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有业+马弋飞
【摘 要】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作为一种具体的媒介形态,已经深入地切入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本身存在着多重矛盾,即分别为“强与弱”、“深与浅”、“开放与封闭”、“记录与删除”、“免费与收费”,以上矛盾构成其发展逻辑,推动其发展,如何处理以上矛盾成为我们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发展逻辑;强与弱;深与浅;开放与封闭;记录与删除;免费与收费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大学辽宁省教育厅2016年度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时代传媒产业转型的理论逻辑与路径依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YB201601;本文亦是2011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三网融合发展与管理研究》研究成果,课题号L11BXW003。
每一种事物都存在本身的发展逻辑,按照相关释义,逻辑包含三层意义,即分别为“1.规律,事物的完成的序列;2.事物流动的顺序规则;3.事物传递信息,并得到解释的过程。”[1]据以上定义,可以发现逻辑是规律、规则和过程。在当今社会,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毫无例外,本身也存在发展逻辑。这种发展逻辑包含多个层面,涉及新媒体研究的各个方面。本文认为,这种逻辑深刻地体现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过程所存在的多重矛盾中。按照唯物辩证法,事物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矛盾互相斗争的过程,而当矛盾消亡,事物也结束了发展历程。现阶段,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多重深刻矛盾体现为“强与弱”、“深与浅”、“开放与封闭”、“记录与删除”、“免费与收费”。
一、“强与弱”的矛盾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其独特的传播结构。在网络产生之前所诞生的传统媒体的传播结构无一例外的是“一对多”,因此,每个受众接触到的信息内容是同一而无差别的,受众很难通过同一媒介通道进行反馈,同时受众之间几乎没有通过媒介进行交流的机会,受众之间的“连接”是断裂的。网络把传统的线下人际关系模仿性的呈现于网络之上,不仅个体接收到信息不再是同一的,而且凭借网络形成了独特的传播结构,从最早实现了个体与个体交流的应用“电子邮件”开始,到之后活跃的博客,以至于今天被广泛应用的SNS,IM等应用形式,无不在促进网络结构完善发展的“车道”上越走越远。人和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人与人的交流沟通依凭网络,同时也存在于网络中,以至于在今天,“社会网络分析法”成为研究网络人际关系最主要的应用方法之一。
媒介能够深度切入人们的生活,有各种缘由,但最根本的目的应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压缩“时间”与“空间”,让“我与你”的“心与心”之间无限靠近。在遵循这一根本发展逻辑时,人类却不得不就如何处理网络中存在的“强与弱”这一对沟通过程中的矛盾进行艰难地抉择。
“强与弱”这一矛盾一直存在于人类的沟通逻辑中,只不过网络赋予了这一矛盾新的内涵与关注点。在中国的古语中经常可以发现,关于指导人与人之间怎样保持“亲疏远近”关系的箴言警句。如清朝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第十三回中提到“你如何连两句俗话也不晓得?常言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其中提到的“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固然可以被看做是对“事业”、“人生境况”的生动比喻,但同样可以看做是对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明确指导。在这则“常言”中透露出对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担忧状态,同时也存在关于关系“强弱”的纠结情感。又如在距离今天成书更为久远的《庄子·山木》中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之语,意指道德高尚的人之间交往,不需要讲究太多礼节及客套,可以轻松自如,心静如水一样清澈透明。从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这种亲疏不仅仅是一种交往频率,可能更多的是内心深处的体验。
网络的“连接”结构使得这种关于“强与弱”的思考更为突出。网络中的人与人的互动类型若加入“虚拟与现实”维度,基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线下互动的补充,另一种是无线下,完全依靠网络所发展出来的互动。不管是以上的哪一种,网络因为本身的媒介属性,相对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互动中所隐含的“强弱”矛盾,又增加了新的维度与内涵。网络媒介继承了一般意义上的关于互动“强弱”重要判断标准,即“频率”,若个体之间互动频率高,那么基本上可以判定他们之间的连接是“强”的,他们具有一种“强关系”,反之,若两者之间互动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互动,那么他们之间基本可以被判定存在一种“弱关系”。同时,几乎每一种网络应用形式在其产生之时就具有不可改变的“强弱”关系属性。以我国的两类社交应用“微博”和“微信”为例。微博在诞生时,其本质属性就决定了它只可能是一种“弱连接”应用。在微博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应用主要是“评论”和“转发”,这种异步交互式的互动方式,并不具有即时性,所以很难形成高强度的互动频率,从而也无助于形成“强关系”。一个微博大V的账号可能拥有粉丝上百万,微博博主同绝大多数粉丝都缺少互动,这不仅是个人的媒介使用习惯,更需要考虑到巨大的时间成本与精力投入。腾讯开发的微信应用,相对于“微博”来说,则表现出“强关系”特质,一方面,通过微信,个体不仅可以做类似于微博的“内容”发布,更可以跟微信好友做即时性的互动交流,这种即时性有效地促进了关系的发展。同时,微信通讯录中的好友数量受到了限制,微信好友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线下好友的线上呈现,微信的使用更类似于对线下关系的加强。
从各种应用产生的时间上看,人类陷入了对“强弱”选择的纠结中。上文提到的开启了网络个体与个体沟通的电子邮件就是“弱关系”应用,之后的论坛同样延续了这样一个传统,包括再之后产生的博客、微博。可以大略地概括出,这类应用的共同特征是“异步交互”,而且“通讯录”都是公开的。与此同时,网络的IM诞生了,无疑其具有“强关系”的特质,对于这种类型的应用,仍然可以概括为两方面特征,一方面其交互是“同步”的,另一方面其“通讯录”是封闭的。现在广泛被国人使用的微信无疑是一种“强关系”应用。
关于这种“强弱”的选择,其实质是一种对人类最本真真实交流状态的还原与追求。这同如今正被广泛谈论的一些关键概念如“富媒体”、“社会临场感”、“连通感”等所关心的旨趣是一致的。“强关系”有助于现有关系的强化,而“弱关系”则会积极拓展新的人际网络。这是人类沟通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是通向未来的必经之路。
二、“深与浅”的矛盾
很难确定人类使用的第一种有形媒介是哪一种,但是“兽骨”、“龟壳”应该是可以考证到的比较早的人类有意识制造的媒介。当然,在这之前,当时人类居住的洞穴的洞壁上已经画满了狩猎场景或初创文字。后来媒介发展经历了竹简、绢帛、纸张,直到今天的一块块电子屏幕。不管是哪种媒介,其产生的最直接的目的都应该可以被归结为承载内容,不管这种内容是图画、文字、声音或者影像。人类对内容的需求可能出自各种各样的目的,如提高自己,内容就是知识;监测环境,消除不安全感;以供消遣,愉悦自己;作为人与人交往的谈资……人对内容的获取几乎可以对应上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的各个层面。
中国传统上习惯性地看重媒介上的内容,媒介内容所发挥的学习功能尤其被中国人所重视,然而同一内容在不同媒介上呈现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效果。这可能需要沿着“历史之河”溯游而上进行考察才能够清楚地理解这其中的意义。以比较早的龟壳为例,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占卜,把龟壳放在炭火上进行炙烤,这时龟壳一般就会因为受热而出现相应的图案,这时出现的图案就是内容,据说这些内容能够预测“战争是否获胜”、“来年是否丰收”等关系部落或国家未来的重大事宜,当然龟壳上的内容也只有少数人能够解释,这类人通常是经过特殊训练及授权的祭祀或者长老。这点在世界范围内几乎也是相通的。中国是一个文官治理的国度,尤其在古代,文官的选拔关注点集中于对特定内容的识记与理解程度。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结束于清朝光绪年间,前后历经一千三百余年。虽然考试内容时有变化,如唐朝,考试的主要科目为“明经”和“进士”,而在宋朝王安石执政时,几乎取消了构成“明经”和“进士”的帖经、墨义和诗赋,改为经义(解释经书)、论(对时局的评论)和策(提出解决时弊的办法),但不变的是关于内容的重要性的强调,这种内容主要是文字内容。人才选拔是一个国家的“重器”,直到今天,在中国的高考制度中,仍然能够感受到文字内容的重要性。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文字内容都是重要的,从现代报业对不同新闻体裁的划分就可见一般,其中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评论”等等,这种划分反映出对不同文字内容重视的区别。伴随着新闻的逐渐发展,“深度报道”作为一种新闻理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新闻学大词典》中关于深度报道是这样解释的,即“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2]在历史发展的漫长河流中,内容的“深浅”划分渐渐显示出清晰的轮廓。但这是在电子媒介产生之前,那么,电子媒介对“深浅”的划分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大多数电子媒介都被贴上了“负面”的标签。从美国早期开展的关注电影对儿童影响的“佩恩基金研究”到后期关注电视与个人安全关系的“卫生局长报告”,无疑表达了人类关于电子媒介所带来负面影响的不安。
网络几乎继承了人类关于电子媒介“前辈”的所有担忧,除此之外,新的关心维度产生了,即人们认为网络对“深度内容”的“撕扯”也变得更为强烈,因为网络给我们带来海量信息内容的同时,又具有“浅”的结构特征。这种“浅”的结构特征几乎完全颠覆了之前人们关于深度内容的想象,即“长长的印在纸上的文字”。网络的这种“碎片化”使人们的时间变得碎片化,同时阅读也变得碎片化。一方面人类似乎利用了可以利用的所有时间去接触所有内容,获取得更多,但感觉还需要获取的也变得更多。另一方面,人们总是在抱怨这种碎片化使人们的思维变得更为“碎片”,对阅读的坚持并不能够持久。
关于在网络环境下我们是否仍然需要“深度阅读”这一个问题,相信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深度阅读确实有助于我们对事情的理解,尤其是当涉及到我们关心或者跟我们利益相关的问题时。但网络环境下的“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硬件设施的发展,带宽的扩展,网络上的内容表现形式更为多样,不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常作为组合手段,甚至一些媒介机构利用可视化技术,赋予了新闻更多的互动与直观,从形式上看,网络中的“深度”体现于多种形式。其次网络赋予了每个人表达权利,“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在今天已经到来。一部带着摄像头的手机就可以记录下事情发生的完整过程,同一件事情通过不同的个体呈现出不同的样貌。通过这种方式所呈现出的“深度”要远远比单一专业制作机构或者个体事后通过二手信息编辑而成的“深度”更为科学。
网络环境下的“深浅”,不仅体现在对单一事件内容判断,同时体现在关于内容的选择上。若使用阅读的费力程度这一指标进行判断,不同的内容肯定会呈现出差异化的判断结果。比如台湾作家三毛的散文肯定要比齐泽克的哲学读起来轻松很多。在今天,网络上存在着大量为了增加点击量满足人基本需求的内容,这些内容大多数都是“浅”的,但是却是无法消除的。
三、“开放与封闭”的矛盾
根据相关数据,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将达到19.1亿,而2016年将超过20亿。[3]在这些智能手机中,安装着各种各样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Phone”系统、“Symbian”系统、“IOS”系统、“Android”系统等,其中“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分别代表了新媒体发展过程中一对矛盾的逻辑,即分别为“开放”和“封闭”。根据NetMarketShare数据网站刚刚公布了9月份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排名,安卓系统约占到整个市场的50%,而IOS系统占到约40%,其它系统加在一起占到比例也不过10%左右。
安卓操作系统最早是由Andy Rubin开发的,主要支持手机。2005年由谷歌注资收购,同时组建开发手机联盟,2008年10月,发布了第一部安卓手机,2011年,安卓系统超越了塞班系统的市场份额,成为世界第一。安卓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其持有公司“Google”也是以这种精神而著称于世的。任何人只要掌握相应的技术,就可以在安卓系统平台上进行开发。这一平台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往往使得拥有技术的年轻人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如2013年,在中国,1989年出生的郭列成立了MT团队,并开发了“脸萌”APP,这是一款瞄准了90后年轻人为其提供卡通头像的软件,在2014年,引爆了整个“朋友圈”,短时间内获得了几千万的用户。除此之外,中国的几大手机厂商,小米、华为、中兴、锤子,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安卓手机系统,就连目前世界销量排名第一的三星手机也是安卓系统的用户。安卓系统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但是也存在着问题,如“存在安全隐患”、“操作不够直观”、“维护成本较高”等等,尤其是同IOS系统进行比较的时候,这些问题更为突出。到目前为止,IOS这种封闭系统只是在苹果公司开发的Iphone手机上被使用,IOS系统不开放源代码,Iphone手机的许多功能相对于安卓系统手机是受到限制的,比如不可能拆开手机,比如数据线只是用来充电的,而不是用来传输文件的,当然还包括许多方面。IPhone手机在中国受到追捧得益于多个原因,除了外观设计外,更重要的在于其操作系统表现出的优越性。如其相对于安卓系统“更安全”,“稳定性”更好,不容易“卡顿”,还“更省电”。
通过以上论述,很难评判两种系统的优劣,而且本文的行文目的也并不在于此,而是产品背后隐藏的或是开放的思想,或是封闭的精神。这两者相对于互联网是一对矛盾,同时亦是进步的动力。互联网本身就孕育着“开放分享”精神,这既源于其技术结构,同时从其发展历程中也可见一斑。互联网产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冷战时期,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展,伴随着各项技术的成熟,互联网逐渐成为连通世界的伟大力量,这股力量穿越了国境线,穿透了客厅的水泥墙壁,进入了日常生活的客厅。卡恩和文顿瑟夫设计了ICP/IP协议,定义了电子设备是如何连入互联网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使得人和电脑终端之间可以进行互动。雷·汤姆林森发明的电子邮件使得个体与个体可以通过网络沟通。在互联网由美国出发向世界扩展的进程中,曾在不同的国家遭遇到了阻力,其中就包括法国。法国在世界上属于发达国家,在网络科技刚刚兴起时,就抓住了这次科技浪潮,在国内大力推广普及互联网,但其技术标准却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存在差异。当世界互联网来到“门前”,其拒绝打开大门,法国在互联网的世界地图中,成为了一个信息孤岛。但新千年的第二个十年,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其开始了努力连通世界,追赶世界的脚步。
现实的历史逻辑在网络世界总能够找到影子。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以船坚炮利打开了日本的大门,使得日本认识到了世界潮流,加速了“明治维新”改革步伐。1840年,西方国家发动的战争打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使得中国加速卷入了现代化的进程,当然,遵循相似逻辑的例子还有很多。从以上的论述中,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即“开放”是主流,不管在现实还是网络中。但同时“开放”真的是未来吗?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有一个内陆小国“不丹”,其是世界上最后开放电视和网络的国家,不丹的经济相当不发达,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但在2006年发布的“全球快乐国度排行榜”中,不丹却名列第八,亚洲第一。这个事实促使我们去努力思考“开放与封闭”的矛盾,不管是现实,还是网络中。
四、“记录与删除”的矛盾
人类的第一种交流媒介是有声语言,当时这种交流方式适用于面对面沟通,非常有效。但当距离增加到一定程度,或者伴随着时间流逝,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就受到了影响。图画或文字是相对于有声语言的第一种替代媒介,这种媒介因其显著的记录作用而一直在人类社会中产生影响,虽然相对面对面交流缺失了部分线索。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记录声音、图像等信息形态的的媒介形式逐渐产生,从广播到电视,直到网络。
在网络产生并造成广泛影响之前,“记录与删除”似乎从没有成为矛盾。这主要是源于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是人类对特定媒介接触机会的稀少。不管是前媒介时代,还是大众媒介时代,在媒介上进行记录只是属于少数人的权利。其次,媒介上的内容几乎都是经过把关的。美国传播学家库利提出了适用于传播学解释的“把关人”理论,它认为任何一种媒介都是存在把关人的。以报纸为例,它的把关人可能包括记者、编辑、主编等多个层级的人员,这样的多层把关保证了只有符合媒介价值观或者社会规范的内容才能够出现在媒介上。再次,媒介上呈现的内容大多都是值得个体记住的积极内容,当然也不排除会出现关于个体的负面内容,但这些内容是能够人为轻易“抹除”的。
在网络时代,理论上,网络赋予了每个个体表达的机会,需要的只不过一根可以联网的网线,一个终端。伴随着网络各种应用形式发展,网络开发者给予用户网络表达极大的方便,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的门槛被拉低了。在微博中,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轻轻一点,即可呈现在世人面前,微信聊天你来我往,上至七旬老妪,下至学语少年都可轻松驾驭。除此之外,网络世界中个体与个体之间,一般意义上是平等的,理论上是不存在把关人的。与此同时,传统媒介的介质有可能在某一天消失了,与其一起消失的还有附着其上的内容,不管这一天是无限遥远,还是近在咫尺。但网络作为一种介质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为什么需要删除?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谈起。
(一)网络上的负面内容构成了对相关利益者的伤害
《互联网时代》中曾经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国外一个男子,因为错误地把早年使用毒品经历发布到网络上,当其准备应聘学校的一份工作时,没有任何一所学校愿意接受他,虽然他早已戒除了恶习。在个体的生活中,遗忘是必须的,尤其是遗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这是以后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类关于未来美好想象的基础。
(二)长久的记忆并不会给现实生活带来太多额外的好处
英国有一个25岁的女孩,她能够记住从其出生12天以来的所有事情,做的所有梦,往事不时浮上心头,情绪需要一遍又一遍的来过,记忆成为了其难以承受的痛苦。她也仅仅只是世界范围内79个“超忆症”患者之一。
当我们在注册登入一个网站或者APP应用时,我们的个人基本信息将毫无保留的交给后台。在今天,我们个人已经深度地切入了互联网络中。在世界范围内,各大商家都在努力开展基于信息的服务。例如百度的团购类应用,其可以根据个人所处的地理位置信息,提供周边服务。滴滴打车软件,可以使接单司机根据你所在位置准确找到你。
关于“记录”与“删除”这一矛盾应该怎样处理,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舍恩伯格提出了六种对策,即分别为“数字化节制”、“保护信息隐私权”、“建设数字隐私权基础设施”、“调整人类的现有认知”、“打造良性的生态系统”、“完全语境化”。而凯文·凯利关于这个问题说得很是干脆,他认为,我们终于会习惯隐私权的出让,只不过需要时间及附加上相应的条件。在现实中,已经出现了关于这一问题的判决,一名西班牙男子起诉谷歌称,在该公司的搜索引擎中搜索自己的名字时,有一个链接指向了1998年的一篇刊登在报纸上的文章,文章报道了他的住房被收回的情况。欧洲法院最终支持了该男子的主张,要求谷歌删除相关搜索结果。[4]
五、“免费与收费”的矛盾
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类型,从其诞生就遭遇了各种误读。其中误读最为突出的表现是绝大多数人把网络作为传统媒体的延续。在这种思维的主导下,最通常的做法是把传统媒体上的内容直接张贴在网络上,大多数网站早期网页仍留有那时的清晰印记,既不注重对网页的编辑也不注重对网页的管理。伴随着这种认识,传统媒体对网络媒体产生了情感上的变化,从最开始的“不屑一顾”,到“打官司、上法庭”,以至于到今天的“自我积极转型”。“不屑一顾”肇始于人类对媒介的传统感情,就像当初广播产生时,传统报人也仅仅把广播当做玩具。当突然有一天,传统媒体如梦初醒般地发现,网络正在飞速发展,尤其表现出与之“分庭抗礼”趋势时,传统媒体纷纷拿起法律的武器,控诉网络媒体盗取了内容。在这种思维方式及行动影响下,最经典的案例涉及到一家叫做“Napster”的公司,该公司是一家由肖恩·帕克和肖恩·范宁成立于1999年的文件分享服务公司,其主要功能就是使音乐文件免费化,其先后受到来自于不同唱片公司和歌手的起诉,法院最后判定其败诉。“积极转型”可能是今天传统媒体正在努力表现出的状态与追求。只要没有完全转型为网络媒体,其就很难做到免费,以至于很难成功。
网络媒体的“免费”是同互联网精神相契合的。从互联网产生到今天,在网络世界中就存在被大家一致认可的互联网精神,其中“分享”是最重要的精神之一,而分享的基础就是免费。能够做到免费最根本的原因是“比特”是零成本的。亚马逊书店是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在网络效应的“长尾”经济模式作用下,其利润陡增。在今天,其又在积极推广无纸化阅读,如今正在搞电子书的促销服务,中国大陆地区0.1元免费阅读一周电子书活动,这对大多数阅读者是具有吸引力的。可以试想,虽然同样在阅读,但在不久的未来,人类的阅读方式会发生根本转变。中国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网络“免费”这一发展态度上还是存在差别的,虽然西方国家也注重网络免费文化,但他们同时也注重对版权的保护。然而中国从网络诞生就一直在推行彻底的“免费”,阅读新闻信息是免费的,听音乐是免费的,看视频是免费的,读书是免费的……似乎忽略了对版权的保护,但是版权真的是有必要的吗?
但不得不提到的是今天的互联网世界又不完全是免费的,这主要源于传统媒介机构关于盈利方式的探索。《纽约时代》、《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等几家美国主要报纸对其网络版内容先后都采用了“付费墙”模式,以此弥补广告收入不足。这种模式或者允许用户免费阅读规定数量的新闻,如十篇或者二十篇,超过这个数量,按照阅读数目计费,或者使用会员制包月,包年。除此之外,作为传统媒体主要盈利的方式的广告在网络中仍然很受欢迎,而且源于网络本身的技术特征,广告变得更为有效。这有一个生动的举例,若一种产品的目标用户是来自于纽约州纽约市30-40岁的高尔夫球的男性爱好者,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找到这群人可能会非常困难,只能在纽约市的传统媒体上做广告,这会造成巨大的版面及金钱上的浪费,同时也并不一定有效,而对于Facebook来说,这就变得轻松异常,因为网络使得Facebook掌握了这一群体的完整信息。根据艾瑞调查提供的数据,有一款软件占到国内安全软件市场约80%左右的份额,这款软件是由奇虎公司开发的360杀毒软件,其是一款免费软件。与这款软件一起销售的有收费软件,除此之外,360杀毒软件还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服务,这也是收费的。与此同时,用户在安装360免费软件时,会接受到由奇虎公司主动推荐的导航页,该公司也能够从中收取利益分成。
免费是符合互联网精神的,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收费也应该是其生存的要义。
结语
若以人类的媒介发展史的广度来看,今天已经被人类广泛研究的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阶段可能只是整个媒介发展史的“孩提”时代,但其内在充满矛盾的逻辑会一直演化发展下去,永不停歇。■
参考文献:
[1]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詹姆斯·富勒.大连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韩有业.网络人际关系影响作用研究——论连通感作用强于社会临场感[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4(3).
[4]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希伦·A. 洛厄里、梅尔文·L. 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里程碑(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吴军.浪潮之巅[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7]埃里克·施密特.重新定义公司[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8]沃尔特·艾萨克森.史蒂夫·乔布斯传[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9]《互联网时代》主创团队.互联网时代[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10]英国25岁女子有超强记忆:记得出生12天后所有事情,凤凰资讯,http://news.ifeng.com/a/20151009
/44800047_0.shtml.
[1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删除[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
[12]凯文·凯利.必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13]克里斯·安德森.免费[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14]大卫·柯克帕特里克.Facebook效应[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
(作者:韩有业,辽宁何氏医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马弋飞,辽宁大学副教授、博士)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