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学在汽车驾驶培训中的应用

2016-12-09 06:58裘小华
汽车实用技术 2016年4期
关键词:心理学教学方法

裘小华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浙江 金华 321013)



浅析心理学在汽车驾驶培训中的应用

裘小华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浙江 金华 321013)

摘 要:近年来,心理学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学科,并在各个教育与管理领域得到了应用。在汽车驾驶培训中,教练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有针对性展开培训,从而提高汽车驾驶考试的通过率。文章分析了心理学在汽车驾驶培训中针对不同认知能力和性格脾气学员的的具体应用,从而总结了心理学在驾驶培训中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学;驾驶培训;教学方法

10.16638/j.cnki.1671-7988.2016.04.065

CLC NO.: U471.3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671-7988(2016)04-181-02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社会人员拥有了汽车,学习驾驶人数逐年攀升,做好汽车驾驶培训工作对于指导学员开好车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驾驶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从而实现安全驾驶。由于学员的认知能力和性格存在着差异,在现代汽车教学中,在驾驶培训教学中融入心理学,会有更好的培训效果。

1、心理学在汽车驾驶培训中的应用

1.1 在不同认知能力学员身上的应用

(1)较高认知汽车驾驶学员的培训

在汽车驾驶培训中,较高认知人群同活泼好动驾驶学员相比具有相似的特点,教练员在施教的过程中不会表现太吃力,通过简短的技术指导,较高认知人群就可以完成基本操作。但是此类人却有共同的缺点,他们过分相信自己的智商和驾驶实力,认为重复性的大量驾驶操作没有意义,熟能生巧的练法只能是浪费时间。在过分的自傲中没有将驾驶技术与规章制度牢固的掌握。此类学员在后期的个人操作中就会逐渐的暴露出驾驶误区。在培训较高认知驾驶人员的工作中,教练不能因为较高认知就减少了课程的部分内容,通过教练的专业技能来打压较高认知人群的优越感,时刻宣传安全驾驶对于自身和别人的重要意义。

(2)认知能力差型汽车驾驶学员的培训

在汽车驾驶培训中,认知能力差型驾驶学员对需要教练的耐心指教。低认知人员不仅反映速度较慢,并在性格上比较倔强,在遭受批评后还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进而对汽车驾驶产生排斥的心理。教练在具体的指导中,要根据具体的科目循序渐进的进行课程安排,通过语言和动作的反复指导提高学员的驾驶认知,并通过手把手教学的方式,让学员尽可能多的进行独立操作,只有在一次次的演练中才能积累驾驶经验,学员也是在一次次的错误时间中提高反映速度和应变能力,熟能生巧的联系在此类学员中是最好的体现,需要相关教练员耐心、鼓励式的实施培训。

1.2 在不同性格学员身上的应用

(1)人格内向,行为缓慢汽车驾驶学员的培训

内向型汽车驾驶学员在培训中往往少言寡语,对于驾驶技术和行车规章制度的培训工作,教导员比清楚学员是否掌握的透彻,内向型学员不善于突破自己,对新鲜的事物存在排斥和恐惧的心理,在指导驾车过程中,常常表现的不自信,思虑和顾忌较多。及时内向型学员很善于思考,但是在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下,不能够集中精力专注教练的一举一动,甚至是造成了沟通的障碍。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员要对内向型的学员进行心理认识与沟通,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多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学院的自信心。针对内向型脆弱的心理,教学要有更多的耐心,通过反复的教导以及耐心的交流,促进友好关系的建立,排解学员的顾虑,在信任的思想氛围中提升汽车驾驶培训工作。

(2)活泼好动汽车驾驶学员的培训

活泼好动的学员在具体的驾驶培训中的难度稍小一些。一般外向性格的人都比较健谈,并且思想意识比较灵活,能够迅速的掌握教授的内容,对于周围事物的适应能力也是较强,并能够迎合教练的心意进行愉快的学习。但是与内向型的学员相比,活泼好动的更容易骄傲,对于驾驶技术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性格上容易冲动,一旦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就容易引起矛盾冲突。教练员在具体的教授中应该多次强调汽车安全驾驶的重要性与危险性,提高外向学员的注意力,将安全第一时刻的刻画在学员的脑中,并通过具体地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告诫驾驶的弊端。在不同的路段行驶中注重速度范围的讲解。减少活泼好动学员的驾车冲动行为。

2、心理学与汽车驾驶培训相结合的作用

从事驾驶培训20余年,发现不少学员在学习汽车驾驶技能过程中,心理素质较低,对于汽车驾驶存在着恐惧心理。在汽车驾驶培训中融入心理学,针对不同认知能力和性格脾气的学员施教,充分建立学员的驾驶自信心,并在和谐的沟通中完成训练工作。不仅仅提升了教练员的自身素养,还促使学员的自信心逐渐增强,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完成驾驶各科目的训练,对提高驾驶考试通过性和指导日后安全驾驶有深远影响。

2.1 培养学员良好的学习情绪,提高考试通过率

(1)克服紧张恐惧情绪

紧张恐惧情绪在驾驶技能训练初期呈现较多,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操作混乱,严重的还会有四肢发抖。主要是有些学员自身胆小又是初次驾驶汽车、良好的师徒关系尚未建立等因素造成的。这就需要教练员有良好的亲和力,不能把教练与学员关系搞得很紧张,不能因学生的操作失误而斥责学生,应循循善诱,根据学生性格及情绪变化来进行沟通交流、选择教学重点,让学员感觉教练员,比较容易接近,帮助学员克服紧张恐惧情绪,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

(2)克服厌倦松懈情绪

学员在适应新的环境后,在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有的学员的学习能力强,进步较快,认为掌握驾驶技术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加之每天不断的反复练习各种技术动作势,学习的积极性也会下降势必会产生厌倦心理驾驶因而会得到老师及周围人的表扬,容易产生骄傲情绪,会觉得自己比他人聪明。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地加以控制及消除,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条件许可的话,可以通过变换训练场地、训练过程中播放些柔美的音乐、适度提升训练难度等方法帮助学员克服厌倦松懈情绪,使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训练。

(3)克服焦虑低迷的情绪

有关数据表明,学生有情绪不良和心理压抑的情况下,其学习潜能只能发挥25%左右;在心情愉悦和心理亢奋下学习潜能却能发挥85%以上。在备考的一段周期内有的学员处于焦虑低迷的情绪中。这样会严重的影响学员学习的效率,而且也会影响到学员考试的正常发挥。这时教练员应该多鼓励学员,可以教会学员消除焦虑低迷的方法,帮助学员放松,从而消除焦虑低迷的情绪,顺利通过考试。

2.2 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

安全驾驶汽车与人的心里活动息息相关,驾驶汽车实质是人的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活动所反映出来的结果。相关资料表明,国内外90%的交通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包括驾驶失误,违章行驶、麻痹大意等,而心理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比由于驾驶技术造成的事故高的多。教练员根据不同性格、气质、情感的学员,在传授驾驶技能中融入心理学,使学员了解自身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在驾驶实践中培养文明行车的行为规范,为日后安全行车、减少事故发生奠定基础。

3、结语

教无定法,汽车驾驶培训方法要因人而异,让每个学员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心理学的加入为提高驾驶培训质量创造了条件,能让教练员更好地进行驾驶培训教学,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驾车行驶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孙建华.基于心理学的汽车驾驶培训教学方法[J].广东科技.2012(11).

[2] 王军.汽车驾驶教练员培训中理论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分析[J].中国市场,2009.

[3] 卢华青.浅析心理学在汽车驾驶教学中的重要性[J].职业,2013(05).

中图分类号:U4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6)04-181-02

作者简介:裘小华,就职于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Brief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y in the Driving Training

Qiu Xiaohua
(Zhejiang Traffic Technician College, Zhejiang Jinhua 321013)

Abstract:For the past few years,psych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and been widely applied to different areas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The passing rate of the driving training could be increased via targeted training if the tutors grasp certain knowledge of psychology during the driving training. Therefore, specific applications of psychology aimed at different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ognitive abilities and personality in the driving training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us summarizing the functions of psychology in driving training.

Key words:Psychology; Driving Training; Teaching Method

猜你喜欢
心理学教学方法
基于儿童经验的识字教学方法例谈
“没有用”的心理学
谈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方法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高校太极拳教学方法研究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