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质量地提升操节队列队形

2016-12-12 07:46周文文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0期

周文文

摘 要:目前幼儿园操节活动所包含的动作元素在设计编排上往往过度拘泥于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从上肢、腰部、下肢,一直到踢腿、跳跃、放松,整套动作都按部就班,机械呆板。虽有简单的队列队形变化,但变化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流畅性,做操时站立队形一律是几路纵队,“横平竖直”,使早操活动成为一种“军事化”的训练,显得过于严肃,幼儿缺乏参与的兴趣。而合理运用队列队形,对一套操节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操节;队列队形;适龄适立;听看合一;趣味相扣

操节是早操活动的主要部分,是锻炼幼儿身体各部分动作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创编中要根据本地区、本园、本班幼儿的动作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创编各种幼儿操,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操节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增强幼儿体质的有效手段。合理、有效地组织幼儿开展操节活动,对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幼儿体质,具有重要意义。

队列队形的练习,是操节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加强孩子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精神,训练动作的节奏感和提高协同一致的集体动作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往的操节很枯燥,孩子们练习的时候往往没劲。本人尝试在编排操节练习中穿插各种有趣的队形设计,枯燥的操节立刻变得趣味盎然,很受孩子的欢迎。

一、队列队形的设计要以幼儿为主体,适龄适立

在操节中常用的队列有:立正、稍息、原地踏步走、齐步走、跑步走、立定、向前看齐、向左(右)看齐等。常用的队形有:排成一路纵队、排成2~6(多)路纵队、排成圆形或半圆形队形、排成密集队形(幼儿围拢在教师周围)、排成分散队形(在一定范围内分散站立)等。幼儿操节的队列队形练习要简单易行,在小、中和大班,通过队列变化训练,可提高幼儿在团体中了解与认识自身与团体的关系,增进幼儿的团体意识,让幼儿形成秩序感,并发展幼儿理解指令的能力;同时,队列变化与训练,也是热身运动的一种积极的延续,为幼儿的其他活动做好充分准备;队列与队形变化包括:速度的变化;切段分队走或左右分队走,如四路变二路,二路变四路,圆形等。

二、队列队形的指挥要以简单口令和手势为辅,听看合一

口令、手势是操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具有特色的口令,明确的手势与引人注意的声音变化,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操节,也是一个教师乃至一所学校常规的体现。设想如果操节中无论缺少口令、手势或是声音都会是一个失去特点的操节。因此,在当前操节中口令是指挥者,手势是引导者,声音则是调控者。不管哪个方面,口令也好,手势也好,声音也好,在课堂中它都需要默契配合,巧妙组合。过多的口令指挥会使人产生抵触情绪;过多的手势引导则使人感觉指手画脚,过多的声音调控则使人失去自由。如何将口令、手势语、哨音在体育课中巧妙地组合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还需不断重复实践,形成独具个人或学校特色的教学氛围。

三、队列队形的练习要以趣味性原则为导线,环环相扣

兴趣是一个人完成任务活动的驱动力。队列队形练习时坚持趣味性原则很重要,活动时有趣味,幼儿才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但是队列队形的内容比较单调,反复的练习幼儿会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失去了对练习队列队形的兴趣,教师要多以趣味性原则为导线,环环相扣来引导幼儿。

队列队形练习能提高幼儿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操节教学的开始部分,我们运用队列队形练习中的“有效”“无效”口令,或做与口令相反的队列动作和组合口令连续做队列队形动作等练习,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的思想集中到操节教学中来,激发幼儿做操的兴趣,把队列队形练习与做操相结合。如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方形、八字形、十字形和变方位做操。幼儿最初站住时,教师事先在操场上画好圆形,熟练之后,可以适当变换队形。这样避免了幼儿对四列横队做操产生的单调性。幼儿做操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保证了做操的质量,丰富了准备活动内容,给准备活动注入了活力,同时培养了幼儿的思维和应变能力。

队列队形练习与游戏相结合,使游戏所安排的练习变得丰富多彩。如玩木头人时,幼儿经常是自由分散玩的,有些单调,改变自由分散所没有的合作感,我们在教学中运用的是从分队到并队,退缩成一方阵再跑出来定型,幼儿就有了新的形式玩法,变得多样性、趣味性,幼儿在退缩成方阵时也有了较好的积极性投入。

由此可见,队列队形的练习在操节教学中是一项必不可少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操节代表性的辅助性教材,是操节教学的基础教材之一。队列队形是整个操节最基础的奠定,但因为练习太过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单调,缺乏创新,幼儿不愿意练,也就成了教师最难攻克的难题。

1.开学集中、重点抓

开学初幼儿经过一个假期,思想和纪律较松散,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专门进行训练,练习性有便于教师观察幼儿练习的情况和幼儿之间互相观察。有利于幼儿动作技术的掌握,同时为教师的讲解示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教师平时上课时应重视教学中所安排的队列队形,这对提高教学的质量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让幼儿明确本学期的队列队形教学内容和秩序,有利于以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经常练习,课课抓

每节操节教学开始时,安排一定时间进行队列队形练习,内容上做到“精”,形式上突出重点,对难的练习可连续出现或阶段复习,使其动作逐渐正确、熟练、规范。

3.通过比赛、层层抓

为了进一步开展好队列队形练习,我们可以在小组间、班级间开展队列队形比赛,提高幼儿操节中队列队形练习的素质。

总而言之,幼儿园操节中队列队形的编排应符合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是他们关注和感兴趣的事物,编排时应尽量科学,遵循操节的基本结构和规律,采用“游戏化”“趣味化”的方法使其在活动过程中有愉快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新课程实施对话[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孙云晓.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