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军/文
统筹兼顾“工匠”与“企业家”
■刘良军/文
古往今来所谓“匠者”,实为有手艺之人。今天重提工匠精神,全社会之所以对工匠精神关注与重视,盖因工匠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耐得寂寞、坚守初心,坚韧不拔、百折不挠,锲而不舍、钻而弥坚之优良品德与作风。毋庸置疑,在世人渴望一夜成名、瞬间暴富、快速成功的当下,工匠精神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不少人急功近利的心思、浮华难耐的心理与焦虑焦躁的心情。
更深层次考量,工匠精神乃至进入《政府工作报告》,鼓励人们创新创业的征途中尤须注重学习、倡导、发扬工匠精神,实在是因为由“中国数量”走向“中国质量”、由“中国产品”走向“中国品牌”的过程中,工匠精神奇货可居、呼之难求。首先,大量的供给有数量、无质量,尽管价格低廉属于优势,但在民众收入水平与时俱进、对美好生活向往成为终极选择之后,质次价廉的产品与服务便只能“门前冷落鞍马稀”,让人觉得味同嚼蜡,不妨弃之如敝屣。
其次,随着民众以往的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逐渐为个性化、多样式、定制型消费习惯与消费偏好所取代,借助现代工业标准与大机器批量化、标准型、模式化生产出来的产品与服务,已经很难让消费者有眼前一亮、趋之若鹜的消费冲动与欲求。恰如五中全会所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指向,即是立足供给侧生产要素配置的矫正与优化,进而提升供给基于变化了的需求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双方重新达成相对稳固的均衡。显然,人们呼唤工匠精神,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时代演变之需、有效供给之要、持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道。
诚然如斯,工匠精神发端于手工业者,代表了一以贯之传承下来的人工的精细与努力、人心的渴望与专注、人脑的思考与探索,但其必不可然地意味着“一亩三分地”的只顾埋头走路、很少抬头看路,意味着“螺蛳壳里做道场”“柳暗花明又一村”,而似乎少了一些“运筹帷幄,决策千里”“计利当计天下计”的登高望远、高瞻远瞩。此时,与工匠精神同声相应、有机耦合的企业家精神不能缺位,企业家精神成为工匠精神的理念指引、战略谋划、方向引导。某种程度上,工匠精神与企业家精神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互促进、彼此作用,琴瑟和鸣、珠联璧合,共同推动企业从小到大、产品与服务从初级到高级、供给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乃至延伸下去、拓展开来,助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中国产品”递进“中国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由此,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需要一大批有执着创新、开拓进取精神的企业家挺身而出,在成就个人梦想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尤其今天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更加取决于人的因素,使得人才成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实践表明,无论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是毫不动摇地巩固、壮大国有经济,抑或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繁荣发展,加快释放有效创造社会财富的市场活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造力,让一切劳动、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的源泉充分涌流,关键在于培育企业家精神。
尤其在立足中国经济、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当下,完全可以这样说,我们并不缺少企业,缺少的是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舍我其谁、勇于开拓,勤于学习、善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并不缺少产品,缺少的是对接世界市场,追求卓越,矢志不移创造中国品牌、续写中国传奇的持续创新;并不缺少创业者,缺少的是敢于担当、胸怀责任、甘于奉献的行业领军人物。由此,进一步弘扬和培育企业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精神的浓厚氛围,中国经济就能在新常态下攻坚克难、逆势上扬,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稳中向好,最终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如果说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基层实践与探求,那么开拓创新、胸怀长远的企业家精神,无疑就是顶层设计与谋划。通俗一点说,工匠精神的可贵之处,在于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或“化腐朽为神奇”,或“于无声处听惊雷”,或“十年磨一剑”;企业家精神的高超之处,则勤于谋篇布局、善于由此及彼、精于创新创造,或“一张蓝图画到底”,或“先人一步,下好先手棋”,或“生于忧患,穷则思变”。如此,工匠精神与企业家精神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相互给力、协同发力,共促企业从辉煌走向辉煌,共推“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
正因为工匠精神与企业家精神这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特殊关联,决定了今天人们看待二者既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顾此失彼,而需要统筹兼顾、等量齐观。崇尚工匠精神的同时,也得大声呼唤企业家精神,毕竟企业家给出了企业的发展理念,拟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规划了企业的发展愿景,从而使工匠们有所指望,知所趋附,乐所专长;强调企业家精神的同时,也得热情讴歌工匠精神,毕竟工匠们代表企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企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企业最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从而使企业家能够从日常琐事中解放出来,谋大势、研大局、抓大事。
一言以蔽之,将工匠精神与企业家精神有机融合、互联互通,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才能让工匠们的梦想成真、企业家们的人生出彩,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