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班绘画活动中的组织策略优化初探

2016-12-12 20:30沈雯娟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0期

沈雯娟

摘 要:通过对混龄班教师绘画教学活动的分析,总结了存在的问题:错误活动目标的制定;缺乏“以小促大”的意识;过分强调“榜样示范”。因此提出优化组织策略:教师应依据幼儿不同年龄和能力水平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目标、选择内容,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指导和评价,促进混龄班绘画活动的正确开展。

关键词:年长幼儿;低龄幼儿;混龄班绘画活动

一、问题提出

(一)混龄班绘画教学活动对幼儿合作能力的促进作用

本文所指的混龄班绘画教学活动是指在混龄班中有目的、有计划的美术绘画教学活动。幼儿从合作绘画中学习绘画技巧、基本原理以及通过不同年龄、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相互影响来促进各年龄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混龄班绘画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合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幼儿通过讨论交流进行分工合作。在相互沟通中,年长的幼儿逐渐了解小年龄的能力水平,学会合理分工。其次,年长幼儿与小年龄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低龄幼儿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能力逐渐提升,而哥哥姐姐在帮助指导小年龄儿的过程中巩固已有能力,获得成就感。

(二)现阶段混龄班绘画活动组织策略存在的问题

1.错误制定“混合”目标

部分幼儿园的混龄教育只是混合不同年龄在一个班,而非真正的混龄。这些幼儿园在总结中会写到各年龄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了什么,往往只是他们“各司其职”。

比如,某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同时预设了三个年龄层幼儿的不同目标,制定了三个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学过程中按不同目标进行活动。这种混龄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混龄。

2.忽视“以小促大”

有些幼儿教师对混龄教育的理解并不深入,存在理解误区。根据某幼儿教师描述的活动情景,这位教师单纯以年龄为标准划分幼儿,机械地分配年长幼儿的任务之一是指导低龄幼儿涂色、添色,忽视低龄幼儿“以小促大”的隐性能力成为部分混龄班绘画活动中的弊病,扭曲了混龄教育的真实内涵及意义。

3.过分强调“榜样示范”

这里的“榜样示范”并不是指一般情况下年长幼儿对低龄幼儿的有效示范作用,而是指教师过分注重年长或能力较强幼儿的榜样示范,忽视了幼儿间的平等合作关系。教师认为低龄幼儿通过与年长幼儿一起作画,观看模仿,习得造型、用色及构图等技能和良好的美术常规习惯,提高绘画兴趣和自信。实际上,这并不是全部,教师低估了低龄幼儿的自主性,导致他们退缩、胆怯。

二、如何正确开展混龄班绘画活动

(一)树立正确观念,提高教师素养

教师不仅要依据现代教育理念来改变课程内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在面对问题、反思教育行为的改革实践中把握真理,改善行为,提高专业素养。教师对各年龄幼儿的行为特点、实际发展水平的观察十分重要,且相比同龄班要更仔细、全面、具体。通过观察、实践及反思,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

(二)内容具有合理性和包容性

1.选择共同兴趣点,激发合作积极性

教师设计的混龄班绘画活动主题应是各年龄段都感兴趣的内容。相同或相似的兴趣能激发幼儿共同参与讨论,调动不同年龄幼儿合作绘画的积极性。这拉近了幼儿间的距离,也促使年长幼儿更愿意交流已有经验,弥补低龄幼儿经验的缺乏;而低龄幼儿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通过幼儿感兴趣的主题适当增加低龄幼儿的无意注意时间,让课堂更有效率。

2.选择包容性内容,促进幼儿共同成长

不同年龄幼儿在认知发展水平、社会性发展水平及原有生活经验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其实这是一种教育资源。要发展混龄班幼儿的绘画技能技巧和其他能力,就需要将他们的技能技巧的差异进行有机整合,以便找到适合各年龄幼儿的教学内容,既不影响年长幼儿技能的发展,又能促进低龄幼儿能力的提升。即所有幼儿对这些内容都有生活经验,该内容在低龄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且又能引发年长幼儿的共鸣。

(三)形式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1.以大带小:引导年长幼儿指导低龄幼儿绘画——最近发展区的运用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年长幼儿给低龄幼儿提供帮助支持,让年长幼儿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年长幼儿提供的建议对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恰符合低龄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年长幼儿的引导过程也是其自身经验及原有认知重组的过程,得以复习巩固,产生强烈的成就感,自信得到充分满足。幼儿通过合作做到的和独自做到的之间的差异就是合作的基础,幼儿之间的合作支持促进了其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2.以小促大:交流讨论引发认知冲突——年长幼儿的经验重组与提升

多数混龄班绘画活动都采取“讨论、交流、分工、合作”的模式。而混龄班绘画活动更注重幼儿间的交流,幼儿相互交换经验、想法,双方互补更容易找到适合每个幼儿的发展区域,从中引发的认知冲突对年长幼儿已有经验有着重新审视的作用,帮助其对原有认知进行重组或进一步归纳、总结并提升。通过低龄幼儿对年长幼儿的促进作用,达到以大带小,以小促大,大小共同进步。

教师注意不要过分追求年龄上的“大带小”,幼儿间能力强者对能力弱者也有促进作用。且混龄班绘画活动中低龄幼儿的某些能力(如想象力等)有时高于年长幼儿,此时低龄幼儿不再是学习者,他们也能无形中促进成年长幼儿的进步。

3.合作绘画:充分发挥自主性,开展合作绘画——大小共同进步

混龄班的绘画活动要体现幼儿的自主性,调动积极性的同时,幼儿有意注意时间也有所增加,使活动更为自然有效。因此,混龄班绘画活动最好以主题展开形式进行,围绕确定主题进行想象和讨论,自主进行合作学习。幼儿自主讨论、交谈可在合作前,也可在合作过程中。出现认知冲突时教师要适时、适宜地给予引导。

(四)评价具有准确性与针对性

不同年龄和能力水平的幼儿由于动作发展及绘画能力的差异,呈现的美术作品肯定不同。教师不仅要独立评论作品中的个人部分,也要对合作部分给予正面评价。注意不要在合作的不同年龄幼儿间进行横向点评,应以个别幼儿的纵向点评为主。评价时,教师对幼儿合作结果给予肯定的评价,具体、客观,并且从幼儿的能力进行纵向点评,增加其自信。

总之,教师是否正确理解并在混龄班绘画活动中合理运用这些策略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混龄班绘画活动的关键是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并且充分地尊重幼儿,让幼儿自主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房阳洋.对幼儿园混龄教学的思考[J].幼儿教育,2004(4):12-13.

[2]李颖,赵海燕.蒙台梭利教育中的混龄教育[J].淄博师专学报,2008(2):16-17.

[3]余红梅.混龄教育的实践价值与所面对的挑战[J].咸宁学院学报,2007,27(5):179-181.

[4]王晓芬.国外幼儿混龄教育研究概述[J].幼儿教育,2006(3):35-38.

[5]李玉峰.国外儿童混龄教育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09(7):105.

[6]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99.

[7]张奇.学习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266-271.

[8]朱艺.儿童绘画发展阶段之我见[J].今日科苑,2009(20):238.

[9]唐敏.开心涂鸦 稚手描绘: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J].山东教育,2002:28-29.

[10]陆惠香.浅谈小班幼儿绘画教育[J].科学教育,2008(5):139.

[11]朱艳琴.浅谈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设计思路与指导策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13.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