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
著名教育家埃德加·富尔说过:培养学生的个性,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他们进入现实社会开辟道路。最近听了一节三年级数学课,我觉得其中有几个地方,值得我思考。
1.当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时,我很欣赏老师给学生提供的学习平台,也惊讶学生潜能充分发挥时所表现出的魅力。可是课堂教学中唯一的口算方法、唯一的板书,以及学生的异口同声、一致同意,不由得让我的心情有些“乐”不起来,不得不让我冷静思考。课堂上,诸如“你说得真好”虽然是在表扬学生,鼓励学生多说、多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教师的一句“你说得真好”,并且在黑板上唯一板书。其实是在暗示教材上的和老师说的、板书的是最好的方法,是唯一正确的方法。细想发现,长此下去,恰恰会磨灭学生创新意识,成为埋葬创新火花的根源,使得学生创新的花朵潜意识里不知不觉凋谢了。
2.“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教师的这句话问得特别好。探索算法多样和追求最好方法固然很重要,但问题中“你觉得”三个字包含着很浓厚的“人文色彩”。说明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把学生看作“自主发展”的人。如果每次都让所有学生的意见高度统一,那为什么还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呢?实际上,总有那么一部分学生,有些是学习能力问题,也有的是标新立异的学生,他们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方法,看起来拐弯抹角、费尽力气,却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出。而老师的这种最好方法,在老师的暗示下,他们接受了,没人说其他方法,学生这种学习过程上的看似顺利,这真的是“以人为本”吗?这种顺利又有多少意义?
3.开放题型的设计,是为巩固教学服务的。但教师“不能这样”的话却是一大失策,这种评价的话是教师课堂的禁忌。教师态度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想法,犹如泼了一盆冷水。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学生只要动脑筋,愿意发言,敢于回答,都应先鼓励肯定。至于回答的是否正确,先不要急着否定。这样学生才会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回答问题,才会对学习充满兴趣,才会喜欢数学课,形成良性循环,就会觉得学习数学有意思。其实学生真的不对吗?填数时,并没有强调只能填一位数啊?为什么不为学生的创新拍手鼓掌呢?这应该是教师的自身潜意识在作怪,教师自己在课前没有想到,因此当和教师自己预设的答案不一样时就不能同意了。其实这等于教师自己亲手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幼苗。
4.“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在教学中,教师能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列式解答,这很好,然而计算真的只能一个一个减吗?减的时候也必须按老师引导的顺序吗?试想一下,今后碰到一串数据加或减,是不是也要这样按部就班计算呢?教师为什么不问一句:“还可以怎么计算简便一些?”那么学生就会积极思考,让计算更有趣味。对于教师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还培养了他们探索、创新的精神。经历探究过程,已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本身就是教学的目的。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探究的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已经渗透、学习新课标理念,形式上有所改变、突破,然而还不够突出,只能说形似,虽不能说貌合神离,至少不算得其神韵。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对于学生的回答多鼓励,不能简单以“不同意”一带而过,我们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取得不同发展”。其实,在算法优化时,教师应注意两点:(1)学生是主体,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应把选择、判断的权利交给学生,优化是学生自我探索、完善、修正的过程,从而“悟”出最佳方案。教师评价算法时,不要讲“优点”,要讲“特点”,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算法。面对鲜活多变的课堂,面对充满个性的学生,教师常感到课堂上难以驾驭,“放”与“收”的“度”的问题。放的多了,课讲不完,放的少了,又显得流于形式。(2)教师要明确“优化”不是规定一种算法,把优化的过程作为引导学生主动寻找更好算法的过程,尊重学生的选择,只要学生认为合适、自己喜欢、会做的,教师就应肯定和鼓励。一堂好课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有鲜活的泉水,教师要不断“充电”,加强学习。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因此,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去探索、创新,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里敢想、敢做,敢于创新。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这样,才不至于让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在潜意识里熄灭!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