现实人类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更注重“你”“我”差别,严格区分“你”“我”,就连同一集团内部也有“你”“我”。汉语里多用人称代词来称呼对方就体现了“你”“我”意识。另外,汉语的人称代词里有很深的“他者”意识。在现代汉语中,“他”有“另外的,其他的”的意思,如“他人,他乡,他日”等。从这些词中可以体会到一种漠不关己的态度在里面。另外,“他”还可以用来泛指。现代汉语中,“他”可以用在动词和数量词之间,没有实际意义,如“睡他一觉”“唱他几句”等,还可指“另一方面或其他地方”,“早已他去”“留作他用”等。“他”可以兼指人与事,说明“他”作为他者,与物无异。

四、结论

我们常说,语言和文化是互相连接不可分割的两个兄弟。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心态又反过来影响语言的发展。汉语和日语,虽然是截然不同的语种,在语用方面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我们学语言,决不是仅仅为了学语言,而是通过学语言来了解另一个国家的文化、风俗、民族心态。通过对比汉日两种语言的人称代词,在了解其语用的同时,也窥探出了汉日两国的不同文化。日本尽管在文化形成初期大力吸收了汉文化,但在本土发展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容纳百川,相互促进。这对于学习汉语或是学习日语的我们都是应值得注意的地方。

注释:

① 见《诗经》·大雅·桑柔。

②引自国立国語研究所『「日本大語誌」構想の記録』。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2]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南开大学,2003(12).

[3]金田-春彦著,潘均译.日语概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

[4]鈴木孝夫.言葉と社会[M]. 中央公論社.1975(01).

[5]森本哲郎. 日本語の表と裏[M].1988(03).

[6]侯仁锋. 汉日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异同比较[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00(12).

[7]祝大鸣. 日语语言文化特点初探[J].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5(2):29-33.

[8]吕东升. 日语人称代词的用法[J]. 日语知识, 2001(5):15-16.

[9]黄玉顺. 中国传统的“他者”意识------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分析[J].中国哲学史, 2003(2):91-98

[10]佐佐木次郎. 汉日第二人称代词对比研究. 吉林大学,2009

作者简介:商钟岚(1981-),女,汉,籍贯福建,讲师,日语语言文学硕士,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