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萍,王春霞,吕立斌,陆振乾
(盐城工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1)
家纺面料织造工艺团队毕业设计模式初探
季 萍,王春霞,吕立斌,陆振乾
(盐城工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1)
盐城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通过校企联合指导,在师生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绿色环保型家纺装饰面料的纹样及织造工艺设计”毕业设计项目。从设计选题、内容确定、团队组建、团队合作等方面对家纺面料织造工艺团队毕业设计指导模式进行探讨,构建了“主指导教师带队、双团队合作、串并联交互、校企联合”的模式,达到了学生、学校教师、企业导师 “三赢”的目的,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和学生的工程素养。
家纺面料织造工艺;毕业设计;双团队模式
目前我国工科教育正大力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我校(盐城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的毕业设计(论文)也在不断地改革,改变过去“重论文、轻设计”的做法,鼓励教师提出高质量毕业设计选题,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工程科技人才。这种转变对毕业设计工作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以团队形式开展毕业设计工作还能提高教师及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1]。
1. 选题依据及背景
(1) 校企长期合作为选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校企合作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途径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方法。它既解决了高校办学资源匮乏的困境,又为企业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人才。近年来,我校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专利申请和新产品开发工作,企业工程师也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为此次校企合作开展团队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日益更新的家纺产品为选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以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为目标,瞄准日益更新的家纺产品,为毕业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将团队课题锁定在“家纺面料织造工艺设计”方面。在家纺面料中,棉麻等天然纤维素纤维以及天丝、竹纤维、玉米纤维等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应用给面料的绿色环保性提供了保障,同时各种面料设计软件的应用使家纺装饰性的提高成为可能。所以,此课题将“绿色环保型家纺装饰面料的纹样及织造工艺设计”作为团队毕业设计的总题目。
2. 团队毕业设计的子题目
团队毕业设计的子题目要符合学校毕业设计的命题要求,同时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并满足总题目的要求。织造工艺设计的思路就是由不同的原纱经过不同的组织形成不同的布面风格,不同的原纱具有共同的特点即绿色环保性,不同组织形成的不同布面风格都具有共同的装饰性。所以,由不同原纱、不同组织、不同布面风格的组合构成不同的子题目。子题目是总题目的8个分支,团队毕业设计“绿色环保型家纺装饰面料的纹样及织造工艺设计”的子题目如表1所示,每名学生做一个子题目。
表1 团队毕业设计子题目
1. 研究目标
通过来样分析、规格设计、纹样设计、工艺设计得到织物规格,绘制纹样图(组织图),制订总工艺单,织制具有绿色环保性、装饰性的系列提花家纺面料,最后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在此过程中,通过团队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研究方案
每个子题目从不同纤维、不同组织、不同效应入手研究,毕业设计以“纹板图”和“织造总工艺单”作为最终成果。毕业设计过程分为来样分析、规格设计、纹样设计、工艺设计四个设计阶段[2],分别得到来样规格、织物规格单、纹板图、总工艺单,最后利用工艺单织制面料并进行质量评定。研究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总体方案
3. 研究特色
毕业设计工作介入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工作,在原料和组织设计上进行创新。原料选择绿色环保型原纱(线),要求学生对新型纺织材料做深入的研究;织物组织采用复杂组织及大提花组织,并用纹样CAD软件进行设计,对师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由于本次设计是一个涉及多门课程的系统性综合训练,不能仅依靠一位指导教师来完成[3],因此,由学院组织相关课程的教师以及企业导师组成毕业设计指导团队。
1. “主指导教师带队、双团队合作、串并联交互、校企联合”的组建模式
本次毕业设计团队的合作模式如图2所示。图中8种不同的原纱(线)、组织、风格分别组成8个子题目,分配给8名学生,这8名学生的子题目之间是并联的关系, 8名学生形成学生团队。每名学生的毕业设计都经过来样分析、规格设计、纹样设计、工艺设计、质量评定等,涉及多门课程的知识,由6位指导教师分阶段进行指导,因此教师的指导工作是串联的关系。6位教师中有1位是主指导教师,3位辅助指导教师,2位企业导师,他们形成教师团队,主指导教师负责团队毕业设计的整体掌控以及学生团队和教师团队的工作协调。所以,我们采用的是“主指导教师带队、双团队合作、串并联交互、校企联合”的组建模式。
2. 学生团队的组建
学生团队的组建没有作硬性规定,即便是基础差的学生也一样可以进团队。优秀的团队应该发挥每一名学生的创造潜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团队中有所收获,发挥或者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主指导教师由于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和学生交流较多,对学生的专业基础有一定的了解,再统筹考虑学生的考研、就业情况等各种因素,进行子题目的分配。如表2所示,每名学生研究总题目中的一个子题目,团队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按照共同的思路去完成,同时在合作的过程中也了解其他子题目,不仅加大了设计的深度,也拓宽了设计的广度,使学生全面掌握各类原料、各类组织及各类风格的产品设计。
图2 团队合作模式
表2 学生团队承担的任务与分工
3. 教师团队的组建
指导教师团队由纺织工程专业的4位教师和江苏悦达家纺有限公司的2位设计总监组成,校企合作共同指导团队毕业设计。教师团队在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上都较为合理,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科研能力强的年轻教师,还有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企业导师。6位教师在团队毕业设计中的分工如表3所示。
表3 教师团队承担的指导任务与分工
1. 发挥主指导教师的带头作用,加强团队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
本次以“主指导教师带队、双团队合作、串并联交互、校企联合”的模式进行团队毕业设计,其过程管理不仅考虑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进度, 而且考虑每名学生的工作独立性和团队工作相关性,同时考虑每位指导教师的指导进程,做到既要体现个人的研究工作,又要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主指导教师按照学院的统一部署,负责团队毕业设计的选题、总体指导、进度安排,并组织阶段性讨论,协调和安排辅助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认真做好每次的指导记录和考勤记录。
2. 建立团队交流平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对每名学生的成果进行阶段性检查,对个性问题进行个别辅导。个别辅导除了采用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外,还采用网络远程交流方式。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辅导,一般选择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团队交流。团队成员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阶段性成果,在展示中相互监督、相互讨论、相互交流,总结前一阶段的经验和教训,讨论下一阶段的目标和工作计划。这种交流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或学习态度差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会形成一种压力并转化为自身的动力,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讨论中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以形成团队的整体合力。
3. 整合指导教师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主指导教师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已经摸索出比较成熟的毕业设计模式,负责协调和安排辅助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同时指导学生的织造工艺设计理论和质量评定;辅助指导教师1长期担任“纺纱材料学”“纺纱工程”等课程的教学,在纤维材料和纱线性能方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指导学生的来样分析及规格设计; 辅助指导教师2长期担任“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的教学及织物小样设计的实训教学,指导学生的规格设计及纹样设计理论; 辅助指导教师3一直从事纹样CAD上机实训,指导学生的纹样设计理论。 企业导师1是江苏悦达家纺有限公司的设计总监,具有丰富的纹样设计经验,负责指导学生的织物纹样设计实践;企业导师2是该公司的工艺设计总监,多年从事织造工艺设计,负责指导学生的织造工艺设计实践和质量评定。
4.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提高团队指导效率
现代网络和通信技术为团队毕业设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方便学生团队和教师团队的交流,团队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家纺面料织造工艺设计团队”QQ群,主指导教师利用QQ群进行阶段性工作布置,上传各种文档,学生有问题可在群里提问,教师毫无保留地积极回答,学习资料也可在群里共享。
在整个团队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学校教师、企业导师获得了“三赢”。
1. 学生团队毕业设计任务得以完成
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进行团队合作,在教师团队的指导下,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工程应用能力;同时也加深了教师团队与学生团队之间的合作,增进了师生感情。
2. 学校指导教师的工程能力得以提高
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指导教师收获很大,他们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教学,平时大量的时间放在科研上,缺乏企业锻炼及工程设计和实践经验。在此次团队毕业设计中,这些青年教师不仅承担了部分指导工作,而且一直参与整个过程的学习,在和企业导师的接触过程中提高了工艺设计能力。经过此次团队毕业设计指导,他们都积极参与江苏悦达家纺有限公司新产品开发和专利申请工作。
3. 企业导师的理论水平得以提升
企业导师由于平时忙于实际工作,没有时间进行理论学习,通过此次团队毕业设计指导,在解答学生各种疑问的过程中,理论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对实际工作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总结。
在此次团队毕业设计中,学生、学校教师、企业导师不仅提高了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但是在团队毕业设计中仍有很多不足,这次只是一个初探,希望这种“主指导教师带队、双团队合作、串并联交互、校企联合”的毕业设计模式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 王春霞,宋孝浜,吕景春,等.本科毕业论文团队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 2013,28 (3): 219-221.
[2] 赵玉英,王二兵.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论文教学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34(36): 54-55.
[3] 李立新,田广增.“开放式”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31(2): 54-55.
盐城工学院2015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Y2015A12)
季 萍(1968—),女,江苏泰兴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纺织工艺与设计。E-mail:jiping68@foxmail.com
G642.0
A
2095-3860(2016)05-037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