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思维灵活应用

2016-12-12 22:00罗万祥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小学体育教学

罗万祥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更多侧重于应付体育考试,因此往往不注重对于创新思维的应用。新课改以来,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创新教育来提升教学水平,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一定探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思维

新课改以后,针对小学体育的教育,创新思维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因此,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利用创新教育这一教学方式使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一教学方式是根据创新原理来培养学生,使其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以及思维。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加以运用,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做:

一、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

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因此要将创新思维在教学中加以运用,必须提升教师自身的创新素养。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与意识,这样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就能够更有意识地去添加一些创新教育知识点在里面,这样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加增加创新能力。这是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起始阶段。对于小学体育的教育,应该有意识地增加创新点。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就能通过有意识的创新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兴趣是学习积极性调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一个人创新思维的成果都是在对于所从事的事情感兴趣基础上取得的。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构建良好的教学关系,教师要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使其愉快进入学习状态。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采取强迫性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学习。其教学整体过程压抑了学生的天性,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创新思维灵活运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创造性地将课堂交给学生,再给学生下发一定的教学任务后就让学生自己组织课堂,教师也作为教学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活动,这样就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

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丰富的书面知识传授,更需要动手实践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手指上。”就是这一道理。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动手实践,实践中让学生明白创新的含义与做法,这样就能让学生拥有独立的人格与创新的能力。

例如,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安排学生进行前翻滚这一项目的练习,让学生在学习时自由结组,采取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让他们通过互帮互助来更好地提升自身实力,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时更有学习的热情,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四、采取新颖的教学方式

笔者认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更灵活运用创新思维,教师在运用“创新教育”这一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这样就能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天性与教学特点引入体育游戏这一环节。将体育游戏引入教学时,教师需要对如何将游戏与教学内容融入在一起进行思考,这样就能使学生感觉到课程设置的自然性,从而使课程的参与度、积极性等更高。

五、设立良好的评判标准

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需要正确合理的评价标准,这对于学生整体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设立科学标准,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有合理标准,不应该只关注学生体育活动的完成度上的成绩,而应该更多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创新性教育在教学中应用的过程应该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表现,并就他们的表现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价,从而力争做到创新性培养上的因材施教,这样才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创新性思维,需要教师能够遵从新课改的要求,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情况出发,采取多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享受这个课堂,最后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设立科学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更加保证公平合理的环境,从而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不断增强主动参与意识,在参与过程中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也是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参考文献:

[1]刘银芳. 更新理念 优化课堂 准确示范 巧设游戏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初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6).

[2]刘敬群.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3).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小学体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