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艾塞那肽治疗的价值评估

2016-12-09 02:33张亚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16期

张亚萍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6.054

[摘要] 目的 剖析艾塞那肽用于肥胖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方法 择该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接收的肥胖2型糖尿病者40例。利用抽签法,将40例患者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艾塞那肽,对照组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比较相关治疗指标。 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者4例,对照组10例。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为(2.7±0.5),对照组为(4.4±0.6)。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空腹C肽(FC-P)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研究组体重指数(BMI)为(29.3±3.7)kg/m2,对照组为(34.3±4.4)kg/m2。研究组BMI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肥胖2型糖尿病的常规治疗中合理加用艾塞那肽,血糖控制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少且利于患者体重的减轻。

[关键词] 艾塞那肽;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8(b)-0054-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肥胖2型糖尿病者,收治时间为2013年1月—2015年6月。入选标准:①根据1999年WHO诊断标准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②单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或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联用,稳定剂量3个月以上者。③HbA1c≥8.0%且FPG≥8.5 mmol/L。④BMI≥28.0 kg/m2。采用抽签法原理,将40例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为31~67岁,平均(48.35±7.62)岁;病程为3.2~10年,平均(6.7±3.1)年;BMI为28~38 kg/m2,平均(32.4±2.6) kg/m2。该组患者中:合并视网膜病变者,共2例;高血压者,共4例;大量白蛋白尿者,共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为30~68岁,平均(48.41±7.58)岁;病程为3.5~11年,平均(6.8±3.2)年;BMI为29~38 kg/m2,平均(32.5±2.4)kg/m2。该组患者合并症情况为:视网膜病变者,1例;高血压者,5例;大量白蛋白尿者,2例。两组在合并症类型以及BMI等方面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①肝肾功能异常者。②近期内服用过能够对胃肠动力造成影响药物的患者。③合并心脑血管严重性慢性疾病者。④未签订该研究“知情同意书”者。⑤有该研究相关药物过敏史者[1]。

1.3 方法

两组都行常规治疗,具体为: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口服二甲双胍 1.0 Bid。研究组 同时加用艾塞那肽[2],详细如下:取艾塞那肽,5 mg,经皮下注射给药,2次/d。连续用药4周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每次用药剂量为10 mg,2次/d,注射给药。连续用药24周。对照组 同时加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详细如下: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剂量根据血糖调整,皮下注射给药,尽量避免低血糖发生。连续用药24周。

1.4 临床观察指标

①全面观察两组病情变化,随访24周,记录两组BMI变化情况。②于患者治疗后的第8周以及第24周,检测其FC-P、FPG、HbA1c以及2 hPG指标[3]。其中,FC-P的检测采取“电化学发光法”,FPG和2 hPG指标的检测采取“葡萄糖氧化酶法”,HbA1c的检测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③利用稳态模型评估法[4],对两组治疗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准确的计算,其计算方法为:FPG×FIns/22.5。④观察并记录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低血糖、纳差、恶心、体重增加、水肿、呕吐。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调查的所得数据均利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综合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的检测结果

两组治疗后第8以及第24周的FPG、HbA1c以及2 h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8周的FC-P水平降至(863.4±43.5)pmol/L、第24周降至(575.3±39.8)pmol/L,对照组依次降为(1023.2±39.1)pmol/L、(1165.3±35.0)pmol/L。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分析两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

经计算,研究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为(2.7±0.5),对照组为(4.4±0.6)。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分析两组BMI的变化情况

研究组治疗后的BMI为(29.3±3.7)kg/m2,对照组为(34.3±4.4)kg/m2。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分析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研究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者,共4例,所占百分比为2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者共10例,所占百分比为50.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比为:20.0% vs.5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综上所述,近几年来我国肥胖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升高。观察发现,绝大多数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都无法取得较好的血糖控制效果[5]。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目前传统的降糖药物不能同时改善2型糖尿病的两个病理生理特点,即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的受损。此外,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是患者用药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低血糖、体重增加亦或者是水肿等症状。对此,临床医师在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还需充分考虑下述3个方面的问题,即:①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合理控制;②最大限度降低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③重视对患者体重增加危险性的防控。

过去,临床上对艾塞那肽的应用只局限于部分磺脲类药物以及二甲双胍治疗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中。直至2007年,经临床对艾塞那肽研究的深入,其适应症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可用于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的肥胖2型糖尿病中。一项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临床研究表明未接受过降糖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艾塞那肽单药物治疗具有改善HbA1c、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效果、减轻体重、改善β细胞功能、改善血压的效果,且耐受性好。

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治疗后第8周以及第24周的FC-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60.0%。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治疗后的BMI依次为(2.7±0.5)、(29.3±3.7)kg/m2,对照组为(4.4±0.6)、(34.3±4.4)kg/m2。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肥胖2型糖尿病者合理运用艾塞那肽,可取得较好的血糖以及体重控制效果,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用药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徐静,宋晓燕,付裕,等.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7):619-621.

[2] 刘敏,白桦,荆丹清,等.艾塞那肽与胰岛素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医刊,2012,47(2):42-46.

[3] 孙丽萍,高燕燕,李莉,等.艾塞那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及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1(6):84-88,93.

[4] Gastaldelli A,Brodows RG,DAlessio D, et al.The effect of chronic twice daily exenatide treatment on β-cell function in new onset type 2 diabetes[J].Clinical Endocrinology,2014,80(4):545-553.

[5]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Group: UKPDS 28: a randomized trial of efficacy of early addition of metformin in sulfonylurea-treated type 2 diabetes.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Group.Diabetes Care[J]. 1998, 352(9131):87-92.

(收稿日期: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