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磊
同质配件,规范汽车后市场由此开始
文:孙磊
2016年1月18日,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标准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举行;1月30日,“同质配件试点工作阶段汇报会”暨同质配件宣传片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这2次重量级会议的召开,预示着2016年中国汽车后市场会有着一个重要的主题:同质配件。
经过黄金1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后市场井喷式增长。然而,我国汽车后市场系统建设严重滞后,配件质量参差不齐。其中2个核心问题最不容忽视:一是市场结构不优,发展不规范;二是消费不透明,诚信系统不健全。
2014年9月,由交通运输部牵头的十部委发布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 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同质配件概念,从战略高度明确了同质配件在汽车维修业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给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尤其是汽车后市场行业掀起了巨大波澜,同时也引起了相关行业的猜测、关注、准备和运作发布。
2015年8月8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5年17号》,对同质配件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同质配件是指,产品质量等同或者高于装车零部件标准要求,且具有良好装车性能的配件。”由此,同质配件的发展进程开始为业内所关注。
1.配件质量有标准保障
同质配件规定的是面向汽车后市场的汽车零部件。而目前汽车后市场上流通的零部件种类有3 000多种,而国家标准所能覆盖到的种类仅占到30%。也就是说,目前售后市场上大部分种类的零部件生产者并无标准可依,其质量鉴定也无据可查。而同质配件首先规范了零部件的标准,汽车后市场上无论哪种来源的零部件,其质量鉴定都执行相同的标准,低于标准即为不合格。
2.配件来源有据可查
以往汽车后市场的配件渠道十分繁杂,就拿零售终端——汽配城的配件商来说,同一种配件就能给出不同来源、不同质量、不同价格的产品,看似维修企业的选择多了,但其中鱼龙混杂,维修企业往往选择了质量低劣的配件而不自知。
同质配件则有统一的编码,可以通过扫码查询到配件从出厂到配件零售商的整个物流信息。一旦配件出现问题,直接可追溯到厂家责任。因此,只要是同质配件,对于维修企业来说,再也无需担心质量因素,而是选择合适的价位即可。
3.国产配件产业发展的契机
据了解,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汽车维修配件工作委员会于2015年在全国13个主要省市先后主办了46场以“变革、战略、发展——构建中国汽车维修业新格局”为主题的研讨会,进行同质配件的推广。其中,对同质配件响应热烈的当属那些优质配件生产商。他们之前在汽车配件市场的地位比较尴尬,品牌影响力较那些国际知名品牌弱,价格较那些劣质品牌又要高,而中间还要跟各种名目的配件相抗衡。
但是同质配件一旦推广,这些国内优质配件生产商将直接和国际知名品牌放在统一平台进行销售,不再受那些各种名目各种渠道的配件以及不达标配件的干扰,价格优势将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
4.行业规范 由此开始
国内的汽车后市场一直以来诚信体制难以建立,整个行业难以规范,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于零部件市场的混乱。假机油、假滤芯、假制动摩擦片、假离合器片……,基本上涉及到日常维护作业的零部件产品,在汽配城里都会有大量的假货存在。甚至一些品牌的代理商,供货产品中都会掺假。这些都是业内公认的事实,为什么还能在汽配城堂而皇之地盛行?各方面的原因都有:维修终端有需求,假货难以追溯来源,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对造假贩假惩罚力度不够,打假成本过高……。那么维修终端如果使用了假货,他们只有一句话解释:“我们不知道这是假货。”最终,维修行业诚信度不高的帽子始终难以摘去。
其实零部件市场上大多数所谓假货,确切地说应该称为不达标产品,真正的假货应该是那些冠以其他优质或知名品牌牟利的产品。不达标是因为无标准可依,也就意味着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非常低。在南方,前厂后家的手工作坊式零部件生产单位比比皆是,在很多地区甚至形成了小的加工产业链。这些地区生产的零部件大量流入汽车后市场,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属于不达标产品。
而经过认证后的同质配件则不同,它需要经过第三方认证机构参照国家标准对产品进行严格测试,而且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证资格和认证过程是受到严格监督的。另外,为了防止同质配件在流通渠道被造假,每一件同质配件都有独立的编码,这个编码将能查询到该配件在流通环节的各个节点。一旦配件造假,很容易追溯到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而对于维修企业来说,也少了使用劣质产品的借口,因为只要选择同质配件,质量就有保障,这样企业问责更简单。
可以说,同质配件的出台,能够从根源上、制度上有效解决汽车后市场不规范的行为。当然,目前零部件标准严重缺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同质配件的推广进程。不过,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标准委员会已经开始着手制定各类零部件质量标准,2016年将完成常用的碰撞金属件、易损塑料件等质量标准。预计未来2~3年,质量标准将覆盖后市场零部件的8成以上,所有在中国销售的同质配件都要符合这些标准要求。
只要对汽车后市场有所研究的业内人士都知道,如果同质配件真正推广开来,对于行业规范、有序的发展百利而无一害,因为它为行业带来了标准,给国内众多优质零配件生产厂商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听到否定同质配件的言论,这些言论让同质配件的推广遇到了许多阻力。那么都有谁在抗拒同质配件呢?
1.以4S店为代表的“原厂件”销售者
2015年里连续几次零整比数据的公布,将整车厂商及其所属4S店网络的零部件销售价格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按照传统的说法,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零部件占据了40%左右的市场份额,与售后维修养护的市场份额相当,足见汽车零部件行业利润可观。然而经过“原厂件”这3个字的包装之后,零部件的利润被无限制地放大,形成了暴利。同质配件的推出,恰恰是针对“原厂件”而来,成为打破垄断的一把利剑。试想,同质配件的质量能够与原厂件相当,那么谁还会花那么多冤枉钱买原厂件呢?
2.以低门槛进入的零部件制造者
低门槛意味着低成本,汽配城大多数不达标零部件产品均由这一类的配件制造商生产。他们凭借价格优势侵占着市场,甚至劣币驱逐良币,导致有些汽配城无优质产品可买。而且实际上,这些不达标产品往往都冠以副厂件的名义销售,价格并不算低。而同质配件实施以后,很多国内优质配件制造商的产品经过认证之后,将会与知名品牌的产品同台销售。那么,那些以低门槛、低成本进入的零部件制造商,他们的产品能通过认证吗?没有经过认证的零部件,还有多少维修企业会去选择呢?毕竟他们也要承担风险。
3.其他利益相关者
除了上述2类之外,还有一些像汽配电商平台、配件经销商、保险公司等等,他们或者因为自身的利益受到威胁,或者因为没有在同质配件的推进中分得一杯羹,因而对同质配件的推动产生抗拒。
各种各样对同质配件的质疑,归根结底一句话:谁来保障同质配件的质量,或者换句话说,同质配件会不会为劣质产品披上合法的外衣?
根据相关规定,经过认证的同质配件应该具备以下3个要素。
第一,在国际汽车维修市场上,与原厂件相媲美的配件,均被称为质量相当配件,即同质配件。
第二,质量相当配件的定义,是该配件必须在质量上可以与新车所使用或曾使用的配件标准相匹配(质量一致性)。
第三,质量相当配件必须在材质结构上、制造与功能标准上与原厂件质量相当,或者更高。
由上述3个要素来看,同质配件完全能够满足维修保养过程中对配件的质量要求。而且同质配件的认证是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委托第三方认证机构完成的。认证流程包括工厂资格审核、实验室材料与功能测试、合车装配测试以及认证资格维持4个步骤,确保流通于市场中认证的配件质量合格、外表匹配。
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孙守仁会长介绍,协会将单独成立品牌管理中心,该中心不但对认证同质配件的配件生产商以及使用同质配件的维修企业授予“放心汽配”和“放心汽修”的称号,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监督、防止配件制造商在同质配件认证过程中弄虚作假,同时监督第三方认证机构是否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认证。此外,申请同质配件认证首先要申请编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同质配件的质量。
同质配件的推动是由上至下的,推进力度非常大,说明国家有关部门对于反垄断、打击假冒伪劣配件、鼓励国内汽配制造业发展、规范汽车后市场的决心非常大。然而,同质配件毕竟是个新鲜事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难免有不完善的地方。例如,真的有同质配件的质量出现问题,配件制造商、配件销售平台、修理厂各自承担的责任如何确认?惩罚的力度又有多大……。这些并非是对同质配件的质疑,而是希望同质配件推广的主导部门能够考虑得更加周密,这样才不会因为一些突发事件导致同质配件的推进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